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胞角蛋白

细胞角蛋白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胞角蛋白起源于上皮细胞,是上皮细胞和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中间丝的组成成分。细胞角蛋白为不可溶性,而其片段经蛋白酶水解后成为可溶性,所以血清或血浆中只能测到其片段。细胞角蛋白侧重鳞状上皮、腺上皮来源以及含双向分化的肿瘤,如滑膜肉瘤。

细胞角蛋白(cytokaratin,CKs)起源上皮细胞,是上皮细胞和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中间丝的组成成分。CKs是上皮分化的最可靠的TM,对上皮组织的定性具有独特的价值。而血液、淋巴结和骨髓组织属于结缔组织,CKs在这些组织中不表达。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内的骨架结构都是由微丝、微管及中间纤维组成,CKs就是中间纤维部分。CKs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已知的细胞角蛋白有20种,可分为两型:9~20为Ⅰ型细胞角蛋白,分子量为40~56kDa,属于酸性蛋白;1~8为Ⅱ型细胞角蛋白,分子量为53~68kDa,属中性至碱性角蛋白。细胞从正常转变为恶性,其细胞角蛋白的形式无变化,但由于恶性细胞的增殖,细胞角蛋白量增加,体现在检测值的升高,其中细胞角蛋白片段8、18、19在癌细胞中含量明显上升,并被释放到血液、尿液和囊肿液中。这些释放可能是通过不同的机制,估计其中之一是细胞分解后发生的。细胞角蛋白为不可溶性,而其片段经蛋白酶水解后成为可溶性,所以血清或血浆中只能测到其片段。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肿瘤相关角蛋白的抗原,分别为细胞角蛋白质19片段(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及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侧重鳞状上皮、腺上皮来源以及含双向分化的肿瘤,如滑膜肉瘤。

上皮性标志物除了细胞角蛋白外,还有上皮性膜抗原(EMA)及癌胚抗原(CEA)。它们常用于区分上皮性肿瘤与间叶性肿瘤。在以下情况时应注意其特殊性:①间皮、肾小管及肾小囊壁层上皮(属中胚层起源)含有细胞角蛋白而不含有波形蛋白;眼晶状体属外胚层起源,却含有波形蛋白而不表达角蛋白;②一般有上皮及间叶双相分化的肿瘤均有上皮性标志物及波形蛋白的共同表达,如间皮瘤、滑膜肉瘤及上皮样肉瘤等;③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恶性(肾外)骨骼肌样瘤、脊索瘤、软骨脂肪瘤、上皮样血管瘤、平滑肌瘤、肌纤维母细胞瘤及一些小细胞骨肉瘤中也可表达细胞角蛋白;④梭形细胞癌约有半数可以不表达上皮性标志物。

在2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角蛋白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大价值,Cyfra 21-1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有价值的血清TM,尤其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Cyfra 21-1也可用于监测骨骼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程,特别是对预测膀胱癌的复发具有较大价值。若肿瘤治疗效果好,Cyfra 21-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Cyfra 21-1值的变化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Cyfra 21-1在肺癌与良性肺部疾病的鉴别中特异性较好。

Cyfra 21-1在肺癌的血清浓度阈值为2.2μg/L,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7.7%、91.9%和64.9%。从组织学角度看,鳞癌的敏感性(76.5%)较腺癌(47.8%)为高,也高于SCC对两者的诊断率。Cyfra 21-1与CEA联合应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符合率已可达到78%,所以也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TM。Cyfra 21-1不能作为SCLC与NSCLC的鉴别,应与临床及放射线诊断结合评价,可较准确地推测肿瘤的扩展情况,作为制定治疗策略、检查疗效及监察复发的参考。血清Cyfra21-1检测对乳腺癌特异性高,但对乳腺癌术前诊断价值不大,对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监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参考值:3.3μg/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