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靶向致病的融合基因

靶向致病的融合基因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融合基因引发白血病最经典的范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融合基因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BCR-ABL融合基因。1.靶向PML-RARα融合基因的治疗 几乎10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能检出PML-RARα融合基因,形成的PMLRARα主要存在于胞质中不行使正常功能,使粒细胞系发育分化阻滞在早幼粒细胞阶段而发病。2.靶向BCR-ABL融合基因治疗 BCR-ABL融合基因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对细胞转化有重要作用,为CML病因。

融合基因引发白血病最经典的范例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M3)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A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chronic granulocytic,CGL)的BCR-ABL融合基因。

1.靶向PML-RARα融合基因的治疗 几乎10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能检出PML-RARα融合基因,形成的PMLRARα主要存在于胞质中不行使正常功能,使粒细胞系发育分化阻滞在早幼粒细胞阶段而发病。全反式维A酸(ATRA)降低PML-RARα的活性,改变其构型与定位,启动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ATRA为治疗APL的一线药物,为细胞分化诱导治疗的先驱。三氧化二砷(亚砷酸,ATO)也可靶向PMLRARα,降解PML,一般用于复发APL,ATRA与ATO均为我国首先应用,已经多年,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熟悉,不再赘述。

2.靶向BCR-ABL融合基因治疗 BCR-ABL融合基因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TK)活性,对细胞转化有重要作用,为CML病因。特异性BCR-ABL激酶抑制药格列卫(Gleevec,STI 571)的问世,无疑是治疗CML的一次革命。对CML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甚至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复发者均有可喜的疗效。一组CML慢性期对干扰素治疗无效者532例,加速期235例,急变期260例,治以STI 571,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分别为95%,34%和7%,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R,Ph染色体为0)分别为41%,17%和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28例(其中13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无效),其中慢性期5例,加速期15例,急变期8例,CHR分别为100%,83%和43%,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Ph染色体0~34%阳性),在前两期为63%,急变期为43%。均支持在慢性期应用疗效较好。STI 571剂量在慢性期一般为300~400mg/d,加速期或急变期一般为600mg/d甚可增至800~1 000mg/d,直至有效。副作用有恶心、呕吐、骨关节肌肉痛、水肿、腹泻、肝酶增高、不育、皮疹、肾毒性,重则致浆膜腔积液,肺水肿,心力衰竭、肝肾衰竭、骨髓抑制等。与其他药物干扰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苷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STI 571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耐药或复发,可能与细胞内在变化有关,如BCR-ABL融合基因扩增再活化或其激酶区点突变,使药物不足以抑制其TK活性致使耐药和复发。目前已有第二代TK抑制药尼罗替尼、达沙替尼,bosutinib。

ATO也能降低BCR-ABL激酶活性与STI 571合用有协同作用。既然STI 571可用于Ph-CML,则Ph-急性白血病亦可用此等TKI。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