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支气管镜检查技术

支气管镜检查技术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仔细检查支气管各段,检查完毕退镜。

【目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性大、管径细、具有较大视野和能进入支气管的特点,进行活检、刷检、灌洗、局部注射药物等,达到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的目的。

图1-4 内镜系统

【用物准备】

1.内镜系统(图1-4)包括纤维支气管镜、冷光源、监视器。

2.吸引器装置。

3.附件准备。如心电监护仪、供氧装置及血氧饱和度仪,检查必要的抢救设备是否准备齐全。

【操作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一般采用经鼻腔插入或经口腔插入,对于危重患者主要经气管套管或气管切开造口插入。

开启冷光源,调节好光源亮度,运用屈光调节环调整视野清晰度。操作者立于患者头部后方,左手握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部(图1-5),拇指拨动角度调节钮(向下),使气管镜末端略向上(向前)翘起,用右手将镜末端徐徐送入鼻腔,沿下鼻道送至鼻咽腔;将角度钮拨回原位,沿咽后壁进入喉部,找到会厌,于会厌下向前插入,接近并观察声门活动情况,将镜正对声门,在声门张开时迅速将镜送入气管;在直视下一边向前推进,一边观察气管内腔直至隆突,观察隆突尖锐、活动度及黏膜情况,看清两侧主支气管再分别插进,进入前可由助手协助经活检孔追加利多卡因麻醉;一般先健侧后患侧,病灶不明确时,先查右侧再查左侧。仔细检查支气管各段,检查完毕退镜。

【适应证】

1.临床表现或胸片和(或)CT检查怀疑为肺癌者。

2.原因不明的咯血或痰中带血者。

3.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

4.原因不明的局限性哮鸣音者。

5.原因不明的声音嘶哑者。

图1-5 DPI操作方法

6.肺部弥漫性病变需明确诊断者。

7.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行病原学检查者。

8.怀疑气管食管瘘、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者的确诊。

9.抢救状态下可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

10.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治疗气道狭窄。

11.长期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了解气管黏膜受损情况。

12.气道异物取出、局部止血、化疗、放疗、电凝、激光、微波等治疗者。

【禁忌证】

1.病情危重,一般情况极差,不能耐受检查者。

2.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者。

3.肺功能严重损害,不能纠正的重度低氧血症患者。

4.明显出血倾向,如出凝血机制障碍者。

5.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6.可疑或确诊主动脉瘤患者。

7.未经控制的大咯血或重症哮喘患者。

8.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有可能导致大出血患者。

【优点】

1.操作简单,易掌握,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耐受。

2.镜体较软,可以弯曲,在平卧位和半卧位时均可进行检查。

【护理】

1.检查前准备

(1)心理护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作为临床诊疗技术已非常成熟,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恐惧不安心理,担心能否耐受检查过程及是否会发生意外。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鼓励患者说出疑虑,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的目的、检查步骤、配合方法、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处理等,让患者心中有数,配合检查。

(2)对患者进行评估:如影像学资料显示的病变部位、出凝血时间是否正常、心电图检查结果等并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相应准备。

(3)检查当日晨禁食、水4h,避免术中发生误吸。

(4)检查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防止反射性心搏骤停,可视情况应用少许镇静药,如地西泮或咪达唑仑等;检查前予2%盐酸利多卡因雾化吸入15~20min,嘱患者深呼吸,有效雾化。

(5)检查前,纤维支气管镜及附件在2%戊二醛浸泡15min,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备用。

(6)确保纤维支气管镜与冷光源、监视器、吸引器等正常连接,调整冷光源亮度,并将自动吸引接头接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管外套管内;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管道是否畅通,镜面是否清晰,用75%乙醇(酒精)纱布将目镜及操作部擦拭干净。

2.检查中护理

(1)常规给予单鼻导管吸氧,同时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2)指导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略后仰,检查过程中安慰患者,嘱其放松,避免剧烈扭动头部,告知患者勿自行拔管;检查过程中深呼吸可减轻不适。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

(4)护士应注意观察医生的操作,根据医生的需要递送操作仪器,如活检钳、染色剂等。

3.检查后护理

(1)术后因患者咽喉部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应嘱患者不要吞唾液,以免引起呛咳。2小时后进食进水,防止发生误吸。

(2)检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咽喉部作痛,同时咽后壁因局麻关系,可有异物感,嘱患者不要反复用力咳痰,以免损伤咽喉部黏膜,这些症状会自行消失。

(3)协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少讲话,使声带得到充分休息,尽快恢复。告诉患者咽喉部疼痛、少量痰中带血等为常见反应,一般在24h内消失,嘱患者不必担心。

(4)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记录。

4.内镜处理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束后,双手从操作者手中接过镜子,左手握住操作部,同时用手指按压吸引按钮,另一手用纱布或纸巾擦拭插入部,然后将弯曲部放于左手夹住。

(2)将镜子的插入部分放于流动水清洗槽中,换上送气或送水管清洗转接器(A/W槽),按压吸引按钮及A/W槽以冲洗吸引管道和送气送水管道,同时用纱布清洗镜子的插入部分,再放入多酶洗涤液中,同法初步清洗镜子。

(3)关掉电源,取下吸引管,撤下内镜,装上防水帽,置于合适的容器中,送回消毒间按消毒规范进行进一步的清洗消毒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出血 最常见。多数患者为痰中带血,可自行止血,一般在第2天消失。偶可见大出血。出血量超过50ml者需采取措施,取患侧卧位,吸氧,使用止血药物,备好急救药品器材等。

2.发热 术后一过性发热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可能与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检查后可有轻至中度发热,文献报道免疫力正常成人术后24h发生率为11%~19%,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在24h内可自行恢复正常。若发热持续时间超过24h,则应警惕继发性感染的发生,使用相应抗生素进行治疗。

3.镇静药所致呼吸抑制 有报道显示,使用咪达唑仑后导致患者严重呼吸抑制,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经紧急气管插管开放气道,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吸氧等处理,患者转危为安。因此,在应用镇静药时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等情况,出现意外应积极处理。

4.喉头痉挛或水肿 多见于麻醉不充分或检查不顺利的患者,多数在停止检查后症状可缓解,症状严重者给予吸氧,给予抗组胺药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注意个人卫生。

2.保持居住环境或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

3.纤维支气管镜检后应定期到门诊复诊相关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