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局管理
1.应设置在相应独立、安静与清洁的区域,布局合理,分区明显,标识清楚,分医疗区(手术间)、辅助区(洗手间、办公室、候诊区、污物间)
2.手术间内部的温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3.地面、墙面、天花板应光滑,无孔隙,防潮、耐清洁消毒。
(二)人员管理
1.进入导管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帽、口罩、裤、鞋,帽子须盖住头发,必要时戴防护眼罩。
2.在操作前必须认真地术前洗手、刷手。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4.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三)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标识清楚,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2.操作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桌、椅等内部设施,室内空气进行常规消毒,并记录消毒时间。
3.室内只能放置与手术有关的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必须符合要求。
4.限制实习、进修人员进入,每次不超过2人。
5.如被病人污染台面、地面必须立即消毒、清洁、再消毒。每周彻底清洁一次。
(四)消毒隔离
1.保持手术间空气清洁,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并有消毒记录。
2.窗台、墙面保持清洁,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手术床、门把手、洗手池、平车等每日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液擦拭。连台手术之前、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4.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5.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五)手术管理
1.患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停手术。
2.手术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3.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部位消毒时应以同心圆的方式涂搽至少2遍,待其自然干燥后,再铺设从头到脚的大无菌巾。
4.应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无菌器官的器械必须灭菌,凡不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等低温灭菌技术。
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手术器械、可重复使用的导管应由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可重复使用的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不得重复使用。
7.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8.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六)监测
1.每月对空气、物表和工作人员手做细菌学监测。
2.消毒液、无菌物品等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监测。
3.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