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述

年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述董 隽图书馆评估工作不仅是对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读者服务、内部管理和共享工程建设等工作质量和成效的全面检测与评价,也是加快图书馆软硬件建设,鞭策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有35个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占到全省37.6%。
年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述_甘肃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9年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述

董 隽

(甘肃省图书馆 甘肃兰州 730000)

图书馆评估工作不仅是对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读者服务、内部管理和共享工程建设等工作质量和成效的全面检测与评价,也是加快图书馆软硬件建设,鞭策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估定级,是当代社会普遍采用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评估定级这一工作手段,既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化,也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国务院在清理全国评估定级项目中,保留了全国文化馆、图书馆评估定级项目,说明国家对公益性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的重视,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每四年进行一次。在1994年第一次评估中,我省上等级图书馆是20家,1998年第二次评估达到了26家,2004年第三次评估达到了34家,达标率以22.5%、28.6%、37.8%的速度递增。

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省在收到通知后就抓紧对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统一部署安排,重点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做好查漏补缺和初评工作,特别在以评促建方面要求各馆参照评估标准寻找差距,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改进基础设施和条件,争取上等级。评估工作从7月份开始分了3个阶段进行,7至8月份为各馆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整改提高阶段;9月20日前,各市州组织专家组对辖区各县进行复评;10月份,省文化厅组织了三个评估组对全省、市(州)、县级公共图书馆按60%以上的比例(包括少儿图书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地抽查评估。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和图书馆对评估工作非常重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立足实际,以评促建,取得了较好的评估成绩,全省43个图书馆达到等级馆标准,其中一级馆5个,二级馆6个,三级馆32个,达到了历次评估中的最好成绩。各级图书馆在评估中也获得长足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笔者作为第二评估组的成员先后对定西、天水、陇南、平凉、庆阳5市的23个图书馆进行了评估,结合第一、第二组的评估情况,对全省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概述如下。

1基本情况

从2004年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以来,我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立足于当地实际,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改善办馆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益文化设施的作用,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图书馆在服务中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这次评估中,各级图书馆以评估为契机,以改善馆内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为工作切入点,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同时,强化内部管理,梳理基础业务建设方面的问题,自查自纠,拾遗补缺,解决了许多硬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了馆容馆貌,提高了办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为图书馆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实力明显增强,文化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市县把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成为各级政府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有效媒介,加大了支持力度,使图书馆获得了较快发展。一是办馆条件明显改善。金昌市图书馆,原来面积不到500平方米,市上投资5 800万元,建成了1万多平方米设施一流的新馆;华亭县委、县政府自筹资金1 000万元新建了图书馆仿古建筑群,馆舍面积达3 000平方米,并配备了先进的配套设施。全省有13个县级图书馆先后迁入了新馆,有6个图书馆对馆舍进行了改扩建,馆舍面积和读者阅览坐席大幅提升。二是图书馆事业投入逐年增加。为了支持省图书馆达到了一级馆标准,省政府领导现场办公,决定拿出近2 000万元用于省图的改扩建工程等,同时将购书经费从原来的400万元逐年增加到800万元。庆阳市图书馆2007年购书经费5万元,2008年15万元,2009年达到35万元。三是设施设备得到优化。天水市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厅和综合展厅,2008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投资200多万元,于2009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参评的61个图书馆中,80%的图书馆建立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先进的设施、设备为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奠定了基础。

1.2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图书馆业务向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目标迈进

各图书馆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狠抓基础业务建设。据统计,使用《中图法》进行文献标引、使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进行文献著录的图书馆达到100%。90%的图书馆目录种类齐全,按不同的文献类型组织了目录。地方文献工作受到各级图书馆的普遍重视,基本都做到了地方文献采集有方案、征集有经费、陈列有专架(柜)、管理有专人,设有专门的目录,全省地方文献的联合目录也在建设当中。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正在被提上工作日程,工作也以全面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9月,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完成了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在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两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我省共有208部珍贵古籍名列其中;甘肃省图书馆、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拉卜楞寺藏经楼、兰州大学图书馆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天水市图书馆、陇西县图书馆的古籍文献阅览室已成为当地图书馆的亮点,有8个图书馆的古籍设立了专门的目录和专柜管理。

1.3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广泛吸收和应用当代先进技术方法,使图书馆的工作方法、手段、内容与服务质量发生质的变化。截至目前,有35个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占到全省37.6%。有50余家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了因特网的互联,有10余家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现代化技术装备、数据库建设、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三项得分50分以上的馆有31个,占参评馆的61%。

近两年,在“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项目的推动下,我省县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3月,省共享工程中心牵头联合采购了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软件,项目完成后,我省所有的县级支中心将步入自动化、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1.4读者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图书馆服务范围向馆外得到有效延伸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以及图书馆文献类型的日益多元化,决定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各图书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除开展普通的借阅服务外,逐步向课题检索、参考咨询、信息服务等深层次的服务方向发展,并逐步建立了视听文献阅览、读者讲座、报告会、展览、电子文献阅览等多种服务方式。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日益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各图书馆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读者活动,不断拓展读者服务面,坚持开展了诸如“红领巾读书活动”、“家庭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会”、“灯谜活动”、“知识竞赛”、“读者座谈会”、“报告会”,以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阅读”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社会宣传了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吸引了越来越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和有效延伸。在满足城市居民的阅读文化需求的同时,各级图书馆还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点建设,有效开展了送资源下乡、送书下乡、图书流动服务、农家书屋帮建等工作,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乡镇社区,村社农户,广大农村读者的公共文化权益初步得到保障。

1.5立足地域和资源特色,办馆思路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各级图书馆不断吸收新的办馆思想和理念,变政府单一投入为多渠道筹措经费,变“等、靠、要”为多方争取社会援助,并结合各地不同的文化特点、历史遗存、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等,找准图书馆特色化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改往昔“千馆一面”的办馆模式,朝着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天水市图书馆依托邵力子先生捐书和馆藏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建起了邵力子先生赠书暨古籍文献阅览室,成为其馆藏特色。通渭县图书馆牵头协作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农村图书服务网络,目前通渭青树乡村图书馆网络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校馆辐射农村中小学、县馆辐射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联合辐射模式,双方资源共享,互利互补,创立了图书馆社区服务模式,这个创新在第70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荣获“求知机会拓展奖”,通渭一中校长牛托稳应邀赴阿根廷首都布宜诺艾利斯参加了会议领取了该奖,并在大会上作了《青树乡村图书馆》的报告。

1.6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从评估的情况来看,各馆都能够在改善办馆条件的同时,加强人员、物资、设备、财物的管理,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日趋合理化和规范化。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和行政工作流程,以制度的落实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以改革求发展。各级图书馆普遍实行岗位管理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竞聘上岗,建立和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招聘引进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灵活的机制,来激发和调动图书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有些县政府在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特事特办从教育部门或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合适人员充实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同时重视和加强图书馆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使得图书馆的从业人员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安防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公益文化设施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通过参加这次评估,我们深切感到:主动积极工作,争取党政支持,是办好图书馆的关键;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定位发展思路,是办好图书馆的前提;加强岗位培训,提高馆员素质,是办好图书馆的基础;规范业务建设,以制度管理事务,是办好图书馆的有效途径;立足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是办好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是办好图书馆的根本保证;争先评估,馆际交流,是办好图书馆的有力抓手。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实招,抓实事,求实效,必将促使全省公共图书馆稳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有效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全省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加强,许多市、县的公共图书馆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各级财政拨给公共图书馆的事业费逐年递增,但是经费的增长与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增长不相适应。在事业经费中,绝大部分发了人员工资,真正用于事业发展的并不多。经费少,新书少,读者少,流通小,图书馆的功能弱化,作用得到消减。以第二评估组抽评的23个图书馆为例,21个县区级图书馆中购书经费超过5万元的只有3家,其余基本在2~3万元,有限的购书经费,只能订几份报纸和杂志,新增图书主要依靠近几年开展的送书下乡工程,藏书几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2.2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以第二评估组抽评的23个图书馆为例,在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中,大多数的学历是在职教育中取得的,而且非专业的人居多,无任何专业特长人员比例过大。在23个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系统学习过图书馆专业的人员不足10%,80%以上的县级馆没有专业人才,20%图书馆没有中级职称人员,许多采编人员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导致图书分类、编目、登记、标引、著录、排架等环节错误百出,影响了图书馆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2.3业务工作得不到进一步延伸

时代的发展,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成了下一步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还有少数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理解还不够,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利用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质资源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4办馆条件有待改善

许多县级图书馆馆舍面积严重不足,部分馆舍面积还要被文化行政部门挤占,布局不合理,设置不规范,部分图书馆并不具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硬件要求,电子阅览室面积过小,没有举办报告讲座的场所,成为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3发展建议

3.1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行业管理,尽快修定出台地方性的公共图书馆条例

《图书馆条例》自制定以来,在公共图书馆发展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建设图书馆的工作热情,建成了一大批公共图书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条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约束力、影响力和时代特征,亟待完善和修订。一是明确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保障对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二是切实保障图书馆经费来源,确定各级地方财政用于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经费比例,以保证图书馆事业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三是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做出规定,明确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的比例,控制数量,保证质量,使每个图书馆员定期获得必要的培训,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四是规范图书馆从业资格认定制度,把好图书馆进人关,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素质。

3.2建立评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参评的工作积极性

评估中各级图书馆普遍反映,其他行业的达标升级工作都与一定的激励政策相配套,在物质奖励、人员晋级、职称评定、收费标准等方面有所体现,但图书馆的评估却没有任何利益,而且达标后还要花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做大量的工作“保牌子”,给工作带来被动,影响了评估的实际效能。因此,要重视评估结果的使用,使评估工作与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相结合,即使是没有物质奖励,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体现,让基层图书馆在评估后见到实惠,树立评估的信心。同时建议省文化厅定期进行公共图书馆的评优工作。

3.3进一步完善评估的指标体系,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四次评估的实践证明,评估是促进各级公共图书馆快速向前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评估标准的制定也使各级图书馆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各级公共图书馆抓住迎接评估的契机,主动争取多方重视和支持,积极改善办馆条件,夯实业务基础,改进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但评估的指标体系,如高、中级职称数量的要求、领导班子测评办法、读者服务活动方式等等,却有不尽合理的地方,需要认真研究,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

3.4建立定期的公共图书馆评优制度

在这次评估中许多图书馆在奖励这一项中没有得分,是由于我省近几年来没有组织开展过公共图书馆的评优活动,只有省图书馆学会组织过几次专业性的评奖活动,但在评估中又忽略不计,影响了整个评估工作。建议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评优制度,定期开展评先创优活动,逐步形成制度,不断推动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我省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

3.5加强图书馆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由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是图书馆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加强图书馆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作为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各级文化厅、局、处,有对各级图书馆人员培训工作进行政策指导的责任和义务,如制定上岗要求、图书馆干部队伍发展规划等。

3.6改革基层图书馆馆长的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对现有馆长的培训

从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感悟来看,图书馆馆长对一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图书馆馆长的选拔任用制度还需进一步的改革,图书馆需要的是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一定能力和水平,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许多行政任命的馆长,缺乏对图书馆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缺乏领导图书馆事业必要的专业知识,建议省文化厅制定相应的政策,逐步建立起公共图书馆馆长资格认证和考核制度;同时加强基层图书馆馆长的培训,并使其制度化和经常化。如定期举办全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研讨班、外出考察和交流活动,促使其从外行向内行转变;同时,可以使各馆好的经验得以推广,使各馆的问题和困难得到更多的思考,便于找到现实的解决途径,从各馆的经验交流中,馆长们可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办图书馆的方法和路子也就多了。

3.7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益

实践证明,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图书馆整体效益的最佳方式。上海地区图书馆联盟、苏州模式、深圳模式、嘉兴模式等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目前兰州市区有公共图书馆5家,可尝试以甘肃省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其余4馆为分馆,整合现有的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行政上不改变原有隶属关系,业务上实行一体化管理。首先实行借阅一卡通;其次,联合建设书目信息资源;第三,联合共建文献信息资源;第四,实行联合服务。在系统内联盟取得一定的进展和经验后,可进一步实现区域性的跨系统联盟,以点带面,逐步发展扩大,以此来带动和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最终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