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压的形成及正常标准和分类

血压的形成及正常标准和分类

时间:2022-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脉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从而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的水平、变异情况、血压变化趋势及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的推荐正常值上限为135/85mmHg。失血后,循环血量减少,使动脉血压降低。

一、血压的形成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就是我们常说的血压,按照国际标准,血压数值通常用千帕(kPa)来表示(1mmHg等于0.133kPa)。当心室收缩时推动血液流动。由于血液含有血细胞和胶体物质等多种成分与血管之间摩擦产生很大阻力,同时在外周阻力的配合下,使心脏排出的血液不能全部迅速流走,部分血液暂时存留在向心端的较大动脉血管内,这时心室收缩的能量大部分以侧压形式表现出来,形成较高的血压。当心室舒张时,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使血液在血管中继续向前流动。因此,血压的形成是心脏排血和周围血管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心脏排血是间断性的,在每1次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之发生着周期性变化。

(一)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

动脉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当心室收缩时,血流迅速流入大动脉,大动脉内压力急剧上升,于心室收缩中期达最高,称为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血液暂停流入大动脉,以前进入大动脉的血液借助血管的弹性和张力作用继续向前流动,此时动脉内压力下降,于心室舒张末期达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个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简略计算,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因为在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小,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二)动态血压

动态血压是指日常生活状态下,以及不同体位时,对患者每间隔15~30min测定压力一次,多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24h血压动态监测。

由于血压特点是明显的波动性,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提供24h不同状态、时间的血压,掌握血压最高和最低值。人为规定:晚10:00~早6:00为夜间血压;早8:00~晚8:00为白昼血压;早6:00~8:00、晚8:00~10:00为昼夜交替过渡时间。从而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的水平、变异情况、血压变化趋势及血压昼夜节律。判断血压的升高或降低是否为持续性的。动态血压的推荐正常值上限为135/85mmHg。

正如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诊所偶测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标准诊断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需要作动态血压检测,一般仅用于以下情况。

1.偶测血压与自测血压有明显差异,需进一步除外“白大衣性”高血压。

2.高血压与靶器官的损伤明显不符,需除外假性高血压。

3.需了解血压变异幅度及昼夜血压变化节律者。

4.顽固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及低血压患者。

5.用于降压药物疗效的评价。

6.用以作为靶器官及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二、正常血压的标准

1999年10月8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公布并规定正常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18岁以上成人,如果在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病又可分为1级、2级、3级。

三、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见表3-1。

表3-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

四、影响血压的常见因素

在循环系统中,心脏收缩射血、足够的循环血量、血液对血管壁产生侧压力,大动脉弹性回缩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凡是能影响心排血量和周围阻力的各种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一)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

(二)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量和周围阻力都不变,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周围的血液就减少,故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心舒期血压就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缩期内可有较多的血液流至外周,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显著,脉压比心率增加前减小。相反,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故脉压增大。

(三)心脏收缩力

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排入动脉,舒张时则可以从静脉抽吸血液。如果心脏收缩力量强,排血时心室排空较 ��� 在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也就较大。右侧心力衰竭时,排血力量显著减弱,心舒期右心室内压较高,血液淤积在右心房和大静脉内,回心血量大大减少。患者可出现颈外静脉怒张,肝充血肿大,下肢水肿等特征。左侧心力衰竭时,左心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

(四)大血管壁的弹性回缩与周围血管阻力

1.弹性储器血管 弹性储器血管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大动脉有弹性回缩作用,可将在排血期多容纳的部分血液继续向周围方向推动。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故脉压增大。

2.周围血管阻力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血管收缩,或周围血管硬化,都可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周围阻力的改变,是由于骨骼肌和腹腔器官阻力血管口径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阻力血管口径变小而造成周围阻力过高。如果心排血量不变而周围阻力加大,故舒张压升高。另外,血液黏滞度也影响周围阻力。如果血液黏滞度增高,周围阻力增大,舒张压升高。

3.血液黏滞度 血液黏滞度是决定血流阻力的另一因素。全血的黏滞度为水的黏滞� ���� ��5倍。血液黏滞度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血细胞比容:一般说来,血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黏滞度的最重要的因素。血细胞比容愈大,血液黏滞度就愈高。

(2)血流的切率:在层流的情况下,相邻两层血液流速的差和液层厚度的比值,称为血流切率(shear rate)。在切率低时,红细胞可发生聚集,使血液黏滞度增高。

(3)血管口径:血液在较粗的血管内流动时,血管口径对血液黏滞度不发生影响。但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只要切率足够高,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黏滞度也变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对机体有明显的益处。如果没有此种反应,血液在小血管中流动的阻力将会大大增高。

(4)温度:血液的黏滞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人体的体表温度比深部温度低,故血液流经体表部分时黏滞度会升高。如果将手指浸在冰水中,局部血液的黏滞度可增加2倍。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系统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是相适应的,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变化不大。失血后,循环血量减少,使动脉血压降低。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也会造成动脉血压下降。

上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都是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析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动脉血压可能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在各种不同的生理情况下,上述各种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可同时发生改变。因此,在某种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压的变化,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