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脉学发展史

经典脉学发展史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经典脉学”是指从1840年上溯到《内经》时代的脉学,“现代脉学”是1840年之后的脉学。脉学的发展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同步性。经典脉学经历了一个从初始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经典脉学理论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但这种多元化又以脉法的发展为主线,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将经典脉学划分为古代脉法和后世脉法。脉法的起源是一个具有历史争议的问题。马王堆中也有古代脉诊专著《脉法》。

主讲人 孟庆新

我是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中医临床医生。

我的立场:我是一个推崇脉诊的中医,而不是仅仅将脉诊视为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尤其不甘心于把脉象视作摆设。我同意四诊合参,但希望每个人都有所擅长,使用起来要有感觉。这样“四诊”不免要有所侧重,我个人偏于脉象。故在此提出“脉学的思考”。

我的理想:致力于将脉诊树立为一门“绝学”,使之成为临床上非常过硬的诊疗技术,从而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医医生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毫不逊色于西医的机器。

我的立心:中医脉象源远流长,跨越千年的历史浮沉,我们有幸接触到了这笔历史财富,而今将心愿置于此处,希望这种思绪流传下去,能够超越现在的时空。不管逝去多少岁月,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思绪的种子总会遇到知音,得到回应,随因缘落地,生根发芽,让中华脉学这一瑰宝万世流传。

关于脉象,我有一个比喻。我们从井里打水,无论使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器具,打上来的都是水,但是,用不同的诊脉方法,它所提取的脉象信息绝对不一样,甚至形成了不同的脉学流派。就是因为他们针对脉象里海量的生命信息,采用特定的拣择方法之故。所以方法可以有很多,临床上往往采用数种提取方法。盲目地去摸手腕,只能导致茫然。大海捞针难,可是还有个针在等我们,它是目标。脉象中人体生命信息太多了,是个宝库。脉象太丰富生动了,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任何一种描绘方式能代替手下的感觉。先去感受它,感受它的千差万别,让心空掉,不留一丝成见,让指下的感觉在心中纤毫毕具。

我在此提出“思考脉象”的题目,并且想长期讨论下去,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诊脉时的思路,和大家共同思考脉学,找到有别于传统脉象学习的方法。其实像《脉经》之类的书,应该算是脉学的中级读物,而不是入门的读物。

大家对脉学感到很神奇,但是下手的时候却看轻了它。就是因为对脉象感悟的量不够,导致不能理性认识。望脉象爱好者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发掘中医脉象这一瑰宝。

根据中国科技史的相关记载,医学时代的划分以1840年为界限,经典医学形成和完善于1840年之前,而之后为现代中医学时代。依据这个理论,脉学可划分为“经典脉学”和“现代脉学”。所谓“经典脉学”是指从1840年上溯到《内经》时代的脉学,“现代脉学”是1840年之后的脉学。二者的时代背景、发展水平等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经典脉学

脉学的发展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同步性。经典脉学经历了一个从初始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经典脉学理论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但这种多元化又以脉法的发展为主线,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将经典脉学划分为古代脉法和后世脉法。

(一)古代脉法

古代脉法是指《脉经》成书之前古人所应用的脉法。脉法的起源是一个具有历史争议的问题。《史记》记载脉法始自扁鹊,“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马王堆中也有古代脉诊专著《脉法》。可惜残损严重,已无法辨识。西汉时代的淳于意是目前医籍中确切记载应用脉诊的第一人,《诊籍》25案,单从简约的文字看,每案几乎均有“臣意切(诊)其脉”之类的语句在前,依此展开论病议理,足见其重视脉诊。

《史记·仓公列传》云:“临淄汜里女子薄吾病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臣意诊其脉,曰:‘蛲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臣意饮以芫华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蛲得之于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蟲。臣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而毛美奉发,是蟲气也。其色泽者,中藏无邪气及重病。”可译为:临淄汜里有个女子叫薄吾,病得很严重,医生们都束手无策,以为不可治了。仓公诊了她的脉,又按尺脉,发现尺肤粗糙,诊断是蛲虫病,即所谓“蛲瘕”,便开了一味芫花。病人煎服后,排出许多虫子,病很快好了。

1.《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集战国秦汉时期医学成就之大成。这个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形成阶段,具有多种理论体系并存、尊崇阴阳之道的特点。《内经》中所记载的脉法也遵循了这种规律。

(1)脉法理论多样:如同其整体体系一样,脉法的记载也采用了“兼收并蓄”的形式,总结了之前存在的各种脉法,因此,存在诊脉原则、诊脉部位、脉名、认识方法乃至主病等方面的不统一;有些脉名事实上只是外形上的摹绘,并不是正式的名称;有些脉象的描述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有些内容不是单纯的脉诊,而是属于经络诊的范畴。

(2)以阴阳理论为认识方法:《内经》中认识脉象往往是采用对比式的方法,如大小、浮沉、滑涩、长短、虚实等,这种对比式的认识方法是阴阳的具体体现,对当今的脉象研究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色、脉关系密切:《内经》中出现了“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和“论疾诊尺”等专篇论述脉象的内容,但是在其论述脉象的过程中往往有望色的参与,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这说明当时脉诊仍然没有从经络诊中彻底脱离出来。

(4)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基础:《内经》对许多脉诊内容的规定至今仍在运用,如“诊法常以平旦”“虚静为保”“诊满五十动”“脉应四时”“真脏脉”、注重“胃气”等奠定了中医脉学的临床操作规范和生理病理脉象的根本区别,为脉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可诊有过之脉。”“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2.《难经》对脉学的研究继续深化,有许多独特的内容。

(1)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独取寸口实现了由经络遍身诊法向真正意义上脉诊的转变,将对脉象信息的描述和研究集中在“方寸之间”,形成了2000年来脉学研究的方向。“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2)定出了尺、寸的分界:将寸口脉明确分为了尺、寸,并提出以关为界,为后人的三关定位法打下基础。“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3)重新定义“三部九候”:将《内经》经络遍身诊法的天、地、人的“三部九候”赋予新的内容,即寸口脉的寸、关、尺为三部,浮、中、沉取共为九候,被后世一致遵循至今。

(4)出现了寸、关、尺分主脏腑的端倪:虽然《难经》还没有明确提出寸口脉的分主脏腑,但是继承了《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观点,确立了寸部和浮取主机体的上焦脏器,尺部和沉取主机体的下焦脏器,关部、中取主机体的脾胃的认识,为寸口脉分主脏腑打下了基础。

(5)提出了脉象主病:将脉象特征与疾病相联系,用以说明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发展,为脉象作为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指明了方向。“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癃),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

3.《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许多条文都是采用脉证并举的方式进行记载,如《伤寒论》每篇的题名为“辨某某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的题名为“某某病脉证并治”,将脉诊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作用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伤寒杂病论》对脉学的贡献如下。

(1)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脉法理论:《伤寒杂病论》继承并发扬了《内经》中的以阴阳为纲的辨脉方法,将“脉应四时”理论实际应用到临床对疾病及其预后的判断上。

(2)初步认识体质脉象:不同类型的体质在脉象上会表现出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的变化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这在《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体现,引领了后世体质脉象的发展。

(3)将脉、证、治三者结合:条文中病因、症状、脉象、辨证、治法、处方用药一以贯之,将脉象与病因、病机、症状相联系,使之成为制定治法和选方用药的依据,形成了“平脉辨证”的中医独特的诊疗模式,而其形成的具体脉象与病因、病机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至今仍在指导我们临床辨证,后世医家多是按照这个方向研究和发展脉象体系的。

纵观脉法的发展,古代脉法完成了脉象从没有认识到有所认识,从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从脉象内容丰富纷呈到基本形成规范,从发现脉象到找到其实用价值等飞跃,夯实了后世脉法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后世脉法

后世脉法的形成是以王叔和《脉经》的成书为标志。这个时期的中医基础理论已经形成体系,临床也建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模式,《脉经》将脉象在辨证论治中的功能进一步深化。《脉经》是中医学的第一部脉学专著,编纂了从《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依次排列,对我国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并做了发挥。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汇集前人的成果“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可以说汇集前人脉象研究之大成。

2.确立三关定位法《难经》的关只是尺、寸脉的一个分界线,王叔和在继承这种认识的同时,将关定为寸口脉的一个部位,确定了一定的长度,完成了至今仍在应用的三关定位法。

3.制定脉形、脉名规范王叔和深感前人脉象理论的纷杂,脉形和脉名没有统一的标准,提出了24种脉象特征的脉名和形态,由此建立了后人学习和临床操作的脉诊规范。

4.确立三关分属脏腑定位确立了将左手脉的寸、关、尺分属于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分属于肺、脾、肾,并有相表里的腑与之相随的定位方式,其理论延续至今仍在应用。

5.进一步阐述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在《伤寒杂病论》基础上,《脉经》在脉象与疾病关系上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使得脉象的临床指导意义进一步扩大。

《脉经》的成书是脉诊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后世医家的脉学著作,都是在对《脉经》的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增补、注疏,1000多年来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如《鸡峰普济方》中载有肥、瘦、虚、实的体质脉象;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人迎、气口辨内因、外因;金元时代随着医学流派的形成,刘、张、李、朱四大医家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充实发展了脉证结合的内容;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设有“脉神章”专论。但总体还是以《脉经》的注疏、解释为主,没有新的理论和技术性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