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疏通经络气血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疏通经络气血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枢·本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疾病。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因此,经络又有诊断疾病的作用。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证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的。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运行气血的基本作用;所以能处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作用;所以能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补虚泻实的作用。经络作用体现在临床运用中,又从临床实践认识经络的作用,两者是相互结合的,说明经络理论来自临床又用于指导临床。

(一)联系内外,网络周身

经络系统由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络脉)、内属部分(属络脏腑)和外联部分(经筋、皮部)组成,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人体的脏腑、器官、皮毛、孔窍、肌肉、筋腱、骨骼等,就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结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分,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一些特点。

(1)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在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

(2)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在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3)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

(4)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则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正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藏府,外络于支节”。脏腑居于内,支节居于外,其间是通过经络系统相联系的。经络系统是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有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完整和统一。

(二)运行气血,营阴阳

《灵枢·本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

1.运行气血 运行气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宗气”。《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太素》“心脉”作“心肺”,可知宗气是总括心肺的功能活动。《灵枢·五十营》说的:“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意指一呼一吸,脉气可运行六寸,这是就呼吸与经脉运行的关系进行讨论,脉气的宗主即称宗气。

其次取决于出自“脐下、肾间”的“原气”。《难经·八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自先天之原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原气与胸内的膻中,一上一下,分别称为上、下气海。

此外,产生于中部的营气和卫气,依赖于饮食,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起濡养全身的作用,并变化为血液;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起保卫全身的作用,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由于宗气和原气的参与和推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见《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

2.营阴阳 除指经络气血营运全身,濡养所有器官组织外,还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不仅由于经脉的联系使生命有功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且由于阴阳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气血盛衰、功能动静保持正常节律,从而使机体成为统一的、协调而稳定的,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这是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抗御病邪,反应证候

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不仅表现为“行气血,营阴阳”,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在疾病状态下,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表现为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映疾病。

1.抗御病邪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冲,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分。

《素问·气穴论篇》说:“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皮部。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的分布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证候。《素问·缪刺论篇》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证候。

2.反映证候 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因此,经络又有诊断疾病的作用。经络反映证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素问·疟论篇》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证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的。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证候上也是互相联系的。如《伤寒论》一书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入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证,是各经络所反映的证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证,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气和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阴阳平衡,促使人体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正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即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

(1)经气与神气: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气有原气、宗气、营气、卫气,行于经络则概称为“经气”,这是将“经”与“气”紧密结合起来说明经络的多种功能。

经气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又称做“神气”,经络所属的腧穴就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在(见《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庭内景经》说:“泥丸、百节皆有神”,意思是脑及全身百节都有神气活动。针刺中的“得气”、“行气”等感觉现象说的“气”,与“神”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张志聪《灵枢集注·行针》),故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

“神”与脑有关,后人所称“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辛夷条),在《灵枢·本神》里主要把它说成与“心”和“脉”有关,说:“心藏神,脉舍神”以及“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等。从“脉舍神”的意义来理解,可见经络与神气活动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2)调整虚实: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是以正常情况下协调阴阳作为基础的,针灸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调节机体失常的功能,使之趋向平衡,“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见《灵枢·刺节真邪》)。当疾病表现为“实”时,选取适当腧穴,采用不同针刺艾灸方,“泻”其有余,反之则“补”其不足,从而达到体内平衡。

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还指经络在针刺或艾灸的刺激下,可使不同的病理变化都向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例如:针刺健康人和患者的足三里时,对胃弛缓者可使收缩波加强,而对胃紧张者可使之弛缓,这种影响对病人更为明显;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亢进者有抑制作用,对抑制者有兴奋作用。临床研究还证明,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治疗心律失常获得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律规整,心肌劳损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和膀胱经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剂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针刺足三里后胃蠕动增多,波幅增大,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