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厥阴温法十条

厥阴温法十条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头痛者,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寒气随经上入于头,故痛也。干呕吐涎沫,是厥阴肝脏的阴寒之邪上犯于阳明胃腑所致。头痛,是因为足厥阴经脉向上出于额头,和督脉交汇于巅顶,阴寒邪气随经脉上犯于头部,故而头痛。这条是论述过度发汗损伤阳气,病由热证而变为寒证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下利厥逆而恶寒,则表明阳气不仅不能内守,也不能在外固护肌表,所以必须使用四逆汤回阳散寒。脉弱便利而厥,为内虚且寒之候。

伤寒论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伤寒贯珠集】

伤寒脉微而厥,寒邪中于阴也。至七八日,身不热而肤冷,则其寒邪未变可知。乃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发躁,阳气欲绝,非为蛔厥也。蛔厥者,蛔动而厥,其人亦躁,但蛔静则躁亦自止。蛔动则时复自烦,非若脏寒之躁无有暂安时也。然蛔之所以时动而时静者,何也?蛔性喜温,脏寒则蛔不安而上膈,蛔喜得食,脏虚则蛔复上而求食,甚则呕吐,涎液从口中出。按古云: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又曰:蛔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故以乌梅之酸,连、柏之苦,姜、辛、归、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温脏而止其厥逆。加人参者,以蛔动中虚,故以之安中而止吐,且以御冷热诸药之悍耳。

【白话解】

外感病脉微而且手足厥冷,这是寒邪入里的表现。到七八天时,身体不发热而皮肤发凉,可以推知寒邪没有变化。如果病人躁动没有半点安静的时候,则是脏厥导致的躁扰不宁,是阳气将要绝尽的表现,而不是蛔厥证。蛔厥,是因为蛔虫扰动而导致的四肢厥冷,病人也会有烦躁不宁的症状,但只要蛔虫停止扰动,那么烦躁也会相应停止。蛔虫扰动时又会出现烦躁,这与脏气虚寒所致的手足躁扰不休是不同的。然而为什么蛔虫有时动时静的特点呢?蛔虫天性喜欢温暖的环境,如果脏腑有寒邪,蛔虫就会不安分而向膈上侵扰;蛔虫喜欢食物,如果脏气虚衰,蛔虫就会又向上寻求食物,严重的会导致病人呕吐,涎液从口中流出。按古人云:“蛔虫遇到甘味就会扰动,遇到苦味就会安静。”又云:“蛔虫闻到酸味就会平静,接触到辛热之物就会停止扰动。所以用乌梅的酸味,黄连、黄柏的苦味,干姜、细辛、当归附子、蜀椒、桂枝的辛味,来安抚蛔虫、温养脏腑而治疗厥逆。加人参是因为蛔虫内动,中气虚损,所以用它来补中益气而止呕吐,另一方面还可用它制约各药的寒热之性。”

【伤寒论原文】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黄连一斤 干姜十两 细辛 附子,炮 桂枝人参 黄柏各六两 当归 蜀椒各四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论原文】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干呕吐涎沫者,厥阴寒邪上攻阳明也。头痛者,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寒气随经上入于头,故痛也。然头者诸阳之会,以阴邪而得干之,其阳不振甚矣。故以吴茱萸辛热,入厥阴散寒邪为君;生姜辛温,和胃止呕吐为臣;人参、大枣甘温,助正气养阳气为佐也。

【白话解】

干呕吐涎沫,是厥阴肝脏的阴寒之邪上犯于阳明胃腑所致。头痛,是因为足厥阴经脉向上出于额头,和督脉交汇于巅顶,阴寒邪气随经脉上犯于头部,故而头痛。然而头为各阳经交汇之处,阴寒之邪能够上犯于头部而发病,表明阳气虚衰不振很严重。所以用辛热的吴茱萸,入厥阴肝经以散寒邪而为君药;生姜味辛性温,能够和胃止呕而为臣药;人参、大枣味甘性温,能够扶助正气以养阳气而为佐药。

【伤寒论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阳之虚也,宜四逆辈。脉细欲绝者,血虚不能温于四末,并不能荣于脉中也。夫脉为血之府,而阳为阴之先,故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方用当归、芍药之润以滋之,甘草、大枣之甘以养之,桂枝、细辛之温以行之,而尤藉通草之入经通脉,以续其绝而止其厥。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必加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散之,而尤藉清酒之濡经浃脉,以散其久伏之寒也。

【白话解】

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这是阳气虚的表现,宜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治疗。脉细欲绝,是由于血虚不能温养四肢末端,也不能充盈脉道所致。脉为血之府,而阳气为阴血的先导,所以要恢复血脉的正常运行,必须补益营血,而要补益营血,必须温养经脉。方中用当归、芍药的滋润之性来濡养营血,用甘草、大枣的甘味来补养中气,用桂枝、细辛的温性来温阳行血,而尤其要借助通草来入经络通血脉,以恢复血脉的运行而治疗厥逆。如果患者寒凝脏腑日久,一定要加吴茱萸、生姜,借其辛味来发散寒邪,而尤其要借助清酒来润泽经脉,以消散长久以来伏于体内的寒邪。

【伤寒论原文】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通草二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通草二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 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伤寒论原文】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此过汗伤阳,病本热而变为寒之证。大汗出,热不去者,邪气不从汗解,而阳气反从汗亡也。阳气外亡,则寒冷内生,内冷则脉拘急而不舒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虚不足,不能实气于四肢,则为之疼痛也。甚至下利厥逆而恶寒,则不特无以内守,亦并不为外护矣,故必以四逆汤救阳驱阴为主。余谓传经之热,久亦成阴者,此类是也。

【白话解】

这条是论述过度发汗损伤阳气,病由热证而变为寒证的情况。大量汗出,发热仍不止,是由于邪气未能随汗而解,阳气反而随汗出亡失所致。阳气亡失于外,则寒邪从内而生,内寒就会导致经脉拘挛不舒展。四肢是诊察人体阳气盛衰的根本,阳气虚损不足,不能充实于四肢,就会导致四肢疼痛。严重的会出现下利厥逆而恶寒,则表明阳气不仅不能内守,也不能在外固护肌表,所以必须使用四逆汤回阳散寒。我所说的传经之热邪,时间久了也会变为阴证,就是指这种情况。

【伤寒论原文】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此亦阳病误治而变阴寒之证。成氏所谓大汗若大下利,表里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一也。阳虚阴胜,则生厥逆,虽无里急下利等证,亦必以救阳驱阴为急。《易》曰:履霜坚冰至。阴盛之戒,不可不凛也。

【白话解】

本条也是论述阳证因误治而变为阴寒证的例子。成无己所说的过度发汗和攻下引起的病证,虽然病位有表里之别,但是消耗津液、损伤阳气的结果是却一致的。阳气虚衰而阴寒偏盛,就会导致四肢厥逆,虽然没有腹痛拘急下利等病症,也一定要以扶阳散寒为治疗重点。《易经》云:“脚下踩着霜,就应该想到结冰的日子将要到来了。阴寒内盛的危急状况,不可不重视。”

【伤寒论原文】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伤寒贯珠集】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手足厥逆而脉促者,非阳之虚,乃阳之郁而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阳外出。若厥而脉微者,则必更以四逆汤温之,岂特灸之哉!

【白话解】

阳热内盛时,可见促脉;阴寒内盛时,可见结脉。手足厥逆而见脉促,不是阳气虚,而是阳气郁遏不通所致。可以通过灸法来引阳气达表。如果手足厥冷而脉微,则要改用四逆汤温阳散寒,哪能只用灸法呢!

【伤寒论原文】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脉弱便利而厥,为内虚且寒之候。则呕非火邪,乃是阴气之上逆;热非寒邪,乃是阳气之外越矣。故以四逆汤救阳驱阴为主。然阴方上冲而阳且外越,其离决之势,有未可即为顺接者,故曰难治。或曰呕与身热为邪实,厥利脉弱为正虚,虚实互见,故曰难治。四逆汤,舍其标而治其本也。亦通。

【白话解】

脉弱,小便通利而有手足厥冷,属里虚寒证。呕吐不是因为火热之邪,而是阴寒邪气上逆所致;身热不是由于外感寒邪,而是阳气外越所致。所以治疗以四逆汤回阳散寒为主。然而阴气上冲而阳气外越,阴阳有离决的趋势,可表现为阴阳不能顺接的手足厥逆之症,所以说难治。或者说,呕吐和身热为邪气盛实的表现,厥冷、小便通利而脉弱为正气虚弱的表现,本证虚实并见,故说难治。用四逆汤治疗,是治本舍标。这样解释也说得通。

【伤寒论原文】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挟热下利者,伤在太阴之阴;中寒清谷者,伤在少阴之阳。里寒外热,汗出而厥,为阴内盛而阳外越之象。故于四逆加干姜一倍,以温里而胜寒邪。曰通脉者,盖欲使阳气内行,而厥与利俱止耳。

【白话解】

伴随发热而有下利的,是由于太阴脾之阴液被伤;中焦虚寒进而下利清谷的,是由于少阴肾之阳气被伤。里寒外热,汗出而四肢厥冷,是阴寒内盛而虚阳外越的表现。所以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干姜一倍,用以温里散寒。方名称“通脉”,有温通阳气而止厥利的寓意。

【伤寒论原文】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贯珠集】

伤寒寒胜则厥,心下有水则悸。厥而心下悸者,寒中于阴而水聚于心下也。是宜以茯苓甘草汤先治其水,水去然后治厥。如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先服建中汤之意也。建中者,建立中气,恐其中虚而邪易入,邪入则烦不止矣。茯苓甘草汤甘淡利水益中气,恐其水渍入胃而作利,利作则厥不回矣。仲景治病,每以正气为虑如此。

【白话解】

外感病寒邪偏盛则四肢厥冷,心下有水停则导致悸动不宁。四肢厥冷而心下悸动,这是寒邪入于里而水停心下胃脘的表现。这种情况应当用茯苓甘草汤先治疗水饮,水饮散去之后再治疗厥逆。就如同治疗伤寒二三日,心中悸动而烦躁的患者,要先服小建中汤的道理一样。建中,就是建立中气,唯恐中焦虚弱而邪气容易入侵,邪气内入则易导致烦躁不止。茯苓甘草汤味甘淡,能够利水饮而补益中焦之气,唯恐水饮浸渍入胃而导致下利,一旦出现下利,厥冷就难以治疗了。仲景治疗疾病,总是以正气的状态为着眼点,本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伤寒论原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伤寒本自寒下,盖即太阴腹满自利之证。医不知而复吐下之,里气遂虚,阴寒益甚,胃中之阳被格而上逆,脾中之阴被抑而下注,得不倍增吐下乎!至食入口即吐,则逆之甚矣。若以寒治逆,则寒下转增,或仅投温剂,则必格拒而不入。故以连、芩之苦,以通寒格;参、姜之温,以复正气而逐阴邪也。

【白话解】

伤寒本自寒下,是指太阴脾虚腹满下利的病证。医生辨证不准确,反而使用吐下之法治疗,因而导致里气虚弱,阴寒之邪更甚,胃中阳气被阴寒格拒而向上冲逆,脾之阴液亦被抑制而下注,怎能不加重呕吐下利!如果出现饮食入口即吐,则说明呕逆之症更加严重了。如果用寒凉药治疗上逆,阴寒下利的病情就会加剧,如果只用温热药,必定会导致药物被阴邪格拒而不能下咽。所以用苦味的黄连、黄芩,清胃热而通寒邪之格拒;温热的人参、干姜,恢复正气而驱散阴寒邪气。

【伤寒论原文】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干姜三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