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灸治疗酒精性肝病有显著疗效,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效果较明显。针灸疗法虽多,但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是辨其经络,及虚实为主。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它集合针刺、埋线、刺血多种疗法于一体,发挥多种刺激效应,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电针疗法具有促进组织代谢,改善气血循环,增强针刺刺激量等作用。

针灸治疗酒精性肝病有显著疗效,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效果较明显。针灸疗法虽多,但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是辨其经络,及虚实为主。

(一)辨虚实

1.实证

主症:胁肋胀痛或刺痛不适,腹胀痞满,恶心,欲呕,纳呆不欲饮食,头昏,大便干结或黏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兼症:若湿热泛于肌肤,则可见体胖,面垢油光,易生疔疮粉刺;湿热熏蒸肝胆,可见舌红苔黄而腻,口干口苦,或伴胁肋胀痛,易患火热及黄疸之症;若湿热内阻,遏制阳气,则可见焦躁不安,心烦倦怠而失眠,对湿热环境及气候难以适应;若湿热下注,可见阴囊潮湿不爽,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肝郁气滞,可见肝郁不舒,胁肋胀痛,情绪低落,暴躁易怒等;气滞血瘀者可见,胁肋刺痛,面青,舌暗紫,有瘀点。

2.虚证

主症:胁肋隐隐作痛,痛处喜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食少纳呆,舌淡或淡胖,苔白,脉细沉或弱。

兼症:脾虚湿困者可见食少纳呆,腹痛腹泻,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伴肝肾阴亏者,可见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脘腹痞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可有五心烦热,舌淡苔白腻,脉细缓,甚至颜面、下肢水肿;脾肾阳虚,阳虚水泛滥者,可见胁肋胀满,腹胀满有水,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四肢倦怠,面色㿠白,大便稀溏,舌淡胖。

(二)治疗

治法:实证者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虚证者健脾益气、扶正驱邪为主。

取穴:实证者主穴取膈俞、血海、丰隆、侠溪等,虚证者主穴取足三里、太冲、阳陵泉等。配穴,呕吐加内关;腹胀加天枢;黄疸加至阳;肝脾大可肝俞透胆、胆俞透脾;腹泻、纳差可加天枢、中脘;发热加曲池、大椎、合谷。

操作:太冲、阳陵泉用毫针泻法;其余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三)针灸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肝俞、期门、日月、阳陵泉。每次以2~3穴,用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黄芪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每个穴位注入药液0.5~1ml。

2.耳针疗法

选肝、胆、脾、胃。毫针刺双耳,每次选4~6穴,用中等强度,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它集合针刺、埋线、刺血多种疗法于一体,发挥多种刺激效应,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主要选穴:肝俞、膈俞、气海、丰隆、脾俞、足三里、太冲。

4.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具有促进组织代谢,改善气血循环,增强针刺刺激量等作用。主要选穴: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等,可随症加减配穴。

5.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的作用,特别适合酒精性肝病后期的调理。

主要选穴:肝俞、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