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铁性贫血处方偏方

缺铁性贫血处方偏方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减少,导致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全世界有6~7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而重要的健康问题。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有皮肤干燥,指甲及趾甲脆薄无光泽、平甲、反甲、舌痛、舌炎、口炎甚至吞咽困难。某些农村中钩虫感染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定期检查,及时驱虫。对年龄较大男性患有缺铁性贫血者,要警惕恶性肿瘤导致出血,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减少,导致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其特点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多见的一种。育龄妇女婴幼儿的发病率高。全世界有6~7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而重要的健康问题。

缺铁性贫血的病人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心悸、气促、头昏、眼花、耳鸣、胃肠功能紊乱。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有皮肤干燥,指甲及趾甲脆薄无光泽、平甲、反甲、舌痛、舌炎、口炎甚至吞咽困难。神经方面由于细胞内含铁的酶缺乏易引起兴奋、激动、烦躁、头痛,部分病人(儿童居多)可有嗜食泥土、石子、煤球、生米或冰块等异食癖,与线粒体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明确的指标,很容易确诊。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着重于病因治疗,同时积极给予抗贫血药物。

西医处方

处方1

琥珀酸亚铁 每次0.1g 每日3次 饭后服

维生素C 每次100mg 每日3次 饭后服

说明:

1.琥珀酸亚铁是口服铁剂。国内外先后使用的铁剂有几十种。原先广泛使用的硫酸亚铁及富马酸铁和枸橼酸铁等药物,由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重,现已基本不再使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铁剂既易于吸收又极少有胃肠道反应。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硫酸亚铁控释片(福乃得)等。口服铁剂的不良反应有:①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铁离子侵蚀消化道黏膜所致。②口腔反应,如金属异味,牙齿染色。③便秘,由铁离子与食物中多种成分形成沉淀物所致。由于口服铁制剂多少有一些胃肠道反应,故在饭后服。口服铁剂忌与茶、奶制品、四环素类、抗酸药同服,以免影响铁剂的吸收。

2.维生素C和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故维生素C与铁制剂合用作为抗贫血药常规联合用药。

3.口服铁剂后5天网织红细胞增加,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回升,平均每日上升约1g/L,约1个月后接近正常。在贫血纠正后应继续口服3~6个月铁剂,以补足储存铁。

处方2

山梨醇铁注射液 50mg 肌内注射 每周2次

说明:

1.本方为注射给药方案。注射铁剂首先要明确适应证和禁忌证。注射铁剂的适应证是:①胃肠疾患不能耐受口服铁剂,如消化性溃疡;②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切除和慢性腹泻;③需迅速获得疗效者,如晚期妊娠和择期大手术。注射铁剂禁忌证有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全等。除了山梨醇铁注射液之外,也可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每次50mg肌内注射,每周2次。

2.注射铁剂要严格掌握用药总量。计算公式如下:

所需铁的总剂量(mg)=30×(15-病人血红蛋白g/L)+500

3.注射铁剂的不良反应有①局部反应如疼痛及皮肤变色。②全身反应以发热及关节痛为主,也有头痛、肌痛、腹痛、淋巴结肿大、荨麻疹、心动过缓等。③过敏性休克,国内注射多为肌内注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极为严重,须迅速有效处理。患者于注射后数分钟内即感胸闷、气短、出汗、焦虑、恶心、呕吐,随即血压下降,甚或昏迷。应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ml,静脉注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给予升压药及维持循环和保护肾等措施。

中医处方

黄芪、鸡血藤、山药各30g,党参、熟地黄、枸杞子各12g,白术、当归、菟丝子(包煎)各10g,茯苓、阿胶(烊化)各15g。

本方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党参、白术、茯苓能促进红细胞生成。

康复处方

1.及早根治各种慢性出血疾病,也是预防本病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某些农村中钩虫感染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定期检查,及时驱虫。对年龄较大男性患有缺铁性贫血者,要警惕恶性肿瘤导致出血,引起贫血。

2.饮食给予富铁食物,如肝、动物血、瘦肉、黑木耳、黑芝麻等。孕妇、哺乳期妇女、月经过多妇女要额外补给适量的铁。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孪生儿,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造血需要,需及时补充富铁强化食品,如富铁奶粉等。

3.胃切除术后病人、妊娠期妇女、早产儿及双胞胎等,可给予预防性铁剂口服。

新 进 展

新型补铁剂:血红素铁,又称为卟啉铁,为卟啉和1分子亚铁构成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素铁是由检疫合格的畜禽血液经分离除去血清、红细胞后所得的富含卟啉的铁蛋白,它不受磷酸碳酸、单宁酸、草酸、植酸等影响,且能直接被肠黏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用作铁强化剂,其吸收率比一般铁剂约高3倍;无一般铁剂的肠胃刺激作用,毒性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