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外台秘要》卷三载:“……夫诊时行,始于项强敕色,次于失眠发热,中于烦躁思水,终于生疮下痢,大齐于此耳。”[9]《外台秘要》中分别列有伤寒不得眠、虚劳虚烦不得眠和病后不得眠三门。[107]因此他对所录医籍资料多加甄别,加之他在弘文馆供职,有大量汉唐文献可资其借鉴,遂使《外台秘要》一书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外台秘要》非常重视药后食忌,所引医方后大多附有食忌内容。

《外台秘要》共40卷,为唐代王焘所撰,成书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王氏在弘文馆任职期间,博览群书,广泛阅读了晋唐以来的大量医学书籍,在此基础上经过他本人近20年的鉴别摘录,整理汇编成书。全书共分1 104门,载方6 800余首,分门别类地论述了各科病证之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每篇首列《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候,次述各家治疗方剂。据初步统计,书中引用文献达69家之多,并且对引文均注明出处和来源、书名卷节,治学态度尤为严谨,使后人藉此可知许多散佚医书的内容。如《素女经》、《范汪方》、《崔氏方》、《集验方》、《小品方》、《删繁方》、《深师方》、《许仁则方》、《张文仲方》、《古今录验方》、《近效方》、《必效方》、《广济方》等,均赖此书得以保存部分内容。该书是唐代继《千金方》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一)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书中对于失眠证的病名,多称不得眠,或称不得卧、不得睡、不眠等,但也首次出现了失眠的名称,这在中医学文献中为最早的记载。如《外台秘要》卷三载:“……夫诊时行,始于项强敕色,次于失眠发热,中于烦躁思水,终于生疮下痢,大齐于此耳。”[9]

(二)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外台秘要》中分别列有伤寒不得眠、虚劳虚烦不得眠和病后不得眠三门。对于不得眠的病因病机分析,皆宗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均以营卫学说之阳不入阴立说,独于病后不得眠门下在阳不入阴之后有“若心烦不得睡者,心热也。若但虚烦而不得卧者,胆冷也(亦引自《病源》)。”[9]

所载不眠的伴发症以虚烦或烦闷为多,三门共收医方14首。

(三)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王氏虽非专业医生,但“焘幼年多病,故嗜于医术,数从高医游,遂穷医理。”[107]因此他对所录医籍资料多加甄别,加之他在弘文馆供职,有大量汉唐文献可资其借鉴,遂使《外台秘要》一书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六朝时期的医学文献,散佚十分严重,幸是书得以保全,如当时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小品方》、《集验方》等著作,以及前文提及的今之学者考知六朝时之“脏热腑寒”说,也是藉此书之记载。书中所载之治不眠方深师酸枣汤、小品流水汤、延年酸枣饮、集验温胆汤等,都是当时应用较广的方剂,并通过本书的收引,得以流传后世,至今仍具研究和应用价值。

(四)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外台秘要》非常重视药后食忌,所引医方后大多附有食忌内容。14首治疗不得眠方除仲景栀子豉汤和肘后乌梅豉汤外,12首方后均载有食忌。如深师酸枣汤(酸枣仁、麦冬、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干姜)“忌海藻、菘菜、大醋”[9];《古今录验》大竹叶汤(甘草、小麦、黄芪、人参、知母、大枣、半夏、瓜蒌根、粳米、黄芩、当归生姜、前胡、芍药、麦冬、龙骨、桂心、竹叶)“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9];酸枣饮(酸枣仁、人参、白术、橘皮、五味子、桂心、茯神、生姜)“忌桃、李、雀肉、生葱、酢物。”[9]方后食忌主要和方中用药有关,14方中2方不具食忌,系因两方药物组成均只有2味药,即栀子、香豉和乌梅、豉,其他药味较多的方剂则不免。生地黄、茯苓、桂心、甘草、半夏等药的食忌前文已具,今不列,据《千金要方》载“白术忌桃、李及雀肉、大蒜、青鱼、酢等物。”[27]在王氏看来,尊药后食忌,不害药性,有助于治方药效更好地发挥作用。当然这部分内容究竟有多少合理成分,也值得我们去加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