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4年Rynolds与Newball发展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近30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为肺脏的生理病理研究的液相活检窗口,为某些肺部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和检测手段。BAL的问世提供了肺泡内衬液的“液相活检”的诊断手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可提供肺部感染病原学信息,不同的灌洗液提供了抗炎、抗渗出、调节免疫等作用。偶见支气管痉挛诱发支气管哮喘报道,注意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在37℃左右,避免刺激气道。

呼吸支持是患者康复的有利条件,当肺部发生严重疾患时,患者因为呼吸道的感染、创伤、粘连发生呼吸障碍时,首先应解决的是呼吸通畅问题。肺泡灌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肺部炎症引起的分泌物增加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但这个技术是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得以发展的。1928年,Green即尝试将液体注入支气管,但在当时遭到反对。1940年Chevalier、Jacksow使用硬质支气管镜进行了初期的灌洗检查。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可曲性光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开发和应用,逐渐兴起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1974年Rynolds与Newball发展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近30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为肺脏的生理病理研究的液相活检窗口,为某些肺部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和检测手段。

【目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进行抽吸,收集肺泡表面渗液,检查其中的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帮助临床诊断,并可用于治疗某些肺部疾病,评价治疗疗效及预后

【用物准备】

1.纤维支气管镜、电视录像设备。

2.一次性灌洗液收集器。

3.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

4.灌洗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或遵医嘱准备,如抗生素+化痰药+地塞米松)。

【操作方法】

1.按支气管镜检查常规操作。

2.到达要灌洗的叶支气管后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将纤支镜前端嵌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尽量吸净气道内分泌物。

3.诊断性灌洗,经纤支镜吸引管推注生理盐水至肺段或肺亚段,连接灌洗液收集器和负压吸引器,回收灌洗液,周围被冰水包围,30min内送检。治疗性灌洗经纤支镜操作孔道注入灌洗液后立即进行吸引,反复多次进行。每次灌洗量25~50ml,总量100~250ml,总量不超过300ml,灌洗液温度在37℃左右。

【适应证】

1.诊断呼吸道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

2.肺部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3.弥漫性肺及间质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价。

4.支气管扩张患者,因引流不畅使感染难于控制者。

5.支气管哮喘患者因黏液痰栓形成,哮喘难于控制者。

6.重度肺部感染,大量分泌物阻塞气道,呼吸衰竭难于控制者。

7.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分泌物引流不畅致感染加重者。

8.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禁忌证】

1.重度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无法耐受检查患者。

2.出血倾向,出、凝血机制异常者。

3.大咯血未能控制的患者。

4.明确为活动性肺结核,未进行抗痨治疗者。

【优点】BAL的问世提供了肺泡内衬液的“液相活检”的诊断手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可提供肺部感染病原学信息,不同的灌洗液提供了抗炎、抗渗出、调节免疫等作用。

【护理】

1.按支气管镜检查进行常规护理。

2.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及危重患者,术前应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查阅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是否可耐受检查。

3.机械通气患者术前20min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或给予纯氧吸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至8kPa(60mmHg)以上,保证患者安全。

4.检查过程中调节负压在3.3~13.3kPa,观察灌洗液的颜色,过于澄清可能是抽吸过早,呈洗肉水样可能是负压过大或镜身损伤管壁所致;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血氧饱和度<90%时提醒医师,提高给氧浓度,待恢复正常后继续操作,必要时停止检查。

5.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完2h后进食、水。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BAL术较为安全,但仍需遵循适应证与禁忌证原则,5%患者术后发热,肺浸润性阴影及肺功能短时间降低,经对症处理可缓解。偶见支气管痉挛诱发支气管哮喘报道,注意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在37℃左右,避免刺激气道。

【健康教育】

1.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可能需反复多次进行治疗,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2.检查后鼓励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指导患者进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