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消耗宿主的营养

肿瘤消耗宿主的营养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晚期患者尤其伴体重下降者的葡萄糖生成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肿瘤释放的某种物质间接作用于糖异生组织,促进肝内糖异生;或是宿主针对肿瘤所产生的某些生物因子或毒性物质所致。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其蛋白质更新率较营养不良的良性疾病者和健康者分别高出32%和35%。但不同种类肿瘤患者的总体蛋白质更新率增幅不一,有些肿瘤患者的蛋白质更新率并无异常变化。

肿瘤的代谢特点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恶病质有所不同,见表4-1。通常情况下,人体在急性饥饿时,骨骼肌分解氨基酸用于糖异生;慢性饥饿时肌肉分解减少,以保证器官功能。患肿瘤时这一特征消失,肿瘤细胞总是大量夺取其自身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如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使肌肉和组织中的蛋白质合成减少,表现为骨骼肌萎缩、肌病及低蛋白血症,而蛋白转换率也异常地升高;肿瘤组织细胞的增殖相对不受正常代谢的调节控制,即使宿主已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肿瘤仍然持续地大量利用氨基酸与蛋白质,而并不是利用酮体;肿瘤糖异生、糖酵解增加,葡萄糖不能被直接利用,迫使宿主动员大量氨基酸进行糖异生。此时,病人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在某些应激情况下,如化疗、败血症时可出现糖尿病样表现。

表4-1 CACS与其他恶病质的代谢特点

1.癌性恶病质时能量代谢异常 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是静息能量消耗(REE),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70%左右。体重减轻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减少和能量消耗增加。在癌症病人中,肿瘤类型是影响能量消耗最显著的决定因素。所有肺癌病人REE均增加,而胃癌和结、直肠癌病人的REE却并没有增加。

肿瘤主要以葡萄糖作为能源,由于没有足够的氧来供给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代谢生成以乳酸为主。乳酸被运送至肝内重新合成葡萄糖(cori cycle),由于将2mol的乳酸转变成葡萄糖需要6mol的ATP,而将葡萄糖再代谢成乳酸仅能生成2mol的ATP,因而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此外,由于分解代谢增强而产生的甘油和生糖氨基酸也是重要的糖异生底物,这也加重了能量的消耗。

2.肿瘤恶病质时糖代谢的异常 在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异常中,突出的是糖代谢异常。肿瘤病人糖类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葡萄糖储存减少,肿瘤消耗葡萄糖增加,肝糖异生增强,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正常情况下,cori cycle仅占葡萄糖转化的20%,而在癌性恶病质病人中却增加至50%,并可以清除60%的乳酸。中晚期患者尤其伴体重下降者的葡萄糖生成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肿瘤释放的某种物质间接作用于糖异生组织,促进肝内糖异生;或是宿主针对肿瘤所产生的某些生物因子或毒性物质所致。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乳酸-葡萄糖(cori)循环增强;尽管葡萄糖更新加速,但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却较差。一个乳酸循环净消耗4mol的ATP,该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成为荷瘤状态下葡萄糖代谢的特点。研究还表明,肿瘤的存在是诱导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其他因子包括炎症反应也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储存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也显著减少,氧化底物部分从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癌症病人的葡萄糖更新率也增加,能消耗糖类摄入量的40%,也会导致体重减轻。因而糖类代谢的改变可够导致恶病质综合征。

3.肿瘤恶病质时脂肪代谢的异常 恶病质时以机体脂肪的消耗为特征,脂肪动用增加、脂质降解作用增强,体脂丢失增多,可能是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胰岛素阻抗、肿瘤或其他组织产生并释放脂肪分解因子所致;其次,也是机体摄入的减少和利用障碍。脂肪分解促使三酰甘油-脂肪酸循环增强,该循环过程消耗能量并致体质量丢失。

4.肿瘤恶病质时的蛋白质代谢异常 以机体总蛋白质更新率增加和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为主要特征,从而使全身总蛋白量减少。首先体现在骨骼肌的消耗,其后才是内脏蛋白。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其蛋白质更新率较营养不良的良性疾病者和健康者分别高出32%和35%。但不同种类肿瘤患者的总体蛋白质更新率增幅不一,有些肿瘤患者的蛋白质更新率并无异常变化。研究表明,蛋白质分解可能是癌性恶病质肌肉分解的决定因素。血浆胰岛素浓度下降和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蛋白质翻译水平下降、氨基酸供给不足和必需氨基酸缺乏等都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此外,丧失活动能力也是抑制恶病质病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