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症状及体征

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症状及体征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者临床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自婴幼儿开始发病,可持续终生;后者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区别,其中以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最为常见。继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常与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梅毒、恶性骨髓肿瘤及结缔组织病有关。腹性荨麻疹:本型有胃黏膜损害者高达86.84%,而其中仅23%出现胃肠症状。皮疹消退后,以上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

荨麻疹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有时口腔、咽喉及胃肠及内脏也可受累。在皮疹出现之前,局部先有剧痒,随后则发生风团。此种皮疹特点:大小、形状各异;色泽可为红色或苍白;来去匆匆,皮疹常24h内消退;愈后皮肤恢复常态,融合成较大风团或巨大皮疹,称为血管性水肿。偶见水疱等损害。自觉症状瘙痒,常因搔抓,在病变部位留下血痂和抓痕。部分患者可伴发热、食欲不振、疲乏等症状。

荨麻疹病程6周内称为急性荨麻疹,超过则为慢性荨麻疹。本病临床上尚有以下几种较常见的特殊型。

一、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二型。前者临床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自婴幼儿开始发病,可持续终生;后者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区别,其中以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最为常见。原发性这一型好发于暴露部位,痒较其他型轻。在气温突然变冷或接触冰冷物质时,则可诱发风团产生。故冰块试验呈阳性反应,即把冰块置于前臂处,经2min左右,在接触处的皮肤可出现风团。患者血清中无冷凝集素,又无冷溶血素和冷球蛋白。继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常与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梅毒、恶性骨髓肿瘤及结缔组织病有关。被动转移试验家族性者为阴性,而获得性者呈阳性。

二、人工荨麻疹

又叫皮肤划痕症。本型皮肤划痕试验可呈典型三联征,即用手指甲划试或用钝器划其皮肤后,开始出现条状红斑,随后在其周围发生红晕,最终发生显著的条状风团。有些人工荨麻疹患者与应用青霉素有关,当停用该药一段时间后即可痊愈。

三、光线性荨麻疹

表现为皮肤受日光、紫外线或红外线射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性风团。与此同时,可伴发畏寒、疲乏、肠痉挛及至晕厥等全身症状。

四、压迫性荨麻疹

易发生于受压较重,且时间较久的部位,以臀部和足部为多见,损害呈局部深在疼痛性水肿,可持续8~12h。发病期间常伴发热、寒战、关节痛和白细胞总数稍增多。此型被动转移试验为阴性,故与变态反应无关。

五、胆碱能性荨麻疹

该型以青年女性占多数,精神紧张、机体受热或运动时常常可诱发皮损发生。临床症状最大特点是风团损害颇小,1~3mm,周边绕以红晕,奇痒无比并伴有针刺感,常常伴头晕、头痛、流涎、出汗等症状。有时还可见到卫星状风团分布。对患者使用1∶5 000乙酰胆碱进行皮内试验可呈阳性反应,即出现强烈红斑。这一型掌跖通常不受累,可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

六、蛋白胨性荨麻疹

这一型患者往往因暴饮暴食,如过食肉类、海鲜及大量饮酒后,食物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胨经胃肠黏膜吸收入血液中而引起的。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见于聚餐后,皮疹表现为全身泛发风团、常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多在2~3d消退。

七、脏器性荨麻疹

腹性荨麻疹:本型有胃黏膜损害者高达86.84%,而其中仅23%出现胃肠症状。由此可见,过去认为只有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才被视为胃肠黏膜受累是客观的。心脏性荨麻疹:在风团发生的同时,心脏亦被波及。此刻可伴有胸闷、心悸及心律不齐,如果进行心电图检查也可出现异常。皮疹消退后,以上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

八、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本病多自幼发病,水肿以面部为中心,痒感不明显。重症患者可伴有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喉头水肿,常以手术、感染、运动等为诱因。症状重、起病快,如没有及时治疗严重的可以失去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