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天性胆总管巨大囊肿超声表现例

先天性胆总管巨大囊肿超声表现例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诉主要为巩膜、皮肤黄染1个月,在当地医院予以“消炎利胆片”口服,效果不佳,随来我院就诊。

病例摘要

患者女,18岁。主诉主要为巩膜、皮肤黄染1个月,在当地医院予以“消炎利胆片”口服,效果不佳,随来我院就诊。肝功化验:总胆红素36.1mmol/L,谷丙转氨酶160U,甲肝抗体阳性,碱性磷酸酶1440U,γ-谷胺酰转肽酶1600U,胆汁酸800U,以急性黄疸肝炎“入院,治疗11d后复查肝功,总胆红素12.0mmol/L,谷丙转氨酶40U,甲肝抗体阴性,碱性磷酸酶400U,γ-谷胺酰转肽酶500U,胆汁酸500U。随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中等,分布均匀;胆囊:大小9.4cm×2.2cm×2.2 cm,壁不厚,液区清晰,胆囊管纡曲、扩张;胆管: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左肝管0.7cm,右肝管0.9cm,肝总管及胆总管全程囊状扩张,大小为12.9cm×5.6cm×4.7cm,壁不厚,液区清晰(图2-44);胰头、体、尾厚度正常(图2-45),回声均匀;脾:厚3.8cm,长10.6cm,回声均匀。B超提示: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②左右肝管略扩张,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③胆囊管纡曲扩张(先天性异常);④肝脏、胰腺及脾未见异常。CT检查结果:①右上腹胰头旁见一7cm× 6cm×12cm圆形低密度影,为胆总管囊性改变:②肝脏、胰腺及脾未见异常。

图2-44 先天性胆总管巨大囊肿声像图 注:GB为胆囊;GD为胆总管;RHD为扩张的右肝管

图2-45 先天性胆总管巨大囊肿声像图(CBD:胆总管;P:胰腺)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它由于胆管先天性结构薄弱产生,也有人认为与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有关。囊肿多发生于胆总管上中部,呈球形,但胆总管以上胆管及胆囊并不扩张,这与胆总管梗阻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相鉴别。

【临床及超声显示】 青年女性患者。黄疸1个月就诊。超声显示:胆囊增大,肝总管、胆总管全程扩张约拳头大小(图2-44,图2-45),左右肝管稍增宽,胰腺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手术及病理结果】 经CT检查:胆总管囊性扩张。转院手术治疗证实。

【诊断及鉴别诊断】 女性患者。超声发现胆总管囊性扩张,而肝内胆管及胆囊不扩张,应考虑本病。但如此巨大的胆总管囊肿(12.9cm×5.6cm×4.7cm)十分少见。鉴别诊断有:①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内结石或肿瘤引起,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应寻找梗阻原因;②)胆囊结石,胆总管囊肿内常常合并结石,因位置靠近,易误诊为胆囊结石。找到正常胆囊后,则易于鉴别;③胰腺假性囊肿,胰头部囊肿紧邻胆总管,故易于混淆,本病无黄疸,但有反复发作胰腺炎史。囊肿与胰头相连,而胆总管大小正常。

(病例见《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第11期Ⅱ第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