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焦虑护理

老年人焦虑护理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焦虑症容易导致精神残疾、自杀率高,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胁。焦虑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持久过度的焦虑可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急性焦虑发作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跌伤等意外发生。因此,必须积极发现并护理老年人的过度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是一种很普遍的情绪状态,大多数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有益于更好地适应变化,有利于个体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平衡。但持久过度的焦虑则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老年焦虑症容易导致精神残疾、自杀率高,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胁。

(一)产生焦虑的原因

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的问题。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害怕一词同义;后者是潜意识中矛盾的结果。造成老年人焦虑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自身生理功能减退而产生的担忧与恐惧;②疑病性神经症;③各种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经济窘迫,家庭关系不和、搬迁及日常生活常规的打乱等;④疾病,如抑郁症、痴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等;⑤某些药物不良反应,如抗胆碱能药物、咖啡因、β受体阻滞药、麻黄碱等均可引起焦虑反应。

(二)焦虑的分类及症状

焦虑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①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老年人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感到不明原因的惊恐、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坐卧不安或激动、哭泣,常伴有潮热、大汗、口渴、心悸、气促、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躯体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阵发性气喘、胸闷、濒死感,并产生妄想和幻觉。②慢性焦虑,又称普遍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常有感到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样的痛苦体验;还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出汗、面色苍白、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慢性焦虑老年人表现为比较敏感,经常提心吊胆、有不安的预感、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心烦意乱、容易激怒、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

(三)预防与护理

持久过度的焦虑可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急性焦虑发作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跌伤等意外发生。因此,必须积极发现并护理老年人的过度焦虑。

1.评估焦虑程度 可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或焦虑状态特质问卷对老年人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定。

2.应对焦虑的措施 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家属认识并分析焦虑的原因和表现。①增强安全感:家人、照顾者在生活中应当多沟通、陪伴,以增强老年人安全感,可以让老年人的焦虑情绪降低或消失。②增加自信心:充分理解老年人的焦虑状态,用支持性语言帮助其增加自信心,并有效地适应和面对。③转移注意力:焦虑情绪是一种恶性循环,越焦虑就会越让老年人注意引发焦虑情绪的事件,从而导致其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痛苦异常。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转移注意力,例如读有趣的书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④心理放松:心理放松能帮助调整不良情绪,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借鉴,如运动、看电影、听音乐等,都可以让老年人放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