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证特点的认识

病证特点的认识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以来,随着命门理论的发展,医家对于阴阳、虚损等病证的认识更为深刻,使得医家们对于虚性失眠的辨证与治疗颇多见地。明清医家对于本证病位的认识仍然以心为主要着眼点,也有医家主张五脏皆致失眠,辨证时不可局限于心之一脏。也有人从现代病因学特点出发,提出失眠证的致病因素中,以精神因素为主,而精神因素又多与肝脏相关,因此主张其病位主要在肝,以肝为失眠证的辨治中心。

关于失眠证的病证特点,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记载来看,仲景认为本病实证虚证兼而有之,而又以热及阴血之虚为辨治的重点,其病位主要在于心。

晋唐时期,在对于失眠病证虚实的辨识上,医家更重虚证之辨,从这一时期多种医学著作列证上可以看出,诸如“伤寒病后不得眠”、“虚劳病后不得眠”、“大病后不得眠”、“霍乱病后不得眠”以及“胆虚不得眠”等,在这些列证中,虽亦有邪气之扰的实证,但多为病后脏虚,余邪未尽的虚实夹杂之证,而以虚证为本。对于失眠证病位的认识上,以心胆为主。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曾论述了大病之后不得眠的病机,并依据不同的证候表现,区分心热和胆冷两个证型,自此之后,“心热”和“胆冷”说得到了晋唐医家的普遍认同。

宋元时期,对于失眠证病位的认识,除心胆之外,也有不少医家阐发了“肝藏魂”、“肺藏魄”的理论,以肝与肺为辨治的重要脏腑。也有医家从自身的临床认识出发,提出了更为丰富的见解,如李东垣认为脾胃之虚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朱丹溪提出了“心虚不得卧”、“胃虚不得眠”的主张;张子和认为失眠多系思气致病,辨治的重点在于脾等。对于病证特点的认识,这一时期由于五运六气学说研究的兴盛,风病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于失眠证的认识也受到了影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收失眠证诸方,主要见载于骨蒸、诸风和积热3门,说明失眠常与上述3类病证相兼出现。骨蒸之病,多为阴虚内热所致,除心虚或心肾两虚之外,其他如积热(实热、虚热)、痰热内闭、胆风、风毒邪气、风壅痰实等也是失眠治疗的着眼点,提示当时医家对于失眠证的认识以虚、风、痰、热为主,以及主要与心相关的辨证特点。在当时风病多指外邪致病,而对于脏风则多为脏虚复受外邪,因此,关于失眠证风邪为病的认识,也充分揭示了本证虚实夹杂的病证特点。

明代以来,随着命门理论的发展,医家对于阴阳、虚损等病证的认识更为深刻,使得医家们对于虚性失眠的辨证与治疗颇多见地。在病证特点的认识上痰、瘀等也广为所重,如明代医家吴球认为其证的重点在于气、血、痰,徐春甫则认为以思虑痰火为主,孙志宏则主张虚证多为阴虚血亏,实证多为阳盛痰火,清代医家吴澄提出虚损积痰留瘀说,王清任弘其气血瘀滞之辨治等。明清医家对于本证病位的认识仍然以心为主要着眼点,也有医家主张五脏皆致失眠,辨证时不可局限于心之一脏。明清时期,随着脑病理论的发展,有医家主张失眠的病位主要在脑,进一步丰富了失眠证病位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于失眠证特点的认识与把握,更为丰富与全面,多认为其病位主要在心,病证特点多为虚实夹杂,虚、火、痰、瘀、郁较为多见,临床上要综合辨治。也有人从现代病因学特点出发,提出失眠证的致病因素中,以精神因素为主,而精神因素又多与肝脏相关,因此主张其病位主要在肝,以肝为失眠证的辨治中心。还有人主张从脑,或心脑入手,辨识其证。诸如此类的研究极多,多阐一家之言,对失眠证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