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体气机升降

人体气机升降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前提和基本方式。根据五脏在人体所处的部位,心肺居上焦胸中,其气以降为顺,肝肾居下焦腹中,其气以升为和。左右为阴阳气机升降的道路,左为阳,右为阴,左主升,右主降。肝气左升,肺气右降,肝肺相合,共同维护人体气机升降平衡和体内各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阴阳平衡。人体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以及气血津液的疏通畅达,亦赖肝肺升降之机。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前提和基本方式。《素问•刺禁论篇》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是言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肝气从左而升,肺气从右而降。心气布于表;肾气治于里。五脏气机的这些升降出入运动,均有赖于脾之“使”和胃之“市”。“使”为驱使,“市”即集市,意为转枢。根据五脏在人体所处的部位,心肺居上焦胸中,其气以降为顺,肝肾居下焦腹中,其气以升为和。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肺气清肃下行,以治肝气升发太过;肝气疏达上散,以助气宣发肃降。

(一)脾升胃降,轴枢运转

脾胃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功能正常则清升浊降,气化正常,营卫协调,气血条达,机体阴阳气血平衡,则五脏安和,身体康健。《素问•刺禁论》云:“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肝气疏泄、肺气肃降、心火下煦、肾水上济等都以脾胃为升降运动的枢纽,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脾升胃降,协调着其他各脏气机的升降,在脾胃的气机升降协调下,肝得疏泄,肺得宣降,心火肾水得以既济相交。

朱震亨《格致余论》曰:“脾居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之人。”脾升胃降对各脏之间气机的运转和协调,起着重要的中轴转枢作用。人体的气机运转就像自行车的两轮,肾间之元气为车之后轮,是前进的动力,贯于心肺之宗气为前轮,掌控着气机运动的方向,而两轮的运转全依赖脾胃之中气这个中轴的传送,此即黄元御《四圣心源•劳伤中气》所言:“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婴儿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如果中气停止,气机停滞,五脏六腑之生长化收藏也就停止了,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如吴达在《医学求是•血证求源论》中言:“土位于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也。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中气在脾之上、胃之下,左木、右金之际。水火之上下交济者,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斡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

脾胃不仅促进着各脏气机的正常运转,使之不至于停滞为病,同时还有制约各脏气机的过度升降、维持其调和状态的作用,如何梦瑶在《医碥•气论》中曰:“藏属肾,泄属肝(升则泄矣),此肝肾之分也;肝主升,肺主降,此肝肺之分也;而静藏不至于枯寂,动泄不至于耗散,升而不至于浮越,降而不至于沉陷,则属之脾中和之德所主也。”

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在各脏腑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脾胃功能失调,可影响各脏腑,反之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同样影响到脾胃,如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所说:“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中气一病,则气血精神无所不病。另一方面,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往往可以通过治疗脾胃而获效,周之干《慎斋遗书》所谓:“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失。”

(二)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属火居上,肾属水居下,心阳下交肾水上济,故称为“水火既济”或“心肾相交”。朱震亨《格致余论》曰:“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故生意存也。”心肾相交则能存有生意而生化无穷,但其相交则需要媒介作为帮助,才能达成,一者为三焦,乃气化之通路,一者为脾胃,乃气交之要塞。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言“五脏之精华,悉运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在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强调了健脾补脾的重要性,“脾上交于心,下交于肾,道家交心肾,以脾为黄婆,即此意”。心为火脏,火中有水,肾为水脏,水中有火,肾中真阴上升到心,心阳下降到肾。脾为太阴主升,脾气升肝肾之气升,胃为阳明主降,脾胃为和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辅。交通心肾之道路则为三焦,唐容川曰:“三焦根于肾系,上连肺系,下入为心包络。”肾中元阴可依靠元阳的帮助,从下焦上升至心为心阴,三焦络心包络,心包络为心之臣使,心火沿此路入肾,生肾中精气。

心肾相交是心肾各自的精神、气血、水火之间相互资助,相互制约,共同维持心肾阴阳的动态平衡。它包含有心血肾精同源互化,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君火命火相得益彰,心火肾水相互制约,元气与心血相助诸方面的相互作用。再者,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心肾功能协调,相互平衡对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导作用。

(三)肝升肺降,阴阳交通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生”有外出、上升的意思,“藏”有敛降、储藏、潜藏之意,这里的肝与肺不是指解剖部位,而是指肝与肺的功能特点而言。东方属木,万物之所始生,肝在四时应春,五行属木,而具有春阳升发之气,故肝从左而升;西方属金,万物之所以收敛,肺在四时应秋,五行属金,具有肃杀收敛之性,故肺气从右而降。故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肝为少阳,阳主升故曰生;肺为少阴,阴主藏,故曰藏。”王冰在《注黄帝素问》中亦云:“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旺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曰生曰藏,谓脏体藏于内,脏气从左右而出于外也。”左右为阴阳气机升降的道路,左为阳,右为阴,左主升,右主降。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肝为阳中之少阳,其性主升主动,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故从左而升;肺主阳中之太阴,其性主降主杀,以肃降为主,故从右而降。

肝气左升,肺气右降,肝肺相合,共同维护人体气机升降平衡和体内各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阴阳平衡。升降之机,不外乎清升浊降。人体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以及气血津液的疏通畅达,亦赖肝肺升降之机。肝气升,则气机畅达,血行畅通;肺气降,则水津下布,浊气下达,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