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腺结节恶性肿瘤早期能活多久

甲状腺结节恶性肿瘤早期能活多久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状腺肿瘤很常见,多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以下。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年龄、性别关系密切。实行碘化食盐的地区,甲状腺滤泡癌发生率下降,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上升。射线对人体甲状腺的危害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甲状腺癌标本常合并有炎性病变。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常发生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基础上。切除甲状腺癌后用碘治疗,可使转移癌消失。对有颈部放疗史者应长期服用甲状腺片,以减少肿瘤的发生。

甲状腺肿瘤很常见,多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以下。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年龄、性别关系密切。部分良性肿瘤可发生恶变,恶性肿瘤易有早期转移。病因有:

1.碘摄取过多或不足 缺碘或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滤泡癌发生率较高;含碘较多的地区,乳头状癌发生率高。实行碘化食盐的地区,甲状腺滤泡癌发生率下降,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上升。

2.电离辐射 头颈部内照射或外照射都可致甲状腺癌。成年人从受辐射到发生甲状腺癌的平均时间为12.3年,儿童平均为8.5年,最短3年。射线对人体甲状腺的危害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3.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因缺碘、甲状腺炎及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辐射以及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降至正常以下时,即引起反馈性垂体TSH分泌增加,甲状腺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4.遗传 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炎症及免疫 甲状腺炎后发生恶变者高于正常甲状腺。甲状腺癌标本常合并有炎性病变。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常发生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基础上。

6.甲状腺异常 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肿大者发生甲状腺癌多。甲状腺未分化癌中80%患者原有甲状腺肿大。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甲状腺腺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组织,病理大致可分为滤泡型腺瘤及乳头状腺瘤。常为单发,发展慢,病程长,早期无症状,偶然发现颈前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活动度好。部分患者因肿瘤出血而突然增大,局部胀痛或不适,并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血清甲状腺素可升高。肿瘤增大对邻近器官组织可产生压迫症状。

(2)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33%~73%;占儿童甲状腺恶性肿瘤的70%。30~40岁发病多,女性多见,男与女之比为1∶3~1∶4。甲状腺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多叶结节状,表面粗糙,在腺体内时可随吞咽上下移动,侵及邻近组织时则固定,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和吞咽困难。癌组织易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有12%~28%甲状腺乳头状癌体积小,为1~1.5cm,称隐性癌或隐性硬化性癌,其预后较好,可终身带瘤。本型甲状腺癌常混有滤泡癌的组织学改变,称混合癌。

(3)甲状腺滤泡癌:起源于甲状腺的滤泡上皮,占甲状腺癌的14%~33%,发病年龄晚,高峰在50~60岁。儿童罕见,男与女之比为1∶2~1∶3。发展慢、恶性低,较早发生血行转移至骨、肺,可长期无症状。淋巴结转移较晚。少数肿瘤生长迅速,甲状腺内较硬的肿块,表面高低不平,相对固定,活动度减少,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发生压迫症状。

(4)甲状腺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0%,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度高,男与女之比为1∶4。肿瘤发展迅速,1~2个月内可累及甲状腺两叶,质硬,固定,边界不清,较快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也可广泛累及颈部肌肉、皮肤,成片状发硬区,双侧颈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死亡多由于压迫气管窒息所致。

(5)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多见,男与女之比约为1∶ 5,查体可见颈前固定性肿块,发展快,早期扩散,声音嘶哑较常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吞咽困难者占20%~30%。

(6)甲状腺髓样癌。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甲状腺功能试验:甲状腺功能试验一般正常或偏高;甲状腺滤泡癌者可略高于正常。

②甲状腺扫描:甲状腺腺瘤的甲状腺扫描呈“温结节”,如功能亢进时呈“热结节”。甲状腺癌或囊肿呈“凉”或“冷”结节。

③B超检查:可查出实性及囊性肿块;后者多属良性。

④X线检查:颈部正侧位软组织X线照片、CT扫描,可判断肿瘤大小、发展范围,是否钙化、液化,以及邻近器官压迫情况。癌肿的钙化影多呈弥漫性颗粒状;腺瘤则呈薄壳状。

⑤活组织检查:摘除局部淋巴结活检,肿瘤组织粗针穿刺活检及手术中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快速诊断,可确诊。

(2)甲状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鉴别见表5-1。

表5-1 甲状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鉴别

(3)鉴别诊断:应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硬化性甲状腺炎、颈部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颈部转移癌、颈动脉体瘤、甲状舌骨囊肿、脂肪瘤、纤维瘤、鳃裂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1.手术治疗 甲状腺肿瘤临床上难以区分为良性或恶性,故治疗均应以切除为主。

(1)手术指征:①有颈部放疗史的儿童或青年,颈部包块可疑癌变症状者。②新近发生的甲状腺结节增长较快,呈实性或囊性者。③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后。④单发温结节而功能正常者。⑤单发热结节,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后仍为热结节。⑥各种类型甲状腺癌。

(2)手术中应彻底清除癌组织及淋巴结和邻近组织,手术范围宜大。

2.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同时应用,常可提高疗效。

(1)外照射:多用于残余和复发的癌肿,癌细胞分化差时对放疗敏感,乳头状癌放疗后可致瘤内营养血管退行性变,使肿瘤退化缩小。

(2)碘:疗效取决于癌细胞摄碘能力。摄碘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一致关系。癌手术后用碘治疗,可将残余腺体毁坏,病死率可降低。对滤泡型癌碘治疗有效。治疗剂量大,一般用3 700~5 550MBq。切除甲状腺癌后用碘治疗,可使转移癌消失。应注意血象及膀胱刺激症状。对无论有无甲亢的甲状腺单发热结节,均可考虑用碘治疗。剂量一般为111~296 MBq。

3.化学药物治疗 分化良好的癌细胞代谢特性与正常甲状腺细胞相似,对化学药物多不敏感;氟尿嘧啶加环磷酰胺并用可治疗肺转移癌;阿霉素及平阳霉素对未分化癌有效。

4.内分泌治疗 对不伴甲亢的甲状腺多发结节者,先试用甲状腺制剂,常用干甲状腺片20~40mg,3/d,连续服用2~3个月,如结节不消失,应长期服用;如服药后结节更为突出而明显者,应改行手术。对有颈部放疗史者应长期服用甲状腺片,以减少肿瘤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