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患沟通的目的

医患沟通的目的

时间:2022-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人通过沟通,把自身的痛苦、不适、心理困惑、恢复健康的期望等信息传递给医生。事实上,许多医疗措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伴有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它只能减少而无法消除。医患之间有近似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可以发挥医患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模式所强调的就是医患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医患沟通的重要目标,它对于医疗过程中各项诊疗措施的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将信息传递出去

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都需要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对方,让对方接受和理解。病人通过沟通,把自身的痛苦、不适、心理困惑、恢复健康的期望等信息传递给医生。医生则需要通过沟通,了解病人当前的主要痛苦与不适、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婚姻史;把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检查、影像检查的必要性、可能带来的不适或痛苦及其费用等信息传递给病人;还要把自己对病人疾病性质的判断、病情的分析、预后的预测,为了实现最好的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由此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与相应对策以及经济费用等信息传递给病人。

(二)被病人理解

尽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至今对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清楚,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不像报刊上经常看到的“突破了禁区”“攻克了顽疾”。由于疾病的复杂性、病人的个体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所不同,不同疾病的初期表现亦可相同,尤其是一些急性的、复杂的病症。医疗行为虽然有理论指导、有经验可依,但由于医学的极端复杂性,人类尚不能完全掌握对付各种疾病的办法,即便对于很多常见病,其发展和结果也有不可预测的一面,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医疗实际上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是,“医学有风险,用药有差异”,却较少有人提及。事实上,许多医疗措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伴有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它只能减少而无法消除。现在,对于高风险医疗措施的实施常令医生进退两难,如不去实施而坐视病情恶化,那是医生没有积极果断地采取措施,延误了治疗;如积极采取措施后出现并发症,那是医生的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了伤害,患者和家属肯定不干。药物都有多方面的作用,为治疗某种疾病利用其某一方面作用时,其他作用就可能成为不良反应,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某些个体对某种药物具有的特异性反应,事先也是无法预知的。如果不给病人用药或使用某种第一线的常用药物,一方面医生感到没能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另一方面病人也有可能指责医生不作为;而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伤害,医生有承担责任的风险。极个别的病人家属在付出自己经济能力难以承受的费用而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时候,很容易心理失衡,从而迁怒于医院和当事医生,而忽视医学是一门高技术、高风险、充满未知数和变数的、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科学。医生是人,不是神,也会犯错。作为一名医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很难做到的。

(三)被病人接受

网上流行这样一篇文章——《我希望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医生》,他写道:“我希望遇到一个能够真正关心我,愿意真正了解我的人。他不只能医治我肉体上的病痛,也是我灵性的导师。我希望遇到一个不在乎我是谁的医生,不管我有没有钱,他都愿意帮助我。我希望能遇到一个知道如何与我沟通的医生,他不会连看都不看我一下眼,随时跟我分享他的想法……”。

(四)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本书的引论中曾专门讨论了医患关系的模型,与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相比较而言,共同参与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在这种模型中,病人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主动与医生合作,主动参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活动,提供各种情况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有的时候,病人还可以和医生商讨治疗措施,共同做出决定。在诊疗活动中,医生能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采纳其中合理的成分。医患之间有近似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可以发挥医患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模式所强调的就是医患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医患沟通的重要目标,它对于医疗过程中各项诊疗措施的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