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林的检查项目

小林的检查项目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空腹血糖:医生解答:“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9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包括少数医务人员也把午餐前及晚餐前空腹时抽的血所测定的血糖叫做空腹血糖,这是不正确的。空腹血糖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可靠指标,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如果空腹血糖经常大于13.9mmol/L(259mg/dl),则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较差。(

(一)小林的检查项目

1.血糖测定(GLU)

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1)空腹血糖:医生解答:“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9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包括少数医务人员也把午餐前及晚餐前空腹时抽的血所测定的血糖叫做空腹血糖,这是不正确的。空腹血糖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可靠指标,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如果空腹血糖经常大于13.9mmol/L(259mg/dl),则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较差。

(2)餐后2小时血糖:显而易见,餐后2小时血糖就是进食2小时后的血糖检查。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有一位糖尿病专家说得好,如果一个医生或一家医院,从来不用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方法来确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那糖尿病患者最好换别的医生或医院就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餐后2小时血糖有如下重要性:

①它反映了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餐后食物对胰岛B细胞产生刺激后,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②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大于11.1mmol/L(200mg/dl),则易发生糖尿病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故要尽量使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1.1mmol/L(200mg/dl)。

③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可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则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病人往往会自以为血糖控制良好而贻误病情。

④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反映的。

⑤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既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不至于引起血糖特别波动。

2.糖化血红蛋白测定(GHb)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法,主要是对过去4~8周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在糖尿病门诊,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已成为常规,它在糖尿病的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与血糖值相平行

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2)生成缓慢

大家知道,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也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

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4)不受血红蛋白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缩写是HbAl。HbAl又由HbAla、HbAlb和HbAlc组成,其中HbAlc量最大,与血糖关系也最密切。正常人HbAl应该在3.5%~7.0%,HbAlc的正常值应该在3%~6%。

(5)不可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粗略,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只能作为较长时间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指标。除了糖化血红蛋白之外,还有糖化血清蛋白或果糖胺,也能反映较长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3.尿糖(U-GLU)

尿糖在糖尿病中只是一种参考项目,而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具体做法是通过将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浸透约1秒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即能得出测定结果。

尿糖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非常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为阴性。只有当血糖超过8.89~10.00mmol/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血糖在10.0~11.1mmol/L时,尿糖应为“-”。当血糖在11.1~13.9mmol/L时,尿糖应为“+”;血糖在13.9~16.7mmol/L时,尿糖应为“++”;当血糖在16.7~19.4mmol/L时,尿糖应为“+++”;血糖高于19.4mmol/L时,尿糖应为“++++”。

4.尿酮体测定

酮体由三部分组成,即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基丁酸。它们是脂肪在肝脏内分解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来源被利用,因为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0.06mmol/L,尿中也测不到酮体,所以正常人尿酮体检查应该是阴性的。

当体内胰岛素不足、脂肪分解过多时,酮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目前常用的尿酮体检测法是硝普酸钠法,这种反应体系测定法比较经济。硝普酸盐与乙酰乙酸(占酮体组成30%)在碱性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紫色,此颜色表示尿酮体呈阳性。

尿酮体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极为重要,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宜做尿酮体常规检查。

5.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患者空腹或餐后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需要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来最终确定有无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口服和注射两种。OGTT应在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5分钟内饮完,分别在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时抽血检测血浆葡萄糖;儿童口服葡萄糖量按每千克体重1.75克计算,总量不超过75克。

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只适用于胃切除后、胃空肠手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或作为评价葡萄糖利用情况的临床研究手段。

6.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测定方法为:口服75克葡萄糖或用馒头餐,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空腹正常胰岛素水平是7~24mmol/L,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为空腹水平。

7.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胰岛素抗体主要指糖尿病病人在注射了胰岛素后,对外来胰岛素中的杂质产生的抗体,因此,所注射的胰岛素的结构与人自身的胰岛素相差得越多,纯度越低,病人体内就越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而影响胰岛素制剂的功效。胰岛素抗药性与胰岛素抗体的产生关系密切,胰岛素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降低胰岛素降糖作用的强度,使病人不得不用更大量的胰岛素。胰岛素自身抗体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