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病学的特殊性与循证医学

精神病学的特殊性与循证医学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主要的例证就是精神科所特有的量表的应用。这种量表的应用是精神科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不同于其他医学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例如,言语贫乏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常见症状,对其评定就是这样来完成的。一个是“质”的病理性,这体现在某些精神病理现象一旦出现就具有病理性。

精神病学的特殊性有几个方面。

第一,数理性。这是精神疾病以及所包含的症状、体征和某些生物学变化指标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在精神疾病的发病模式中,就符合最基本的数理模型,这其中便涉及到致病因素与保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某些精神药物的代谢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应用普通的药理模型来认识,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服从着因果、相关等数理关系,而且还可以应用量表对某个精神症状进行量化评价,这说明,不仅疾病的某些方面服从数理原则,而且症状或与疾病相关的其他方面同样也服从数理原则,所以这种数理性也是精神病学特殊性的第一方面。

第二,可测量性。最主要的例证就是精神科所特有的量表的应用。这种量表的应用是精神科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不同于其他医学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在标准化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时,我们不仅要确定某些症状是否存在,还要评定存在的症状的严重程度。例如在精神科著名的PSE(精神现状检查)中,常将以往一个月里仅出现中等程度的症状,或症状严重但存在不到一半时间,评分为1,而症状严重的时间超过以往一个月1/2,评分为2,这就是一种量化方式。不仅是根据严重程度存在的时间来判断,有的还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评分。例如,言语贫乏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常见症状,对其评定就是这样来完成的。语量贫乏就是自发言语的语量有限,因而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很简单,很浮浅,没有发挥。很少有自发的补充说明。回答的话可能是单调,有时干脆不回答。此时,检查者往往感到自己必须时时敦促启发患者,鼓励他回答得详细一些。为了了解此项表现,检查者应让患者有足够时间回答和发挥。检查结果分为:无语量贫乏:回答问题的语量丰富、适切,并有补充发挥;①可疑语量贫乏;②轻度:回答适切但不能发挥;③中度:有些回答没有适当的发挥,许多回答为单词或很简单(“是”“不”“可能”“我不知道”);④显著:回答字数很少;⑤严重:病人讲得较少,有时不回答问题。

所以,精神症状是可以测量的。

第三,模糊性。模糊学(Fuzzicology)是在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关于科学方法论的新的学科,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不同,模糊学不是以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的,而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内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属性、关系过程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一样,模糊学也是一门横向学科,它们都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走向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情况下,研究大型的、复杂的、不确定的对象这一潮流中出现的学科。

自心理物理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研究证明,心理学与社会、生物、地理、环境、人文等学科一样,是一门严格的、系统的定量科学。然而,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心理学本身具有随机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而且这种模糊性却不同于随机性、复杂性,所谓随机性是在事件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中表现出来的条件的不确定性。事件本身的性态和类属是确定的;而模糊性则是指事件处于过渡阶段基本特征的不确定性以及类属的不清晰性。因此,用随机性统计方法处理心理现象这类问题是不能正确反映心理模糊性的,也正是这种模糊性的存在以及其与事件随机性不同的原因,不少研究及论著对心理量的模糊性进行了阐明,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实践。

精神疾病是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或心理现象的偏常或异常,而且这种偏常的心理现象比常态心理现象更具有模糊性,它不仅仅表现在心理量性态的不确定性和类属边界的不清晰性,而且一些特有的心理本身在出现异常之后重新引出一些模糊性,如疑病性神经症,抑郁症病人的疑病观念或妄想,Munchausen综合征病人的模糊主诉等,都给临床正确判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模糊性是精神病学变量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病理性。病理性有两方面的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质”的病理性,这体现在某些精神病理现象一旦出现就具有病理性。例如,妄想知觉或原发性妄想。另一个是“量”的病理性,一方面是某些症状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同时它还反映着某一个症状从轻到重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这种病理性代表着“静”与“动”的不同方面。正是因为这种病理性的存在,就使它与数理的联系具有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第五、可诊断性。包含了这样几方面的概念,其一,某些症状的集合构成一个特定的临床相,为临床诊断提供最基本的诊断元素,这就是精神症状的结构原则,所谓症状的结构原则是指某一个体在精神异常状况下总是以相对固有的一群症状按一定结构而组成。例如,在发生精神分裂症时,思维联想障碍伴有妄想、幻听或行为紊乱等,而很少有情感高涨;情感性疾病可以是以情感异常为中心及其卫星症状;忧郁症时以情绪低落为中心,周围伴有失眠、兴趣下降、食欲、性欲减退、疲乏等。神经症则很少出现幻觉、妄想、但却有自知力、社会功能良好,这说明这种有规律的症状结构是疾病自身的表现特征,它是我们疾病分类学的重要指南,同时也是疾病数理诊断的重要基础。其二,由于某些症状的内在性具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精神症状的聚类原则,这种聚类原则可体现在某些精神异常的情况下,有些症状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另一些症状则不然。它服从于疾病的自然规律,这些使我们对疾病的亚型划分成为可能,或者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