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简明医彀》

《简明医彀》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中论证简要,方治详备,每证之后均列出孙志宏所创设之主方,虽无方名,但立方严谨,遣药灵活,切合病机,深中肯綮。孙志宏同时又指出其病多兼有四气七情,充分认识到了痰与情志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孙志宏对于头痛证的认识基本与眩晕一致,对于内伤之证,亦主于风火,兼及痰饮七情。

明代医家孙志宏所著,其书约成于1629年,系汇集孙志宏50余年临证所得,并结合前人经验而作。书中论证简要,方治详备,每证之后均列出孙志宏所创设之主方,虽无方名,但立方严谨,遣药灵活,切合病机,深中肯綮。其书卷三列有眩运、卷五列有头痛。

孙志宏认为,眩晕之病多起于风火,因火克肺金,金衰不能制木,木旺生风、生火,风火上升,两对相搏则为旋转。如《简明医彀·眩运》云:“夫眩运之始,必因火克肺金,金衰不能制木,故木旺而生风。肝木既旺,复能生火。风火二气属阳,阳主动,性同上升,两动相搏,则为旋转,犹焰得风。”

孙志宏同时又指出其病多兼有四气七情,充分认识到了痰与情志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如其书云:“然而未有不兼四气七情者。七情相感,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积而为饮,煎熬成痰,火动其痰,令人眩运。又挟于疲劳过度,血液耗损,精髓亏伤,皆能致此。发则头运目眩,耳鸣身转,昏愦欲倒,如立舟车,乃上实下虚也。脉浮有汗属风;脉紧无汗属寒;脉虚烦闷属暑;脉沉吐逆属湿。左关弦数肝火,右寸滑大多痰。”四气,考其书仅此一处论及,结合下文所载,当为《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指“四之气”,即太阴湿土之气,认为此病必兼痰。为此他提出在治疗上应“治痰为主,降火驱风,补养血气”。

孙志宏对于头痛证的认识基本与眩晕一致,对于内伤之证,亦主于风火,兼及痰饮七情。“夫头痛之证,内成者因气血痰饮,七情抑郁;外感者因风寒暑湿,诸邪致伤,然属风火居多。以人之顶,惟风火二气易升故也。矧面为五脏精华,头为六阳会首。”治疗上“宜疏风散邪,兼清火养血”。

虽然主于风火,但他也认识到头痛在临床上的见证较为丰富,不过以风火居多而已,为此他提出“尤当分别六经及气血寒热、湿痰新久为要。”并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不同证型头痛的临床特点,“凡太阳巅顶痛连额项,恶风;阳明头目痛连齿颊,身热;少阳头角偏痛连耳,寒热往来;太阴体重有痰,腹满;少阴足寒气逆为厥头痛;厥阴顶痛厥冷,或吐痰沫。有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气虚也;眼目昏花,昼宁夜剧,血虚也;痛而多痰,头目眩运,痰厥也;痛而心烦,体麻足热,湿热也。有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为痛,寒也;目颊浮肿,躁热大痛,热也。新发为实,经年为虚。如头痛恶寒身热属伤寒,从本门治。又头风之证,偏正皆属风热伏留,男子迎风露宿,妇人头不包裹者多患此。日久不愈,邪乘空窍,乃致丧明。偏左属风及血虚;偏右属痰与气虚。”上述之论,是较为全面的头痛辨证经验,对于临床辨证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