首页 理论教育 论病气之推移(附脏腑穿凿论)

论病气之推移(附脏腑穿凿论)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邪舍于脏腑募原之间,阴阳外内相乘,则为往来之寒热,如脏热传移于脏,腑热传移于腑,则为气厥之变病矣,是以此章单论五脏六腑,寒热相移。然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故水气客于大肠也。肝藏血,病主惊骇,邪热薄之,则风火交作故为惊为鼻中出血也。命门火盛,则胞宫移热于膀胱,故小便不利为癃,甚则为溺血,常见相火妄动,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证也。

《素问·气厥论》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张隐庵曰:寒热者,邪正阴阳之气也。如邪舍于脏腑募原之间,阴阳外内相乘,则为往来之寒热,如脏热传移于脏,腑热传移于腑,则为气厥之变病矣,是以此章单论五脏六腑,寒热相移。

《素问·气厥论》曰:肾移寒于肝一作“脾”,痈肿少气。

按:脾字,原文作“肝”字。王太仆注:肝藏血,然寒入则阳气不散,阳气不散,则血聚气涩,故为痈肿,又为少气也。

全元起曰:肾伤于寒,而传于脾。脾主肉,寒生于肉,则结为坚,坚化为脓,故为痈也。血伤气少,故曰少气。《甲乙经》亦作“移寒于脾”,王因误本,遂作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素问·气厥论》曰: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王太仆曰:脾脏主肉,肝脏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故筋挛也。肉寒则卫气结聚,故为痈肿。

张隐庵曰:肝主血,寒则血凝泣。《经》曰:营气不行,乃发为痈。肝主筋,故筋挛也。

《素问·气厥论》曰: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王太仆曰:心为阳脏,神处其中,寒薄之,则神离乱,故狂也。阳气与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

张隐庵曰:心处膈上,肝处膈下,母子之气,上下相通。肝邪上移于心,留于心下,故为膈中。

《素问·气厥论》曰: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王太仆曰:心为阳脏,反受诸寒,寒气不消,乃移于肺,寒随心火,内烁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脏消铄,气无所持,故令饮一而溲二也。金火相贼,故死不能治。

张景岳曰:心与肺二阳脏也,心移寒于肺者,君火之衰耳,心火不足,则不能温养肺金,肺气不温,则不能行化津液,故饮虽一,而溲则倍之。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则肺气从而索矣,故曰肺消。门户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

《素问·气厥论》曰: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王太仆曰: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余,肾气有余,则上奔于肺,故云涌水也。大肠为肺之腑。然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故水气客于大肠也。肾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肠积水,而不通流,故其疾行则肠鸣,而灈灈有声,如囊裹浆,而为水病也。

张景岳曰:涌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涌也。水者阴气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肺移寒于肾,则阳气不化于下,阳气不化,则水泛为邪,而客于大肠,以大肠为肺之合也,但按腹不坚,而肠中灈灈有声者,即是其候。

《素问·气厥论》曰: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王太仆曰: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也。

张景岳曰:上文言移寒,此下言移热也。脾移热于肝者,反传所胜,热之甚也。肝藏血,病主惊骇,邪热薄之,则风火交作故为惊为鼻中出血也。

《素问·气厥论》曰:肝移热于心则死。

王太仆曰:两阳相合,风火相燔,故肝热入心,则当死也。

张景岳曰:心本属火,而肝以风热移之,木火相燔,犯及君主,心不受邪,故当死也。

《素问·气厥论》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王太仆曰:心肺两间,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际,内连于横鬲膜,故心热入肺,久久传化,内为鬲热,消渴而多饮也。

张景岳曰:肺属金,其化本燥,心复以热移之,则燥愈甚,而传为鬲消。鬲消者,鬲上焦烦,饮太多而善消也。上文言肺消者因于寒,此言鬲消者因于热,可见消有阴阳二症,不可不辨。

《素问·气厥论》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王太仆曰:柔谓筋柔而无力,痓谓骨痓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痓强而不举,筋柔缓而无力也。

张隐庵曰:肾主水,而又主骨。肾脏燥热,则精髓不生,是以筋骨痿弱而为柔痓。

《素问·气厥论》曰: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死不可治。

王太仆曰:脾土制水,肾反移热以与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传为虚损也。肠澼死者,肾主下焦,象水而冷,今乃移热,精气内消,下焦无主以守持,故肠澼除而气不禁止。

张景岳曰:肾移热于脾者,阴火上炎也,邪热在下,真阴必亏,故传为虚损。肾本水脏,而挟热侮脾,故为肠澼,下利脓血,阴虚反克,则水土俱败,故死不治也。

《素问·气厥论》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张景岳曰:胞子宫也,在男则为精室,在女则为血室,膀胱津液之府也,俗名“溲胞”。命门火盛,则胞宫移热于膀胱,故小便不利为癃,甚则为溺血,常见相火妄动,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证也。按:胞为血室,藏血之所也,膀胱为水府,蓄水之区也,两者并域而居,故并相连累也。

《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张隐庵曰: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属小肠,小肠之下,名曰阑门,济泌别汁,渗入膀胱。膀胱反移热于小肠,是以鬲肠不能下渗,湿热之气,反随经上逆,而口为之糜烂矣。

马元台曰:膀胱上口,上连于小肠,今膀胱之热移之,是水能胜火也,故小肠本受盛之官,化物所出,今火热熏蒸,其肠隔塞,而热燥不下,不得二便,且热上出于口,亦为口疮而糜烂,盖七窍在上口,通肠胃,其病如此耳。

《素问·气厥论》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瘕为沉。

张介宾曰:小肠之热下行,则移热于大肠,热结不散,则或气或血,留聚于曲折之处,是为虙瘕。虙瘕者谓其隐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虙伏同,瘕,加、驾二音。

张隐庵曰:瘕者假也,假津血而为聚汁也,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液,小肠移热于大肠,则津液留聚而为伏瘕矣,沉痔也。小肠主火,大肠主金,火热淫金,则为肠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微涩为沉痔,曰沉者抑上古之省文,或简脱耶。朱圣公曰:诸家注释,皆以沉为伏瘕沉滞。按:经文用二“为”字,是系二证,不可并作一证。

《素问·气厥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

王太仆曰: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亦易也。

张隐庵曰:亦、解也,谓虽能食,而身体懈惰,故又谓之食亦。

《素问·气厥论》曰: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张隐庵曰:五脏六腑之生气,皆取决于胆。胆气燥热,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胃气热则消谷善饥,故亦名曰食

张兆璜曰:足少阳之热,令人身体解,今胃移热于少阳,故亦名曰食

《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王太仆注: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鼻也,足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足阳明脉起于鼻交中,傍约太阳之脉,今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薄于中,故鼻辛也,辛谓酸痛也。传为衄衊瞑目者,以足阳明脉交中,傍约太阳之脉,故热盛则阳络溢,阳络溢则衄出汗血也,衊谓汗血也,血出甚,阳明太阳脉衰,不能荣养于目,故目瞑,瞑,暗也。得之气厥者,厥者气厥也,皆由气而得之也。

附脏腑穿凿论

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颠狂,宜补心为主。

唐容川曰: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西说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据此则知心与胆通,其道路亦在膜网之中,盖胆附于肝,肝系着脊,上循入肺系,连及于心,胆与心通之路,即在其系中。故心病怔忡宜温胆,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非空论矣。温与补有辨,经言温之以气,补之以味。《内经》言以苦补心,是泻君火即是补心,以益其阴也,温之以气,是益其阳也。

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为主。

唐容川曰:肝内膈膜,下走血室,前连膀胱,后连大肠,厥阴肝脉,又外绕行肛门。大肠传导,全赖肝疏泄之力,以理论,则为金木相合,以形论,则为血能润肠,肠能导滞之故。所以肝病宜疏通大肠,以行其郁结也;大肠病如痢证、肠风秘结、便毒等证,皆宜平肝和血润肠,以助其疏泄也。

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泄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

唐容川曰:脾病多是小肠之火,蒸动湿气,发肿胀,作泻满,小便浑浊,故当泻小肠。至于小肠,所以化物不滞,全赖脾湿有以濡之,西说所谓脾有甜肉汁,入肠化物是矣,故小肠病痢及秘结,阑门不开、膈食等证,皆宜润脾。

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为主。

唐容川曰: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道路全在三焦膜中,故肺与膀胱相隔虽远,而实相通。肺病则水停为痰饮,故宜清利膀胱以泻之;膀胱病多由肺之上原,不得疏通,故宜清肺气为主。

肾与三焦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唐容川曰:三焦之原,即发于肾系,故肾与三焦相通。三焦为肾行水化气,故肾病宜调和三焦,譬如肾气丸,用苓泽以利三焦之水,保元汤,用黄芪以充三焦之气是矣。三焦病不能行水,则宜滋肾阴,不能化气,则宜补肾阳。近医不知三焦为何物,故动手便错。西医只名连[33]网,不名三焦,且不知肾系为三焦之根,安知人身之气化哉。

又曰:此条全可考脏腑路道,西医形迹之学,亦未及如是之精,而今人不讲,反为西医所笑,可发一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