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者的边界与交融的方向

二者的边界与交融的方向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学院在2006年11月召开的“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意图寻求休闲与旅游二者的交融点。国内最早在教育层面与休闲展开对接的是旅游院校系,而非其他专业院校。我们认为,旅游与休闲的交融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1.旅游与休闲:二者的边界关系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休闲与旅游关系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大部分
二者的边界与交融的方向_旅游研究:理论与实践

一、休闲问题关涉面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2000以来,国家休假制度的调整,大众闲暇时间的增多,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休闲研究译丛”(五种)[21]的影响,中国关注休闲的人士骤然增多,休闲成为我国研究界的一个时尚领域与话题。概括起来,这种关注来自基础理论与学科、应用学科、教育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政府部门。

(1)基础理论与学科。来自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应该还有心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学者对休闲理论的阐释,对休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意义的阐述。代表人物有于光远、马惠娣、王雅林、刘耳、王琪延等。他们可以说是国内休闲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倡导者与先行者,对增进中国人从理论层面理解休闲,进而引发其他方面的关注起着先导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推马惠娣组织翻译的“休闲研究译丛”。

综观众多休闲研究成果和学科分支,笔者认为,从学术和学科角度看,休闲有两大理论层次:一个是基础理论层次,另一个是应用理论层次。前者来自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方面的审视,对于其他应用性学科及休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后者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学科,尤其是这些大学科下属及新兴的交叉学科,如旅游、服务经济、运动、广播电视艺术、健康管理、规划以及建筑、服装等领域。

(2)应用学科。休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如同一头巨象,每一个分支或学科视角的研究只是涉及它的一个部位。其包容面之广,不但涉及基础理论和宏观社会制度与政策,还涉及若干应用性学科,至少涉及旅游学、管理学、体育学、文化学、心理学、规划设计学等领域。目前,介入最积极的来自于旅游学科,尽管旅游学科的介入也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积累了一批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他学科的介入则尚处于刚起步阶段。

新领域和交叉性是这些新型应用性学科的生命力所在,自然也是难点所在。国外有休闲研究与旅游研究各行其道的现象,并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主要因为研究者来自于不同学科背景,均从各自的角度和侧面来研究“休闲”这头“大象”。最近几年刚开始出现一些交叉交融的现象。旅游学院在2006年11月召开的“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意图寻求休闲与旅游二者的交融点。这也许是休闲学科同时更是旅游学科走向成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3)教育领域。国内最早在教育层面与休闲展开对接的是旅游院校系,而非其他专业院校。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一些旅游院校(如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就陆续设立了以“休闲”命名的系或研究所。由此推动了休闲教育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出版了至少三本用作教材的休闲书籍,还有一本从韩国引进翻译的教材。[22]一些旅游院校系纷纷开设“休闲学”“休闲学概论”“基础休闲学”“休闲理论”“休闲与娱乐业管理”等课程。然而,目前我们对于休闲教育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冠名与开设少数课程方面,尚没有进入到专业的阶段,也尚未设计、开发出系统的课程体系。[23]休闲教育在中国如何实现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培养,满足社会哪些种类职业需求,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4)经济与产业领域,也可以称为经济关注。理论的价值总是会被目光敏锐的产业界人士发现并运用(或者说利用)。对于休闲这一理论概念运用的典型代表是杭州市政府及浙江宋城集团。杭州打造休闲之都的政府行为,宋城集团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思路,都需要理论上的强大支撑和引导。因此,也就有了第九届世界休闲大会在杭州的召开,以及持续半年之久的2006年的杭州休闲博览会。事实上,休闲产业是一个包含多个产业的产业群,它至少包括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其实应该还有一个新兴的、在中国界限尚不清的娱乐产业。在中国,由于旅游休闲是中国人目前最具有经济规模和价值的休闲领域,因此,休闲经济在中国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旅游经济,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5)政策制度和公共产品关注,简称为政府关注。休闲首先取决于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规定,是国家政策层面的事情,它对于休闲理论、教育、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我国在理论和产业层面上对于休闲问题的关注,也始于国家双休日制度的实施。可以预见,带薪休假制度完善和严格落实之时,也是中国休闲研究大兴盛之时。而这当中,旅游业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又可以呈现出更大的空间和机遇。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带来增加公共休闲娱乐产品的需求。休闲社区、城市商业游憩区的建设、城市公共绿地与公园、公共康体设施、社区休闲活动管理,等等,都属于休闲性公共产品范畴。

二、休闲与旅游:二者交融的方向与边界

自从旅游与“休闲”在概念上挂上钩,尤其是国家旅游局今年(2007)在首次招标的课题中设立了“休闲与旅游”一题,还有《旅游学刊》近期就休闲与旅游话题发表的一系列观点有交锋的文章,以及若干由旅游界主持召开的大型国际休闲会议,莫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休闲与旅游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休闲包括旅游,还是旅游中也包括休闲?休闲可以完全涵盖甚至代替旅游吗?还是旅游正在向休闲这片尚无明确边界的广袤地带进军?是做旅游的人(研究者、教育者、产业经营者)现在都可以去“耕”休闲的“地”了吗?还是做旅游的人应该思考并如何借鉴休闲的理念、理论与实践辐射力,认真思考旅游如何提高和扩大自身的内涵,从满足人的休闲需求的角度,实现旅游与休闲在研究、教育、产业的自然交融?站在旅游的角度,笔者认同后者。休闲是一块处女地,一座大山,是一个像“文化”这样包容性很强的一个大概念、大领域。许多不同学科都可以介入,窥测其一个角度的“庐山”面目,可以发挥各自角度的优势,但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以偏概全。用休闲的理论指导旅游,构建旅游理论体系,丰富旅游活动内容,调整旅游方向,同时也为休闲提供更充实的内容,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把脚伸到休闲的“地”里。

从旅游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天生可以与休闲很好对接的领域,是一个可以很好地观察休闲之“庐山”面目的角度。我们认为,旅游与休闲的交融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1.旅游与休闲:二者的边界关系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休闲与旅游关系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大部分人认为休闲是比旅游更大的概念,个别人提出旅游中还有休闲中不能包括的部分,因为旅游中也有非休闲旅游的部分。旅游(严格来说是旅游统计)中确实有两大类别,其一是“休闲/娱乐/度假”,简称为“休闲旅游”,另一类是“公务/商务/个人事务”的旅游,简称为“事务性旅游”。[24]这只能说明旅游中有一部分是非休闲性的。但无论如何,休闲在一般意义上应该是一个比旅游大得多的概念;而且还应该意识到,那些非休闲性的旅游,事实上是扩大了的旅游,也可以说是“旅行”。我们现在所说的旅游,往往是一个包含了“旅行”在内的“大旅游”概念。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存在这样的趋势和倾向。[25]而“休闲”概念中所包含的“闲暇时间”、“自由放松的存在状态”这两重含义,的确是“旅游”或“娱乐”的概念所不包含的。

2.休闲理论对于认识旅游本质和构建学科理论的重要意义

上述非休闲性的旅游部分,即商务和事务性旅游部分,对于统计产业规模和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来说是有意义的,但这一部分却无法说明旅游的本质,相反还会因为边界的扩大而让人产生旅游业边界不清的指责。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至今难以被认可,与此有很大关系。当然,我们承认新兴产业和学科领域很可能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笔者也并不反对旅游统计中包含事务型旅游者,但在涉及理论和学科基础的问题上,只有属于它的特定对象的特征才能为基础理论提供支撑。在这个意义上,谢彦君在《基础旅游学》(2004)一书中坚持对旅游活动和旅游者采取狭义的“纯旅游”概念,是完全有道理的。因此,要探寻旅游的本质,构建旅游学科的理论基础,显然应该从休闲旅游中去发现真谛。进一步而言,休闲的基本理论,如休闲的本质——自由性、解脱性、趣味性、创造性(孙海植,2004)对于旅游理论的构建,对于旅游地发展、规划、经营,以及中国休闲度假业的发展、旅游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只是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事实上,西方研究旅游的文献,绝大部分也都是以纯粹旅游,即“休闲旅游”为对象的,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毫无争议的“旅游者”;出于事务性目的的旅游者,严格来说是“旅行者”,这类旅游者一般会在饭店业、旅游交通业等有关的研究中给予较多关注。我国目前的统计和研究,尤其在涉及统计数据的研究中,并没有对此进行区分,因此时常会得出可疑的结论(王立基,2005)。[26]

3.休闲与旅游:活动领域的有机交融

除了理论层面的交融,休闲与旅游更多的交融将体现在活动层面,亦即可能形成产业经济效应的部分。“活动”毕竟是休闲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Godbey,2000),也是能落实到每一个休闲主体身上,并且演变成产业的要素。一般来说,休闲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本地休闲和异地休闲。旅游即属于异地休闲活动,是异地休闲的主要承载体。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在旅游当中融进休闲的观念与内容,或者说以休闲的理论指导旅游,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旅游界有一个大家普遍知晓的“六要素”理论,即“旅游活动包括行、住、吃、游、购、娱六大要素”,有的人说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论怎么排序,娱乐都是排在最后一位的,而且这里所说的“娱”,是指游览之余的补充活动,往往是指夜间娱乐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娱乐在中国旅游业中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这显然与我国将景点的观光游览作为旅游的核心内容的历史进程及认识有关。在西方国家,大众习惯的旅游方式往往是选择一个度假地“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康体休闲方式”(Strap,1988)。他们在度假的过程中,游览景点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休闲放松是主要目的,而这种休闲往往离不开各种康体运动和户外运动,比如夫妇一起学习打网球,或者一个打网球,另一个学习驾驶帆船。因此,度假不仅是一个休息的机会,也是学习一种休闲方式的机会。在当前中国人的旅游方式渐向深度发展,开始由紧张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向休闲式度假旅游过渡的进程中,在社会上高收入和亚健康的人群急剧增加的新趋势下,让“娱乐”活动(recreation)在旅游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使之成为仅次于“游”的要素,使旅游符合人的休闲需要,引导人的休闲需要和休闲方式,是旅游与休闲交融的大方向,也是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提高消费者旅游质量的重要举措。当然,这需要多方面休闲人士(如体育、旅游、医疗保健、美容、养生、娱乐、文化等)的多方合作,才能共同实现这一新的价值的创造。也许我们短时期内的休闲娱乐方式不一定像西方国家那么丰富,也与它们的不完全一致,但这一主流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也是前景光明的。需要说明的是,增加娱乐(recreation)并不等于是增加一些雷同低俗的参与性活动,也不意味着大家都去策划大型演出节目,它需要的是根据资源条件与旅游者的休闲需求而精心设计出的休闲产品。总之,旅游业想要扩大产业半径,只能在“娱”(recreation)上下功夫,而我们传统理解的娱乐概念,需要进行更新。

4.休闲与旅游: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交融与分工

休闲与旅游在教育方面的交融体现得非常突出。如上所述,休闲是一个大概念,既有抽象和基础理论意味很强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内涵,也有与具体实际紧密交融的闲暇时间、休闲活动内涵。而前者适合于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开设于广泛的学科当中,或者培养硕士、博士高层研究人才;后者则适合于开设具体的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一般休闲需要的专门人才。通过统计网站上收集的资料,发现美国有68所大学开设休闲、旅游类院系专业,而这些系(绝大部分为系,极少数为院和专业)在涉及我们认为的“休闲”时,绝大多数以“recreation”[27]冠名,少数的用了“leisure”(休闲)冠名,且经常都是二者并列与体育、旅游等某一具体领域组合为一个系名。这些组合冠名的当中,以“recreation”与体育(部分包括健康)的交融最多,有22个;其次为“recreation”与旅游(部分包括公园)的交融,有20个;还有一些是“休闲”、“娱乐”与“运动”、“健康”在一起组成一个系,或者是其中两项合设或一项单设。详见表1。事实上,美国这些院、系、专业的名称就很好地反映了休闲与旅游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可能交融的领域与方向,非常值得国内一些希望向休闲领域扩展的院校参考。当然,仅仅如此仍然是“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还需对其内部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师研究方向、专业与课程的关联度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检索到的北美1987—2000年的380篇与旅游相关的博士论文中,发现学科归属来自于“recreation”的最多,其次为历史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大众沟通、人类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却没有“leisure”与“tourism”。[28]

表1 美国68所大学的与旅游相关的院系专业名称与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网上(http://www.chinesetax.com.cn/lvyou/Article/Class882/6179.html)资料整理。

休闲与旅游在研究领域的交融和分工与教育相似。正如前面所说,休闲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新兴领域。尽管国际上对于休闲研究的起步和兴盛略早于旅游研究,但是中国的休闲研究却明显晚于旅游研究(后者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前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相比而言,中国的旅游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支研究队伍,拥有了重要学术期刊(研究阵地),有明确的产业为依托,更拥有独立的行业管理部门;而休闲则是一个大而无边,也没有明确产业边界和管理部门的新领域,研究队伍也比较分散、零星,迄今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阵地(学术期刊)。原因自然有多种。目前来看,国内对于休闲研究比较显著的成果集中在两个层面:其一,以马惠娣为代表的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对休闲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其二,以王雅林为代表的对于中国公众闲暇时间分配进行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国的休闲研究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尤其是对闲暇时间分配和闲暇活动项目选择的调查研究,由于相对便于进行,而且容易获得认可,所以近几年有许多人从这个角度切入,使之成为国内休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需要指出的是,闲暇时间分配与闲暇活动研究只是休闲研究的一个基本层面和视角,并非休闲研究的全部要义,来自于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没有必要都一窝蜂地追逐于这个领域,它主要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与旅游有更密切关系的,应该是休闲理念和休闲活动。

三、小结

旅游与休闲两大领域的关系确实值得思考。这种关系,体现在学科理论、教育培训和产业实践三大方面。明确这些可能的交融点,对于旅游与休闲双方理论的完善和产业实践的丰富都有助益,在中国尤其如此。更多的研究者和产业界人士,以及政府对休闲进行关注,有利于推动休闲理论和休闲产业的发展。中国目前对于休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应该指出的是,对于休闲者——“人”的休闲需求的关注,应该成为一切关注的重心。其他对于经济、产业、教育的关注由此产生,它们当然也很重要,但相对次要。

休闲与旅游在理论、产业活动、教育等领域有许多交融点,但也各有分工,不等于可以完全混同。旅游与休闲可以相互渗透,但不等于可以两边随意跨越,也许只有少数学识渊博的人可以在两个领域同时做得很好,否则在跨进看似容易的对方领域时,只能浅尝辄止。当然,相互借鉴与促进是可以做到的。

新兴学科领域、新兴经济领域的不断涌现是迅速变革的当今时代的特色之一,由此,各种新的机遇也就不断呈现。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有主干学科,后有分支学科及交叉学科。但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也许由于某些不正常的原因,经常出现先有分支学科的繁荣,而主干学科尚未建成的现象。休闲学与旅游学这两个主干学科也许就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Geoffrey Godbey),你生命中的休闲[M]. 康筝,田松,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1-17.

[2]Strapp J D. The Resort Cycle and Second Hom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2):504-516.

[3](德)王立基. 中德两国旅游动机比较[A]//张广瑞,等. 旅游绿皮书——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27-436.[4](韩)孙海植. 休闲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9-37.

[5]黄金周组团人数下降 旅行社能否烫热游客心[N]. 广州日报,2006-10-26.

[6]李仲广,卢昌崇. 基础休闲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楼嘉军. 休闲新论[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8]刘德谦. 也论休闲与旅游[J]. 旅游学刊,2006, (10):12-19.

[9]章海荣,方起东. 休闲学概论[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