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石症的重要中药方剂

胆石症的重要中药方剂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方用以治黄疸症及胆结石亦有效。如曾治一胆总管树皮状结石患者王某,经中医会诊皆认为胆管阻塞,胆囊膨胀到鸡蛋大,毫无收缩能力,结石排出不易,必须手术。但患者年逾花甲,不愿手术,根据其体质虚弱等病情,用香砂六君、补中益气等健脾益气,佐以清利肝胆湿热之品,治疗3个月,竟将结石成功排出。

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中药方剂如烟海,兹选择部分知名老中医经验方和常用验方、偏方介绍如下。

(1)蒲辅周经验: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为胆火上逆,胃气受阻,以致胆胃不和。治法先宜清疏肝胆,和胃降逆,用四逆散、左金丸加味。

(2)董建华经验:认为一定要抓住肝胆郁滞的病机,注意气滞血瘀、湿热蕴阻、肝病及脾、肝气犯胃,或土壅木郁之兼并,选方多以柴胡剂为主,随证加减用药。

(3)岳美中经验:大柴胡汤加味治慢性胆囊炎。借鉴张仲景《伤寒论》大柴胡汤,以柴胡疏解少阳胆经之热,更有黄芩助之,枳实合芍药能除心下郁塞感,大黄能诱导瘀热下行,半夏、大枣以和胃,重用生姜以制止呕恶;外加金钱草利胆清热,滑石利尿泄热,鸡内金化积热。此方用以治黄疸症及胆结石亦有效。

(4)黄文东经验:治疗以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为主要法则,以大柴胡汤、承气汤为常用方剂。大便秘结者攻泻药用量宜重,但脾胃虚弱者,又不宜连续猛攻。

(5)路志正经验:近年来多以大剂清利,甚或“总攻”治之,施于肝胆湿热者,收效很多。而用于体质素亏、脾胃虚弱、排石无力者,则非攻下所宜。故张仲景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教,岂能忽之。而纯事清下,不予辨析,致苦寒伤胃者有之。因此,对于此类病症多以健脾和胃和清利湿热法同用,寓攻于补,攻补结合。如曾治一胆总管树皮状结石患者王某,经中医会诊皆认为胆管阻塞,胆囊膨胀到鸡蛋大,毫无收缩能力,结石排出不易,必须手术。但患者年逾花甲,不愿手术,根据其体质虚弱等病情,用香砂六君、补中益气等健脾益气,佐以清利肝胆湿热之品,治疗3个月,竟将结石成功排出。

(6)赵绍琴经验: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便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0克,黄芩10克,旋覆花10克,片姜黄6克,杏仁10克,苏子梗10克,山楂、神曲、麦芽各10克,槟榔10克,鸡内金10克。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食量,以青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晨必须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发作期: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胁剧烈疼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垢厚,心烦气躁,两脉洪滑而数,大便数日未通,小便赤热,急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克,大黄3克,枳实6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郁金10克,杏仁10克,香附10克。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其消化功能,用药沿清热调肝利胆法:竹茹6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蝉衣6克,杏仁10克,莱菔子6克,山楂10克,鸡内金10克。

体弱气血不足而消化功能过差者,宜用益气补中、健运缓痛法,并嘱其坚持体育锻炼以期配合治疗。方用:木香6克,砂仁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太子参6克,陈皮6克,竹茹6克,黄芪10克,麦芽10克,枳壳6克。

胆囊炎经常发作,脉象细弦,舌红口干,又有阴伤阳亢之象者,当用养血柔肝,疏调木土法:当归10克,白芍10克,木瓜10克,牡蛎20克,香附10克,片姜黄6克,旱莲草(墨旱莲)10克,女贞子10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