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性红斑狼疮有何临床表现

药物性红斑狼疮有何临床表现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性红斑狼疮即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关节痛、皮疹、发热、浆膜炎,血液中出现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药物性红斑狼疮一般在停药后可恢复,而且症状也较系统性红斑狼疮轻,通常不会有肾损害。药物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及时停用诱发红斑狼疮的药物。

药物性红斑狼疮即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关节痛、皮疹、发热、浆膜炎,血液中出现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50年来陆续发现可诱发红斑狼疮药物至少有46种,常见的有肼屈嗪、普鲁卡因胺、异烟肼等(见本节问题22)。

药物性红斑狼疮的常见症状有发热、不适、消瘦、多关节痛、肌肉痛、皮疹、胸膜炎、心包炎、肝大、脾大。中枢神经与肾损害少见。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脱发均少见。

有研究发现,药物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可能是机体对药物处理的“乙酰化”快慢不同造成的,一般来说,乙酰化快的个体,药物性红斑狼疮的发生率小。烟草、氯化乙烯、石棉、硅石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红斑狼疮。药物性红斑狼疮一般在停药后可恢复,而且症状也较系统性红斑狼疮轻,通常不会有肾损害。对红斑狼疮患者能否使用上述药物,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果患者发病无明确的药物因素,则仍可以应用。有的医师或患者因红斑狼疮而不敢使用青霉素,青霉素诱发红斑狼疮的概率很小,但避孕药最好不用,避孕可以由其他措施代替。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某种药物而使病情加重的危险性并不比正常人群高,而主要与“快”或“慢”乙酰化基因有关,或许我国人群中以“快”乙酰化基因为主,故确切的药物性狼疮病例报道不多。

药物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及时停用诱发红斑狼疮的药物。但血清抗核抗体从阴性转为阳性不是停药的指征,因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发展成药物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服用致红斑狼疮药物的过程中若出现抗核抗体或抗组蛋白抗体,这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一旦停用致病药物,大部分药物性红斑狼疮的症状是自限性的,无须特殊治疗。肌肉骨骼症状可用非甾体消炎药控制。对难治病例或易出现肾、胃肠不良反应的老年人,可采用短程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通常浆膜炎可用非甾体消炎药物。但对严重的心包积液,需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肾受累轻微,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在少数情况下,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活检证实有红斑狼疮肾炎者,则治疗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