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器官的排斥反应是细胞免疫么

对器官的排斥反应是细胞免疫么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可携带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②中期或称慢性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与病毒之间处于相互抗衡的阶段。③后期或称危险期,机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患者有持续发热、乏力、消瘦、腹泻,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镜下表现为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坏死。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生机制】

1.免疫耐受 ①克隆消除,未成熟或成熟的T细胞、B细胞在中枢或外周免疫器官中接触自身抗原,诱导自身反应性细胞克隆死亡并被除去;②克隆无变应性,在某些情况下,T细胞、B细胞虽然仍有与抗原反应的T细胞受体或膜免疫球蛋白表达,但对该抗原递呈功能上呈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③T细胞外周抑制,抑制性T细胞抑制其他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

2.遗传因素 ①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均具有家族史;②有些自身免疫病与HLA,特别是HLA-Ⅱ类抗原相关;③在转基因大鼠可诱发自身免疫病。例如,人类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关系密切,将HLA-B27基因转至大鼠,可导致转基因大鼠发生强直性脊柱炎。

3.微生物因素 ①在微生物作用下,自身抗原决定簇发生改变,或微生物抗原与组织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抗原,从而回避了Th细胞的耐受;②某些病毒(如EB病毒)和细菌产物可激活非特异性多克隆B细胞,从而产生自身抗体;③导致Ts细胞功能丧失;④存在自身抗原。

【类型及特点】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器官或细胞特异性和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种类型。

1.器官或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伴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格雷夫斯病、原发性胆汁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膜性肾小球肾炎。

2.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口眼干燥综合征、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

【病理性改变】

1.系统性红斑狼疮

(1)皮肤:约80%的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亦可累及躯干和四肢。

(2)肾:60%的SLE患者出现以狼疮性肾炎为主要表现的肾损害,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中内皮下大量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是SLE急性期的特征性病变。

(3)心脏:50%病例有心脏受累,以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最为典型,赘生物常累及二尖瓣或三尖瓣。

(4)关节: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紧接上皮处浅表部位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灶性纤维素样坏死。

(5)脾:最突出的变化是小动脉周围纤维化,形成洋葱皮样结构。

2.类风湿关节炎

(1)关节病变:最常发生病变的关节是手足小关节,多为多发性及对称性。组织学上,受累关节表现为慢性滑膜炎。

(2)关节以外的病变:类风湿小结主要发生于皮肤,其次为肺、脾、心包、大动脉和心瓣膜,具有一定特征性。

3.口眼干燥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为眼干、口干等特征,病变主要累及涎腺和泪腺,泪腺结构破坏可导致角膜上皮干燥、炎症及溃疡形成。

4.炎性肌病

(1)皮肌炎:病变累及皮肤及肌肉,特点是皮肤出现典型的红疹及对称性缓慢进行性肌无力。

(2)多发性肌炎:以肌肉损伤和炎症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肉无力,常为双侧对称,往往起始于躯干、颈部和四肢的肌肉。

(3)包涵体肌炎:开始累及远端肌肉。特别是膝部伸肌及腕和手指的曲肌。肌肉无力可以是不对称的。这是一种隐匿发展性疾病。

5.系统性硬化

(1)皮肤:病变由指端开始,向心性发展,累及前臂、肩、颈及面部。

(2)消化道:约80%患者消化道受累,主要表现为管壁进行性萎缩和纤维化,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壁进行性增厚。

(3)肾:叶间小动脉病变最为突出。

(4)肺:可出现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肺泡扩张、肺泡隔断裂,形成囊样空腔,本病是造成蜂窝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而引发的疾病。

【类型】 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发生机制】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与遗传相关。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HIV感染CD4+ T细胞:CD4+ T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2)HIV感染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能抵抗HI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而不会迅速死亡,反可成为HIV的储存场所,并在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其可携带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理变化】

1.全身淋巴组织的变化 早期,淋巴结肿大。镜下髓质内出现较多浆细胞。电镜下或通过原位杂交法检测,HIV分子主要集中于滤泡树突状细胞,随后滤泡外层淋巴细胞减少或消失,小血管增生,生发中心被零落分割。副皮质区的CD4+细胞进行性减少,代之似浆细胞浸润。脾、胸腺也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

2.继发性感染 多发机会性感染是本病的另一特点,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肺、消化道最为常见。

3.恶性肿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按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或称急性期,感染HIV3~6周或以后可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②中期或称慢性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与病毒之间处于相互抗衡的阶段。此期病毒复制持续处于低水平,临床可以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明显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常伴发热、乏力、皮疹等。③后期或称危险期,机体免疫功能全面崩溃,患者有持续发热、乏力、消瘦、腹泻,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

三、器官和骨髓移植

(一)移植排斥反应及发生机制

1.单向移植排斥理论

(1)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物中供体的淋巴细胞(过路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具有丰富的HLA-Ⅰ、HLA-Ⅱ,是主要的致敏原。它们一旦被宿主的淋巴细胞识别,即可使CD8+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溶解破坏移植物。同时,使CD4+细胞活化,启动经典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2)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①过敏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前循环中已有HLA抗体存在的受者。由于循环抗体固定于移植物的血管内皮,固定并激活补体,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②在原来并未致敏的个体中,随着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形成,可同时有抗HLA抗体形成,造成移植物损害。

2.双向移植排斥理论

(1)在强有力的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宿主往往不能完全清除过路细胞。

(2)在持续的免疫抑制药作用下,这种相互免疫应答可因诱导各种免疫调节机制而逐渐减弱,最终达到一种无反应状态,形成供、受体白细胞共存的微嵌合现象。

(3)微嵌合状态长期存在可导致受者对供者器官的移植耐受。

(4)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表达低水平MHC分子,不表达B7分子,由于缺乏B7协同刺激分子,不能活化T细胞,反而引起T细胞凋亡,导致移植耐受。

(二)排斥的病理变化

1.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

(1)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肉眼观表现为色泽迅速由粉红色转变为暗红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现花斑状外观。镜下表现为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坏死。

(2)急性排斥反应:细胞型排斥反应可见肾间质明显水肿伴以CD4+和CD8+ T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血管型排斥反应常出现的是亚急性血管炎,表现为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泡沫状巨噬细胞增生所引起的内膜增厚,常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3)慢性排斥反应: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移植器官损害,其突出病变是血管内膜纤维化,其形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间质除纤维化外尚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2.骨髓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引起肝、皮肤和肠道上皮细胞坏死。肝小胆管破坏可导致黄疸;肠道黏膜溃疡可导致血性腹泻: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斑丘疹。慢性CVHD可以是急性GVHD的延续或在移植后3个月自然发生,其皮肤病变类似于系统性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