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人开启食疗保健先河

古人开启食疗保健先河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00多年前,神农氏尝遍百草,辨别它们的特性,确定其功用,开启了食物治病保健的先河。食医专门为帝王调度饮食、研究饮食、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而设的,可见当时人们对食物治疗的重视。食医虽为帝王而设,但研究范围却包括饮食调剂,按食物特征配合食物并照顾到时令的不同和个体生理差异,所以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范围。古人积累的有关食疗的经验,可以归纳为预防、治疗、补养3个方面。

在我国,利用食物来治病健身的历史非常悠久。5000多年前,神农氏尝遍百草,辨别它们的特性,确定其功用,开启了食物治病保健的先河。所谓“百草”,含义广泛,包括谷、菜、果,以及昆虫、鸟兽、金属、玉石、泥土、草木等,即今之动物、植物、矿物类。其中许多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作为食物,它们可以养生健身,延年益寿;作为药物,它们具有治病的效能。

一、古人提出食物防病的理论

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朝医事制度中,将医生分为如下几类:

疾医,即现代之内科;

疡医,即现代之外科

食医,即现代之营养学科;

兽医,即畜禽医生。

食医专门为帝王调度饮食、研究饮食、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而设的,可见当时人们对食物治疗的重视。食医虽为帝王而设,但研究范围却包括饮食调剂,按食物特征配合食物并照顾到时令的不同和个体生理差异,所以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范围。

战国名医扁鹊,对食物治疗疾病极为重视。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曾引用他的话说:“为医者当洞察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扁鹊治病首先以食疗为主。第二步才以药物治之。宋朝《太平圣惠方》进一步阐述其道理说:“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养志,以资血气,若能用会平疴,适情遗病者,可谓上工矣。”这进一步从调节生理功能、补充营养着眼,说明食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古人积累的有关食疗的经验,可以归纳为预防、治疗、补养3个方面。

二、古人防病治病靠食物

在预防疾病方面,《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养生避忌》中说:“善养生者,先饮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金匮要略》云:“秽食、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这些著作在说明饮食节制与平衡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论及腐败变质食物的危害,很讲辩证。

与这些理论并行于世的是许多行之有效的民间传统饮食习惯、食物防病健身食疗方笺。例如:饮白菊茶以明目,饮山楂茶以消食,吃生葱生蒜以涤荡肠胃,食绿豆汤以清凉消暑等。对于“病从口入”,古人训诫要“常带三分饥”,以免纵食过饱,有伤脾胃,还提出狂饮暴食的坏处:“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机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求能保健长寿……人之可畏者。”古代医学家总结了民间传统的食疗方法,并结合天时、人事、自然等环节,运用食物防病。健身疗病靠食物的记载在古代的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是可供今天借鉴与继承的宝贵遗产

三、古人治病用食物

对于用食物治病健身,古代医学家提出:“俗工仅解用药,以自矜炫,不知食物疗养适当。即须用药,亦必以食物互助,俾奏全功。”有人感觉受了风寒,找几片生姜和红糖熬汤,趁热喝上一大碗;患足肿时,经常吃碗赤豆汤,以退肿胀;用海带或紫菜治疗瘿病(甲状腺肿);用羊肝来治疗雀目(夜盲症);用酒曲治疗胃肠疾患(因曲中有酶,可助消化,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1,有维持胃功能正常的作用);用鸡内金来消食健胃;以谷白皮(米糠)煮粥预防脚气;红茶叶鲫鱼汤治疗顽固性腹水少尿;蛋黄米汤治疗腹泻;姜汁冲人乳治疗顽固性呕吐等。

古代的食物健身治病的民谚也很多,这对我们今天也是有借鉴作用的。例如:“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用现代医学观点来认识,多食荤菜,易于生火生痰,表现为肝阳上亢,眩晕头痛,身体肥胖,手足发麻,甚至中风偏瘫;多食素菜,可减少发病,身体安康。当然,荤食素食各有千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均衡搭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