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黏液性上皮样型间皮瘤

黏液性上皮样型间皮瘤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dams等根据胸膜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的尸检材料将该瘤分为上皮样型、腺管乳头状型、肉瘤样型、黏液样型、硬纤维瘤样型及混合型。纯黏液型是否存在,目前尚无明确报告,多数为混合性黏液样细胞肿瘤。MBW印片法制片黏液性上皮样细胞型恶性间皮瘤细胞的胞质充满着大小不等的分叶状黏液空泡,无论是成团或散在分布的细胞,可见印戒样细胞,有时可见细胞外黏液呈丝状成片拉长的嗜碱性染色的黏液。

Adams等根据胸膜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的尸检材料将该瘤分为上皮样型、腺管乳头状型、肉瘤样型、黏液样型、硬纤维瘤样型及混合型。在细胞学分类中提出黏液样型,是因为在恶性间皮瘤病例的涂片中发现黏液样细胞,其胞质内含嗜碱性黏液空泡,可以是一个大空泡类似印戒样的细胞(图3-30、图3-31),也可见分叶状的多个黏液空泡(图3-32~图3-34)。如果这种黏液样细胞增多,按原则就应分为黏液样型。纯黏液型是否存在,目前尚无明确报告,多数为混合性黏液样细胞肿瘤。在正常情况下孤立散在的间皮瘤细胞,有了细胞内外这些黏液才形成了细胞之间的黏合,间皮细胞成团的描述也就有了可能的诠释。

成团的间皮瘤细胞边缘可形成“丘状缘”,“丘状缘”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在多数梭形细胞、菱形细胞间皮瘤的细胞团中被高频率发现,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现象。细胞团外周边缘部细胞“倒伏”状凸起(图3-32,黑色箭头)或凹陷(图3-32蓝色箭头)形成“丘状缘”的形态(图3-32~图3-35),这种现象起源于梭形间皮细胞的“顶端连接”,与腺癌细胞团外周细胞垂直于细胞团有明显的不同,是一个极为有价值的形态学发现。

图3-30 混合有印戒样细胞的黏液样肿瘤细胞团(模拟涂片截图)

间皮瘤具有少量的黏液时,肿瘤细胞分泌黏液并将细胞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黏液样间皮瘤细胞团,与腺癌细胞团相类似,但在细胞团外未见黏液,散在的肿瘤细胞仍然可作为诊断的依据。MBW印片法制片(Pap×400)

图3-31 黏液细胞性上皮样细胞型恶性间皮瘤

黏液性上皮样细胞型恶性间皮瘤细胞的胞质充满着大小不等的分叶状黏液空泡(A,箭头),无论是成团或散在分布的细胞,可见印戒样细胞(B,蓝色箭头),有时可见细胞外黏液呈丝状成片拉长的嗜碱性染色的黏液。MBW印片法制片(Pap×400、400)

图3-32 恶性间皮瘤细胞成团分布的特点——“丘状缘”

“丘状缘”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在多数梭形细胞、菱形间皮瘤的细胞团中被高频率地发现,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现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倒伏”状凸起(黑色箭头)或凹陷(蓝色箭头)所形成的“丘状缘”形态,是一个极为有价值的形态学依据。MBW印片法制片(Pap×400、400)

图3-33 成团和散在间皮瘤细胞混合存在(扫描模拟截图)

外周毛糙和不规则的、平面感强、胞质内含黏液的梭形或圆形印戒状间皮瘤细胞团内的细胞,与散在的间皮瘤细胞形态相似,显示了间皮瘤细胞的散在分布或成团存在是间皮瘤细胞在涂片中存在的方式。MBW印片法制片(Pap×400)

图3-34 成团的间皮瘤细胞(扫描模拟涂片截图)

不同大小的、平面感强的间皮瘤细胞团,外周为梭形细胞显示了间皮细胞分化特点,胞质红染,细胞密集重叠,大小不一,并且部分细胞有黏液分泌。MBW印片法制片(Pap×400)

图3-35 恶性间皮瘤的条索状细胞的特点

恶性间皮瘤的手术大体标本显示为条索样小结节,这种现象与CT断层扫描的丘状图像以及细胞学标本涂片中所见的条索样细胞条时的“丘状缘”(B、C,凸起,黑色箭头;凹陷,蓝色箭头)很相似,是否有关联,尚待观察。A.大体标本;B、C.MBW印片法制片(Pap×400、400)(图A由山东省聊城市第一医院任玉波主任友情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