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理由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理由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抑郁症治疗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并非现在的事情。他们对应用酚噻嗪类和硫杂蒽类抗精神病药物与安慰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0项中有9项研究提示,这些抗精神病药物比安慰剂显示更好的抗抑郁效果,这些基础用药都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一)疾病特点

大约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存在着与心境不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甚至有15%抑郁症还有Schneider一级症状,显然单一的抗抑郁治疗可能不利于这些症状的改善。

在抑郁症患者中,还有不少于20%的患者有自杀企图或行为,这些需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解决的危险事件,抗抑郁药物也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

大约25%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激惹现象,虽然这些激惹症状的性质还难以确定,但也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症状有抗抑郁药物来解决的可能性比较小。

(二)治疗效应

尽管临床医生把抑郁症的治疗目标锁定在临床痊愈,但是通常仅有15%~30%的抑郁症患者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另外10%~30%的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后效果不好,而30%~40%的患者出现病情的反复以及复发。因此在临床上大约有30%的抑郁症是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

还有意义的是抗抑郁药物的效应滞后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的初期就会因为没有所期望的快速起效而中断治疗。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抗抑郁药物在2周左右才可以起效,

(三)药物因素

一般认为,现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对5-HT2A的拮抗作用,可以易化去甲肾上腺素的传递,而且是通过GABA介导。其中一种被称为ritanserin的药物,就是具有5-HT2A的拮抗作用,而其却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其他的可能作用还包括5-HT1A的激动作用以及单胺神经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

(四)过去的经验

在抑郁症治疗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并非现在的事情。早在1982年,Robertson和Trimble就复习了34项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这些抗精神病药物的确有抗抑郁的特性。他们对应用酚噻嗪类和硫杂蒽类抗精神病药物与安慰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0项中有9项研究提示,这些抗精神病药物比安慰剂显示更好的抗抑郁效果,这些基础用药都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与单一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相比,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而全面、起效快、并没有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

(五)非典型抗抑郁药物应用的循证评价

Papakostas(2007)等对10个临床研究进行循证评价,涉及1 500例难治性抑郁症,每个研究都是随机将患者分配服用安慰剂或某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结果分析发现,加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难治性抑郁比加用安慰剂患者可以更高地达到痊愈(RR=1.75,P<0.000 1)和有效(RR=1.35,P=0.00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痊愈率47.4%和22.3%,有效率分别是57.2%和35.4%,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某些抑郁症的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图9-7,图9-8,图9-9)。

图9-7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安慰剂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痊愈率比较

图9-8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安慰剂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比较

图9-9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安慰剂治疗抑郁症的痊愈率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