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前条小结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前条小结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共11条,可视为太阳病的总论。太阳病即是表阳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此证最正确的概括特征。太阳病又可分为中风和伤寒二种类型,它们的区别,以自汗和无汗为主要鉴别点。阳浮者,热自发,谓阳浮之脉,为发热之应。气冲热壅,故鼻息有声而干呕也,此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而后世有注家认为,中风是中于风邪,桂枝汤是辛温发汗祛风邪,是望文生义、片面猜测,未能理解桂枝汤本方证,更不能理解桂枝汤加减诸方证。

以上共11条,可视为太阳病的总论。太阳病即是表阳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此证最正确的概括特征。太阳病又可分为中风和伤寒二种类型,它们的区别,以自汗和无汗为主要鉴别点。中风由于自汗出,脉内水分被夺,故脉按之缓;伤寒以无汗,脉内血液充实,故脉按之紧。此外,另有一种形似太阳病的温病,不过太阳病热在表,虽发热而必恶寒,温病以热盛于里,故不恶寒但发热而且渴,亦易区分。急性病初作,大都出现表证,表证有阴阳二类,太阳病即表阳证,少阴病即表阴证,最明显的鉴别法,为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即论中所谓“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均关于辨证的重要事项,学者应熟记。

【解读】于11条后做小结,仅见于胡希恕老师后期笔记,显示经多年研究仲景书,体会深刻,学术思想臻于完善,亦显示此11条在解读全书上,居于重要地位。

首先应明了,以上11条,是由神农至商周积累的汤液经验,又经汉晋诸多医家包括张仲景、王叔和等,经多次整理的汤液原文,其条文是在古代积累的方证经验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总结,这便是古代一代一代的经方家,用八纲理论总结的方证经验,至张仲景时形成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这11条体现了反复整理、反复临床实践的结果,因此具有纲领性、逻辑性、系统性,也就最具科学性。惜王叔和以《黄帝内经》的学术观点注释仲景书,使后世难于理解原文。

胡希恕于此做一小结,是正告医家,读仲景书首先要具备正确的入眼功夫,这便是以八纲解六经,伤寒、中风、温病、风温等病证概念,在仲景书有明确科学地说明,是经方原有的理论体系的概念,是与《黄帝内经》不同的概念。真正读懂这11条,再读全书将变得容易理解。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即轻取则浮,但重按则甚缓弱之意。阳浮者,热自发,谓阳浮之脉,为发热之应。阴弱者,汗自出,谓阴弱之脉,为汗出之应。啬啬,为缩缩状。啬啬恶寒,即缩缩然而恶寒也。淅淅,为身被冷水状,淅淅恶风,谓淅淅然而恶风如身被冷水也。翕翕,为合而不开状,翕翕发热,谓邪热郁积于体表,翕翕然而难开也。气冲热壅,故鼻息有声而干呕也,此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

【按】如前所述,太阳病本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制,自体表以解除疾病的证候反应,也即《黄帝内经》所谓“邪气交争于骨肉者”是也。邪指病邪,气指精气(即津液),今得汗出,理应表解不复发热,而反复发热表不解者,是精气虚,不足以胜邪也,故以甘温滋液的桂枝汤,更汗以解之。

【解读】岐黄之术与农伊之术,皆产生于我国古代,其理论各具特色,但有相通、相同之处,如八纲理论,胡老所引即属此,为了更容易理解桂枝汤,引用了《黄帝内经》有关内容。胡老笔记仅引“邪气交争于骨肉者”,但每次讲解,皆详述“阴阳交”内容,即《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与邪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全同于《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死证,但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而后世有注家认为,中风是中于风邪,桂枝汤是辛温发汗祛风邪,是望文生义、片面猜测,未能理解桂枝汤本方证,更不能理解桂枝汤加减诸方证。因此,有必要解读一下有关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