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老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名老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老中医之路》是一本多姿多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引领成才的好书。该栏目得到了名老中医的积极响应,在中医界引起强烈反响。全书共三辑,载近现代名老中医97位。《名老中医之路》97位医家提及的书目共有320种,其中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共计37种。《名老中医之路》收录的97位名老中医,大都是跟师学习而成才的。

老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名老中医之路》是一本多姿多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引领成才的好书。《名老中医之路》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学的新分支,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因此,这本巨著是21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发扬中医药学的人们的必读之书,是一部值得中医教育家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

——邓铁涛

他们学习中医理论,记诵、勤思、博览、体悟,夜以继日;他们学习临床,尝药、侍诊、求师、省身,终生为之。其学术思想深邃丰厚,临证积累多真知灼见和独到之秘,成为中医药学的瑰宝。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百折不回、精诚专一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令人肃然起敬。

img89

这些名老中医究竟是怎样炼成的?由周凤梧、张奇文和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解答了这个问题。

1980年下半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创办了“名老中医之路”专栏,邀请全国著名中医学者撰文,回忆其治学道路与经验。该栏目得到了名老中医的积极响应,在中医界引起强烈反响。江西的朱炳琳在一文中回忆说:“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一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这就是当时情景之写照。

1981~1985年,时任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的张奇文,与周凤梧教授、丛林编审共同主编了《名老中医之路》,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三辑,载近现代名老中医97位。第一、二辑为当代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为门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后故去的名老中医文章。著名中医学家吕炳奎、岳美中、任应秋、金寿山分别作序。正如金寿山在第三辑的序言中所言:“观诸名老中医之路,有家学渊源者,有名师真传者,有先研经典而后付诸临床者,有先侍诊而后探究理论者,殊途同归,而皆名世者何?……皆实践也。空谈者必无所获,实践者必有所得。其路虽殊,实践则一也。”

该书发行后,既实现了“启迪中医后学,诱掖名医成长”的初衷,还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宣传中医、抢救中医、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医功不可没。这样一本好书,竟脱销了20年。直到2005年,该书第三次合订印刷出版后,才满足了读者的愿望。

统观全书,名老中医的成才方式除了祖传师授外,不少是自学成才的,其中还有一些是学徒、工匠出身的。他们以不同方式学习中医,但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苦读经典,拜师学习,注重临床。由此可见,师承教育对培养名医大家的重要性。

学医起于读背经典

这些名老中医学医是从读背经典开始的,但他们读背的是哪些经典呢?

据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刘更生、颜纯淳统计,他们一是从读经典开始,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是医家普遍重视的,也是学医必读之书。

二是重视基础。除了经典,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基础性著作也受到重视,并明显高于单纯临证著作。

三是抓住重点。真正被名老中医普遍重视的是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img90

国医大师邓铁涛给张奇文的信

赵金铎认为,读书首先是“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领会精神,窥其全貌。”之后便是细读,他采用了先纵后横的方法。所谓纵,就是以《内经》原著为蓝本,逐字、逐句、逐篇地进行学习;所谓横,就是将其他医家对《内经》的论注,对照互参,分门别类地贯穿其中。”

刘炳凡14岁便跟着父亲操起篾刀以维持生计,他一边做工,一边自学。“3年的工余时间,读完《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纂要》、《古文辞类纂》、《唐诗三百首》、《史记精华》等等,然后走上岐黄之路。”后拜柳四公及杨春园为师,成为湖南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级名医。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名老中医之路》97位医家提及的书目共有320种,其中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共计37种。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陈鼎三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哈荔田说:“我背书时不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唯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说:“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含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

谢海洲说:“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名师指导深得真传

时光荏苒。

当张奇文也步入老年的时候,他的体会是:学好中医,必须有文、史、哲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学好经典著作,要做到“上穷天文,下极地理,中知人事”。更重要的是能理论联系实际,圆机活法,做到药到病除。在这一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除了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外,还必须要经过名医的指教,传道、授业、解惑。

《名老中医之路》收录的97位名老中医,大都是跟师学习而成才的。正是名师的指导,使他们少走弯路,并深得真传,踏上了名医之路。

方药中回忆恩师陈逊斋的教导时说:“陈老要求很严,又十分耐心。他很注意学习方法,强调立足点要高,一定要从经典学起,旁及各家,然后由博返约。他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应该是临床家的‘看家本领’所在,在此基础上,上溯《内经》,下及后世,才能对中医学有系统的了解。”

董德懋回忆其师施今墨时说:“先生对孙一奎《赤水玄珠》和张石顽《张氏医通》尤其推崇,认为是中医内科必读之书,每教吾等阅读。”

陈源生受叔祖父的影响,推崇《医学心悟》,认为:“《心悟》一书,其精粹又在‘医门八法’篇中,务必要熟读、精思,最好背得。确如其言,‘八法’篇颇切实用,我临证以来,立法处方得程钟龄先生益处不小。”

陈耀堂回忆其师丁甘仁时说:“先生对李用粹《证治汇补》也颇推崇,谓李氏汇集古今医书,删其繁杂,摘其精华,又补入自己的经验,证治独详,因此要求我们熟读。”

杨永璇的老师王诵愚特别推崇张介宾的《类经》,并指定其选篇背诵,“先师的教诲,使我对张氏《类经》的阅读坚持数十年,深感要成为一名针灸家就必须通读《类经》十九卷至二十二卷。以上四卷归纳和总结了古代医家针术的各种见解,熟读之后才能了解后世针灸专著的学术思想渊源。”

屠揆先说:“先叔父尝教导我说:为医之道,首先学好四大经典著作,这是根本。各家学说,必须博览,相互参证,方能逐步深入。识见既多,思路既广,临证之际,自能应付裕如。”

白天临证夜晚读书

接触临床后,仍不能忽略甚至放弃读书,而是边读书,边临证,这是大多数医家成功的共同经验。的确,读书与实践(临证),二者不可偏废,是学习中医必须终生坚守的原则。

蒲辅周临终前曾告诫其子:“我一生行医十分谨慎小心,真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学医首先要认真读书,读书后要认真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光读书不实践仅知理论,不懂临床;盲目临床不好好读书,是草菅人命。你要牢牢谨记!我的一生就是在读书与实践中度过的。”

袁鹤侪说:“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昼以医人,夜以读书,锲而不舍。”

曹炳章说:“清晨看书是起床后第一要事。中年以后,凡诊务稍闲,便手不离卷,直至晚年,毫不松懈。”

彭静山回忆自己行医之路时说:“作为一个医生,必每天治病,每天读书。治病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治病,两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这是我的经验。”

岳美中说:“几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日,读书必至子时”。即使六十岁以后,他仍坚持“温课”,并以“要有恒”、“有专一”、“要入细”等作为自我约束的“自律”。

张泽生说:“治病要有定法,读书要有选择、有批评,合我者用之,不合者弃之,要去芜存菁,活用前人的经验。我主张经典著作要熟读精读,其他可以泛读博览,最后要重点反复研读一本实用书籍,从此书到临床,从临床到此书,反复数次,定型以后,可参看一些名家医案医话,杂志文章,广搜博取,丰富自己的临床思路。这样实践工夫才能纯熟,这就叫做‘取精于宏’。”

张珍玉说:“背诵原著,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是基础。但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才能变成有用的活的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