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针处方的组方原则

腹针处方的组方原则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腹针的处方则要求不同,它完全按照方剂理论和形式组成。中医方剂学中对药物的组成是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腹针的处方也是按君、臣、佐、使配穴,称为主穴、辅穴、臣穴、佐穴和使穴,也可分为主穴和辅穴两个部分。腹针疗法的每一首处方都有严格的规范。君、臣是调节脏腑的穴位,佐、使是调节经脉和病变部位的穴位。

中医治病均要求进行处方,针灸临床也要处方,但这种处方是一种经验处方。腹针的处方则要求不同,它完全按照方剂理论和形式组成。中医方剂学中对药物的组成是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腹针的处方也是按君、臣、佐、使配穴,称为主穴、辅穴、臣穴、佐穴和使穴,也可分为主穴和辅穴两个部分。主穴相当于方剂学中的君药和臣药,辅穴则相当于佐药和使药。腹针疗法的每一首处方都有严格的规范。君、臣是调节脏腑的穴位,佐、使是调节经脉和病变部位的穴位。

1.主穴 是根据病情需要,针对病因和主要的症状,进行脏腑辨证,选择1~2个主要穴位,作为一首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相关的脏腑进行调整,以集中解决疾病内脏的主要矛盾。

2.辅穴 是协助主穴进行治疗,其目的一是增强主穴的治疗作用,二是治疗兼顾调理其他相关脏腑症状及一些次要症状。

3.佐穴 主要辅助主穴和辅穴调整内脏,通过经络辨证,针对调整相关经脉和相表里经脉,及次要症状进行治疗,使脏腑的气血能通过相关经脉向患病部位输布,为主穴和辅穴调理脏腑建立相关经脉通道。

4.使穴 是相关症状的治疗穴,具有引导气血直达病所的作用,是治疗临床症状的相应部位局部的穴位,有时是作为引经穴,有调和诸穴的作用。治疗痛证时,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选取疼痛部位在腹部全息影像中的投射穴位作为引经穴加以针刺,往往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并可增强患者的信心。

主穴与辅穴的数量应根据需要确定,并无特殊规定。一般主穴数量要少一点,可用1~2穴,主穴也可用一些基本处方,如引气归元、天地针等。辅穴数量要多一点,一般根据病情需要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