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肩手综合征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发病的前3个月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早期预防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近年来认为此法不可取,因软组织受压变化是正常的保护反应称反应性充血,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引起。

(一)正确的体位

良肢位摆放是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外旋,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它是早期抗痉挛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偏瘫患者典型的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为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下肢为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保持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上述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具体选用以下体位交替使用: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患侧卧位可增加患侧知觉刺激的输入,并减少痉挛的发生,三种体位的具体摆放参考第四章第六节。

(二)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不能经口进食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鼻饲饮食的护理: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鼻饲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目的是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饲管供给食物、水和药物,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要。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如下。

(1)协助患者取半坐位,输注前检查并确认鼻饲管位置,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输注前后,均用30 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输注速度均匀,观察并记录输注量,以及输注中、输注后的反应,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30 min均保持半坐位,避免搬动患者,或可能引起误吸的操作。

(2)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匀,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冰箱冷藏,24 h内用完,防止变质。每日用油膏涂拭鼻腔黏膜,轻轻转动鼻胃管,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定期更换鼻饲管,特殊用药前后用约30 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药片或药丸经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管。避免空气入胃,引起胀气。注意放置恰当的管路标识。

(三)心理和情感障碍的康复护理

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对功能障碍要早期康复治疗,防止废用综合征;还要让患者认识到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进行维持训练以防功能退步。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教会家属正确的方法,以防压疮、感染等并发症。

(1)疾病早期表现出对疾病的不理解和否认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给予尊重和照顾,先将治疗的目的、意义、疗效和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并征求其意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取得合作。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感,对康复治疗有信心,避免患者产生抑郁、失望等负性情绪。

(2)对性情急躁,情绪易波动的患者要积极的引导。这类患者情绪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波动,急躁不利于控制病情。向患者讲解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易患人群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将预防知识告知患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并引导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增添乐趣;消除心理压抑和急躁情绪,避免本病的诱发因素。

(3)对于缺乏信心,疑虑重重的患者,应给予安慰和鼓励。这类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信心不足,又怕病后残疾无人照料,因过度焦虑,导致心理不平衡;通过康复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和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启发和指导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4)对于抑郁症患者,应主动、热情地与他们接近,保证与患者的沟通时间。耐心地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挫折和精神创伤,并给予必要的安慰、开导和照顾,使患者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5)注意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偏瘫患者在发病初期由于偏瘫突然发生,常常否认病情、情绪激动,对此期间的患者要给予安慰疏导,消除其急躁情绪,使其正视病情,积极配合训练。面对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肢体功能障碍仍未得到完全恢复,患者常感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对预后缺乏信心,甚至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对此期患者要因势利导,并让康复成功者现身说教,促使患者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四)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护理

1.肩关节半脱位 治疗上应注意矫正肩胛骨的姿势,注意早期良好的体位摆放,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肢做充分的上举活动。在活动中禁忌牵拉患肩,肩关节及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表明某些结构受到损害,必须立即改变治疗、护理方法及手法强度。预防措施:坐位时,患侧上肢可放在轮椅的扶手或支撑台上,或采取其他良好的体位;站位时可用肩托,防止重力作用对肩部的不利影响。被动活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患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

2.肩手综合征 多见于脑卒中发病后1~2个月内,偏瘫性肩痛是成年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手部肿痛,下垂时更明显,腕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肩手综合征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发病的前3个月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期。预防措施:避免上肢手外伤(即使是小损伤)、过度牵张、长时间悬垂,已有水肿者应尽量避免患手静脉输液。正确的肢体摆放:早期应保持正确的坐卧姿势,避免长时间手下垂。卧位时患肢抬高,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上或扶手椅的扶手上。在没有上述支撑物时,则应在患者双腿上放一枕头,将患侧上肢置于枕头上。患侧手水肿:在医生指导下,可采用向心性加压包扎,用弹力绷带从远端到近端逐层缠绕包扎。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但应避免缠绕过紧,影响血运。

3.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下肢肿胀,如果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患者突发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早期预防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颜色、肿胀程度,双下肢的周径有无增大,指导患者使用弹力袜,适度压迫浅静脉,增加静脉回流,减轻水肿。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加强静脉通路的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穿刺,同时保证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防止血液浓缩。尽早进行下肢被动运动,促进肢体静脉血液回流。

4.压疮 防止压疮形成、缓解进一步加重,对压疮易发生部位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气垫床,同时保持床单干燥、无皱褶,避免擦伤皮肤。

(2)保护易发生压疮的骨凸起部位(脚跟、骶尾部等),避免受压。

(3)对无法自主翻身的患者,每2 h变换体位1次。

(4)注意观察肢体受压处皮肤颜色变化。过去对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凡受压部位变红,都采用按摩的方法来防止压疮的发生。近年来认为此法不可取,因软组织受压变化是正常的保护反应称反应性充血,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解除压力后即可在30~40 min内恢复正常,不会使软组织损伤形成压疮,所以不需按摩。如果持续发红,则提示组织损伤,按摩将更致严重的创伤。

(五)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

1.跌倒的预防 进行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患者提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1)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并向家属强调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不可私自解开约束带,定时轮流松放。做好交接班,加强巡视,观察约束肢体的血液循环并记录。

(2)向患者及家属强调24 h留家属陪伴的重要性,强调患者不能单独活动和如厕。患者服用降压药、安眠药时,应暂时卧床休息。

(3)改变体位动作应缓慢;告知患者穿防滑鞋,切勿光脚、穿硬底鞋,慎穿拖鞋。

2.环境安全

(1)病房大小要考虑到轮椅活动的空间,不设门槛,地面防滑;浴室应有洗澡凳,墙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装单手拧毛巾器;便器以坐式为宜,坐便器周围或坐便器上有扶手以方便和保护患者。

(2)病床应低于普通病床,并使用活动护栏,防止患者坠床。

(3)房间的布置应尽可能使患者接受更多的刺激。重视患侧功能的恢复,床头柜、电视机等应安置在患侧。

3.走失的预防 对于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提前与家属做好沟通,强调24 h留陪护人员的重要性,患者不能离开陪护人员的视线。外出检查时应专人陪护,避免到人员嘈杂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