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医改考虑的应是成本!

香港医改考虑的应是成本!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陆医改正处于关键时刻,香港政府最近推出医改新方案征求意见稿,期望市民通过6个月的酝酿,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这次香港政府的医改方案最受影响的是中产阶层。香港政府这次提出的医保计划,目的就是减轻市民尤其是自己有能力支付医疗服务的人对公立医院服务的依赖。因此,香港政府应该考虑美国现象,在政府干预方面有所突破!说到最后,香港医改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成本,但是香港政府对医改的结果也应该考虑成本!

香港医改考虑的应是成本!

大陆医改正处于关键时刻,香港政府最近推出医改新方案征求意见稿,期望市民通过6个月的酝酿,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这次香港政府的医改方案最受影响的是中产阶层。中产阶层关注的是什么呢?一是担心转向私营医疗市场,个人支出增加;二是享受服务素质是否改变;三是担心将来私营医疗市场费用增加的时候再无法回到现在公立医院的水平。

香港公立医院体系是由纳税人大幅资助建立起来的,占了全港住院服务90%。目前,香港的医疗成本也随着国际的趋势不断走高,甚至抢在经济增长之上。这与中国大陆政府目前对公营医疗市场的判断和投入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大陆历来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对医疗的投入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总量。香港在这样的一种“压成本,增服务”环境下,加上香港人口老化日益加速,公立医院服务要保持一定的素质和满足民众的需要(政府不得不保证将来具有现有的水平),唯有的办法就是继续深挖纳税人口袋。香港作为一个法治地区,纳税人的钱不会轻易被支配的。

可以说,香港的医疗福利程度是世界最为完满的地区之一,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得多的同时存在“过度福利”的倾向。香港政府这次提出的医保计划,目的就是减轻市民尤其是自己有能力支付医疗服务的人对公立医院服务的依赖。同时,也希望不降低现有服务的水平。目标当然就是中产阶层!一般来说,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最主要阶层,香港的中产阶层的比例有多大我不知道,但要比中国大陆大得多。要使中产阶层在医疗服务上为政府减压,无非就是多交点税或者鼓励他们购买私人医疗保险。这一点与美国的医疗制度优点相似。据我所知,香港政府早就有鼓励私营医院发展的意图,香港近年来私人医疗保险也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就为中产阶层倾向私营市场创造了条件。

据我观察,抱怨公立医院轮候时间长应该是中产阶层,虽然谁都知道中产阶层纳税比穷人多,理应也有权利享受公立医院的服务。但是,谁都明白穷人更加需要,政府理应优先为穷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中产阶层在享受应该公平享有的政府医疗服务之外,可以通过私营市场的医疗服务来补充。

目前,香港政府提出的医疗融资计划就是在这个思路上提出来的,试图顺应这个趋势,修补现行市场的部分缺点。香港政府提出:自愿参与,为不同年龄市民设定“标准医保”的收费水平和核心保障内容,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个基准上分账另加门诊等其他保障收费。针对私营市场收费的不够透明,尝试加强对私营医院收费的“监督”,或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实现。

换句话说,香港政府通过这种“融资”计划,市民日后可以自由选择,一些现行计划不保的项目,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补充。这一计划的实施,必定会刺激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给私营医疗市场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而减轻政府医院的压力

然而,这种政策的刺激是否产生另外一个负面的反应呢?一旦私营市场做大之后,私营医疗市场的服务价格和商业保险的费用水平会不会大幅度提高呢?我认为,一定会!因为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美国的经验显示,保险公司初期成功为客户向医院压价,长远发展却令最终得益者并非客户,利益而是跑到保险公司的行政费用里。广东湛江的做法应该是这样,或许更加荒谬!因此,香港政府应该考虑美国现象,在政府干预方面有所突破!

当私营市场的价格被推高之后,受到冲击另一方可能是公立医院的医生。政府医院的医生极有可能流向私营医院,要知道流失的不只是医生的数量,还有经验。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私营医疗保险额不断上涨,中产阶层也感到不堪重负的时候,重返政府医院时却发现这时的公立医院“今非昔比”,不但轮候时间长,而且良好的医疗资源短缺。到这时,政府要重建一个优质的医疗服务安全网所付出的代价也许会不堪想象!

说到最后,香港医改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成本,但是香港政府对医改的结果也应该考虑成本!如果医改之后,服务质量不变,但是成本增加了,那么这种医改是毫无意义的!

高州精神可以提倡,但是高州模式也是不可以复制的。该计划的不计划,该市场的不市场,是现行医改面临的大难题。

并非官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