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方法
【实训时间】 0.5学时。
【实训方式】
1.将每一班分成两组,每组约25人,一位教师指导。
2.教师示范在治疗室的准备、工作。
3.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的方法和步骤,配合医生做好穿刺,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配合默契、恰到好处。
【目的】
1.诊断性穿刺 观察上颌窦有无炎性分泌物及潴留囊肿,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同时可注入碘油进行造影检查窦腔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2.治疗性穿刺 通过穿刺的方法,冲洗出窦内的积脓积血,然后注入消炎药。
【用物】 前鼻镜、棉签或卷棉子、上颌窦穿刺针、橡皮管及接头、20~50ml注射器、治疗碗及弯盘、1%麻黄碱生理盐水、500~1 000ml温生理盐水、1%丁卡因棉条及治疗用药。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倾。
2.收缩鼻腔黏膜,1%丁卡因棉条置于下鼻道表面麻醉5~10min。
3.右手持穿刺针(左侧穿刺与此相反),针头斜面朝向鼻中隔一侧,经前鼻孔伸入下鼻道,于距下鼻甲前端1~1.5cm下鼻甲附着处,向同侧耳郭上缘方向用力刺入上颌窦内侧壁,穿刺针进入窦腔后有落空感(图1-60)。
4.拔出针芯,用注射器抽吸,若有空气或脓液吸出,证明针已进入窦内。接上带橡皮管的玻璃接头,嘱病人头向前倾,偏向健侧,张口呼吸,手持弯盘接污物。以温生理盐水甲硝唑液连续冲洗,直至将脓液洗净为止。
5.洗毕可按需求注入抗生素药液,拔出穿刺针,窦腔内用棉片填塞止血。记录冲洗结果。
(二)操作流程图
图1-60 上颌窦穿刺冲洗法
【注意事项】
1.穿刺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为穿刺针刺入面颊部软组织所致。
(2)鼻出血。
(3)穿通眼眶底及窦外侧壁。
(4)空气栓塞。虽极少见,但非常危险。
2.注意事项
(1)穿刺部位及方向必须准确,手持穿刺针必须把持稳固,不能滑动。
(2)旋转进针时不应用力过猛,最好于上唇部以左或右手拇指及示指捏持穿刺针柄作为支点,以免针突然刺入窦内而损伤对侧壁黏膜。
(3)针刺入窦内后,必须用注射器先抽吸,若抽出多量血液,应将穿刺针拔出少许,明确空针在窦腔内方可冲洗。
(4)冲洗时不宜先注入空气,冲洗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发生气栓。
(5)冲洗后仔细止血,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患者面色及表情,若有面色苍白及休克征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救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