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康复医学理论与康复原则

传统康复医学理论与康复原则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康复医学理论,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整体观、形神一体观、阴阳五行说、脏腑经络说和辨证观等几个方面。形神一体观念,是中医康复学整体康复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形体、精神康复为主导思想。情志康复,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为立论根据,主张“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在传统理疗康复中,则“蒸熨辟冷暖,洗生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一、传统康复医学理论

传统康复医学理论,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整体观、形神一体观、阴阳五行说、脏腑经络说和辨证观等几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康复理论的核心,其基本观点包括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三个方面。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在长期的衍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在能动地适应着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就是人体与自然界、与社会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即整体观。人体由若干组织器官构成,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五脏、六腑、五体、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

整体观念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把局部病变看作是整体功能失调的集中表现,而任何局部病变又会影响整体功能。因此,在治疗上,治疗局部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充分考虑机体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将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一基本观点,贯穿到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的阐述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中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必然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与制约。四时寒暑更替、昼夜晨昏变化、不同地理环境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人类在长期的衍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应自然的能力,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就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又称为“天人相应”。人不仅是自然万物之一种,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一员。人离不开社会,人体生理病理也都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职业、人际关系、个人爱好等等。人类如能适应各种环境及其变化,就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换,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了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重视社会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可见,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也是中医康复理论的核心。整体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与社会统一的观点,亦称人类社会一体观。

(二)形神一体观念

形神一体观念,是中医康复学整体康复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形体、精神康复为主导思想。这一观点,包括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病理上相互影响两方面内容。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的精神活动产生于五脏,并主于五脏,而精神活动对形体也具有反作用,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敷布,必须受神的主宰,即所谓的“神能御其形”(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因此,形与神两者,相互依附,不可分离。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形与神俱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形神一体,形损者必伤神,所谓“内形伤则神气为之消靡”。神伤者亦必导致形损,故在康复治疗中,或调神以治形,或治形以养神,以形神一体为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之间的辨证关系,做到形神共养。

(三)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学说 阴阳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主要用以标明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说明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一个物质性的整体,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是阴阳学说用于康复的立论基础。其在中医康复学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生理观:《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阴阳双方对立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在不断地消长变化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就会终止,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阴阳病理观:阴阳协调平衡,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若阴阳失调则导致各种病证。基本病理变化有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等几个方面。阴阳偏盛,是阴或阳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出现的绝对盛实的病理状态,阳盛者表现为热,阴盛者表现为寒。阴阳偏衰,是由于阴或阳的不足而致对方出现相对亢盛的病理状态,阴虚阳亢则热,阳虚阴盛则寒。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损伤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到相对的另一方,出现阴阳俱损的病理状态。先有阴损然后影响到阳称为阴损及阳,先有阳损然后影响到阴称为阳损及阴。这种运用阴阳理论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观点,即中医康复学的阴阳生理观、病理观。

(3)阴阳诊疗康复观:证有阴阳,脉亦有阴阳。《内经》提倡“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脉之阴阳,以部位言则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以至数言,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动态言,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色之阴阳,色泽鲜明者为阳,色泽晦暗者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使其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是中医康复治疗的基本观点,适应于各种治疗方法。如针灸康复,《灵枢·根结》出:“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可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食疗康复,饮以养阳,食以治阴,治养结合。药物康复,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据证之阴阳,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不足者补之,用滋阴补阳;有余者泻之,用泻热祛寒。情志康复,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为立论根据,主张“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在传统理疗康复中,则“蒸熨辟冷暖,洗生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总之,各种传统体疗以及康复训练等方法,皆以阴阳立论。“和于阴阳,调于四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使患者体内阴阳气机升降通过自我调节,使之自和,归于平衡,恢复正常状态。

2.五行学说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通过五行的归类推演和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将人体与自然界各系统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维持五行间的协调平衡。如果其中的任何一行出现太过或不及,即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五行学说指导康复,旨在从整体观出发,根据五行归类推演方法,利用生克乘侮规律,重新调整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达到康复的目的。

(1)五行生理观:五行学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和生克规律说明脏腑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五行的特性,《尚书·洪范》指出:“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属木;心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运行,温暖机体,充养神明的功能,故属火;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化生之源,故属土;肺主气,以肃降为顺,故属金;肾主水,藏精,故属水。五脏的功能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五行归属分别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则阐明了脏与脏、脏与腑、脏腑与肢窍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例如肝属木,心属火,肝藏血以济心。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等是脏与脏之间的促进资生关系。脾属土,肾属水,脾土克制肾水则又是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2)五行病理观:五行病理观在于运用五行理论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其中包括按相生规律的传变和相克规律的传变两个方面:①相生规律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指疾病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当肾病影响到肝时,称“水不涵木”,即是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②相克规律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为克之太过,一是由于一方的力量太强,被克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另一种是由于被克一方本身虚弱,不能任受对方的克伐。如以木与土的关系而言,若因木行太强为木乘土,而土行虚弱则为土虚木乘。相侮又称反克,即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一是由于一方太盛,不仅不受克己一方的制约,而且对克己一方进行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的虚弱,丧失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一方的制约,如木火刑金即属于此。

(3)五行康复防治观:运用五行理论在康复预防方面,主要是既病防变。这是针对康复医学所研究对象的特点而言,因为康复病人主要在于病后防残。如《难经·七十七难》提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预防思想,即是以五行相克关系中的“木乘土”立论。根据肝主筋,脾主肌肉,防止肢残筋痿,采用五味饮食康复治疗,当先实脾以充筋肉,防止残势蔓延所致之筋痿肉脱,大骨枯槁。运用五行理论进行康复治疗,应用范围较广,有针灸、药物,以及指导情志疗法和音乐疗法等各个方面。在药物、针灸方面有扶土抑木、培土生金、滋水涵木、壮水制火、益火补土等。

在情志治疗方面,主要根据五脏、五志的五行属性,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原则,利用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治疗,即张子和所说:以《内经》有治法。但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在音乐疗法中,首先将五音(角徵宫商羽)配五行,即肝木在音为角,心火在音为徵,脾土在音为宫,肺金在音为商,肾水在音为羽,通过演奏,使五音与人气相接,以感动于心,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调节情志,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四)脏腑经络理论

1.脏腑理论 中医脏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三部分,是以古代解剖学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结合古代哲学理论阴阳五行说、精气说等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是中医康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种观点以五行的归类推演为思想基础,结合阴阳学说和形神一体观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络途径,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联系。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纳水谷和传化糟粕。奇恒之府,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但在功能上又皆以贮藏精气为主。

在脏腑之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功能为主血脉和主神志。主血脉,指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与血脉组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血液循环系统。神志包含广狭二义,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表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要指狭义之神,但亦与广义之神有关,且以心所主之血为物质基础,血亏则神衰,血亡则神去。心与小肠相表里,通过经络相互络属,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心火上炎,既可见口舌生疮等心之外窍的病变,又可见小便短赤。疼痛等所谓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调的各种病证。

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为藏精、主生殖、主人体的生长发育及主水、主纳气。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受之父母,与生俱来,又称为生殖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故又称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皆藏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精化生肾气,是肾的主要功能表现,又称元气,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其中肾阴是肾气之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部分,又称元阴,是人体阴气的根本。肾阳是肾气之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部分,又称为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肾气之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殖能力及生长发育,故又称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指肾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之贮存和排泄尿液,皆赖于肾阳之温煦蒸腾气化,故当肾阳不足时,既可见膀胱之贮尿异常,也可见膀胱之排尿异常,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各种病变。主纳气,反映了肾对肺之呼吸的摄纳作用,使吸气能够深入,当肾气亏虚不能摄纳,即可表现为呼吸表浅、气喘等,称肾不纳气。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统血。其中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前者指脾是饮食中营养物质吸收、输布的主要器官,是人出生之后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故称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后者指脾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升清,一方面指脾能将胃所受纳之水谷中的精微部分上输到肺,经肺散布到全身各部。另一方面指脾的功能正常与否还直接影响人体某些脏器能否维持在相对恒定的位置,如脾不升清,可见某些脏器位置的下移,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主治理调节,是人体呼吸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脾上输之水谷精微散发到全身,将体内浊气呼出体外,并能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阖,以维持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肃降作用,一则能将自然界之清气吸入体内,二则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使气体交换得以正常进行。水道,即水液运行的道路。水道的通畅与否与肺之功能有直接关系,肺气失宣,功能异常,则水道闭塞,水液代谢紊乱,见水肿、痰饮等病证。所谓治理调节,是肺功能的综合体现,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①调节呼吸运动,以维持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②辅助心血的运行;③治理调节水液代谢;④调节腠理的开合。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经络的络属关系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即可影响肺之呼吸,同样,肺失宣降,亦能影响大肠之传导。

肝其主要生理功能有主疏泄和主藏血两个方面。主疏泄:①调畅气机,指对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若疏泄功能失常,则影响气的运行,出现各种病变。②调畅情志,指肝对人体情志活动具有调畅作用。若肝失疏泄,或表现为急躁易怒,或表现为情志抑郁。③促进脾胃的运化及受纳腐熟。肝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两个方面。前者指肝对血液的贮藏作用,即《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故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后者指肝对血液运行具有调节作用,以适应人体各种不同的生理需要。例如人体在不同生理情况下,各组织器官需血量不同,而肝具有重新分配血液的功能,且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肝与胆相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将二者在生理上联系在一起,如胆汁的分泌、贮藏、排泄,均赖于肝的疏泄作用。

2.经络理论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理论,主要研究了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中医康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脏腑理论等结合起来,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效地指导中医康复治疗。经络理论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经脉、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是其主要内容。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十二经脉之间,按其阴阳气血之多少配合形成了六对表里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阳为表里。因为任何一经都属于一脏(或腑),而与其相表里的另一腑(或脏)相联络,所以又在十二经之间形成了阴经属脏络腑和阳经属腑络脏的络属关系。如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分布、流注都有一定的规律。在循行方面,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即阴经在内,阳经在外,阳明、太阴在前,太阳、少阴在后,少阳、厥阴在中。其走向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胸腹,交手三阴经。流注次序为十二经脉从手太阴肺经始,依次下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构成了十二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经脉循环系统。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四肢三阴经分布在内侧面,三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额,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太阳经行于后(背)、少阳经行于侧,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这八条经脉之所以称为奇经,是因为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如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然后分别沿不同部位向上或向下循行。由于这三条经脉皆起于同一部位,被称为“一源三歧”。

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康复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通过经络连接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的联络沟通,主要有:①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②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③脏腑之间;④经脉与经脉之间。

(2)通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人体各组织器官,均赖气血之濡养,而气血通达全身,也必须以经脉为通路。

(3)调节机体平衡:在针灸临床上,运用经络理论进行治疗,“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灵枢·刺节真邪论》,使“阴阳平复”。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可对各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即原来亢奋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

经络理论在中医康复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阐释病理变化:经络不仅是脏腑之间相互联系和气血运行的通路,也是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又常见两胁、少腹胀痛,是经络传导的反映。②指导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的脏腑,临床上可根据病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和与脏腑的联系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等。另外,在临床上还发现,某些疾病在经络循行部位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肺脏疾患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在中府穴有压痛;肠痈患者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

在康复治疗中,针灸、按摩、药物、贴穴等方法,都是在经络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例如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经络学说来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之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定,此即所谓的“循经取穴”。

(五)辨证康复治疗观

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与症状不同,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人体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等影响下的综合反映。

中医康复学,以辨证为指导,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辨证是进行治疗的前提,首先着眼于证的分辨,通过观察,分析病人的病证反映(症状和体征),探寻致病因素,然后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最后在辨证的基础上因证进行康复治疗。

在中医康复诊治过程中,辨证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因人、因时、因地辨证 疾病的种类和患者的情况复杂多样,同一种疾病,由于时间、区域、气候、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体质差异、年龄性别等,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即使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证也常常发生变化。所以,辨证要时时注意了解和掌握患者各个方面的情况,因人因地因时辨证,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

2.因人因地论治 因人而治,即所谓的因人辨证,施治有异。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同一疾病因人因地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处于不同的病理阶段,表现出了不同性质的证,治疗上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谓之同病异治。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时,也可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谓之异病同治。无论辨证还是论治,都应当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从相互联系中,注意疾病的阶段性,把握疾患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措施,以利于尽早或全面康复。

二、传统康复原则

康复原则是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康复大法。

(一)顺应和利用自然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而,能动地适应自然法则和运用自然法则以促进人体康复,是中医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对慢性病以阳虚为主,且多秋冬发病加重者,可借助春夏旺盛之阳以温养之,或于春夏季节用温药治之以助其阳气;对慢性病以阴虚为主,且多春夏发病或加重者,可借助秋冬旺盛之阴以滋助之;或于秋冬季节用凉润之品以滋阴液。预培阴阳,事半功倍,体现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康复思想。不仅如此,针灸、按摩、药物治疗等各种康复方法,也始终贯穿着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就针灸康复而言,四时季节,气候变化不同,针刺选穴各异。一日之内,也须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按时取穴,循时开合的方法。因此,因时制宜实际上也是能动地顺应自然时序的法则。

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阳光、空气、高山、海洋、河流、森林、花草、声音、颜色等,皆为人类生存所必需,它们每时每刻都与人类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合理利用自然,促进机体康复,即是基于人与自然统一的观点。中医康复学始终坚持了这一观点,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提出了“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识到了顺应自然以起居对康复治疗的辅助作用。《灵枢·邪客》更系统地阐述了自然界风雨、声音、雷电、高山、深谷等与人的相应关系,激发人们进一步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这些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后世的自然康复疗法。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以康复,与目前国际上倡导的回归大自然的思想是一致的。它符合时代的需要,显示出了古老而新颖的特色。

(二)形神共复 首宜康神

形与神相互为用,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体。形伤可引起神志失常,神志失常亦可损伤形体。因而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复形与康神之间的辨证关系。

中医康复学在形神一体观指导下,一般是“必先治神”,因为神为形之主,神散则形坏。而在某些情况下,又以复其形为当务之急,因为形乃神之宅,“伤形则神为之消”。如对神志异常的病人,一般应把精神康复放在首位。这不仅因为神不守而体不康,而且神志失常常可导致形体损伤。对形体病残者,一般应首重形体康复,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这是因为形体获得一定程度的康复,不但可减少由于职业、家庭以及外形美等引起的精神伤害,并可促进其所伴随的精神伤害的康复。但病残者适应社会的能力减退,当他们认为自己成为社会、家庭的负担时,其精神伤害常比形体伤残更为严重。此时不但应积极矫治伤残,帮助伤残者进行职业训练,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精神锻炼,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精神调摄,以避免因精神伤害加重病残。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疾病常因情志波动而使病情加重、恶化,乃至陷于不治的状态,故有“十剂之功,败于一怒”之说。而情绪稳定,乐观待病者,其病情常出现奇迹般的好转。总之,治神以保形,治形以养神,形神共复,首重康神,是中医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

(三)调整阴阳 以平为期

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平衡失调后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亦是康复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

阴阳失调,有的表现为阴或阳的偏盛,有的表现为阴或阳的偏衰。对于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热盛者,“治热以寒”,泻其阳热;阴寒盛者,“治寒以热”,散其阴寒。对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均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治应滋阴以制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因阳虚不能制阴而阴寒偏盛者,治应补阳以制阴,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应当指出,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阴阳偏衰亦可互损,因此在治疗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

(四)扶正固本 综合调治

扶正固本是中医康复治疗的又一原则。正,即正气,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本,在此指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元气,固本,即培补元气。扶正固本,即强调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以扶助正气、恢复元气为首要任务。中医康复治疗的对象主要是伤残者、某些慢性病和老年病,正气亏虚为其共同的病理特性,治疗时可采用药物、饮食、阳光、空气、泉水等补其不足,促进机体康复。

综合调治指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把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疾病的不同原因、不同层次、不同属性,进行全面治疗,使“各得其所宜”。设计综合调治的康复方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标本结合 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疾病过程中某些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以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在选择具体康复方法时,既要治其标,解除病人的痛苦症状,又要治其本,消除病因。如此标本兼治,相辅相成。但应注意治标只是权宜之计,治本才是根本之图。故在设计康复方案时,应将治本作为主导思想。

2.动静结合 神欲静而体欲动,对于神情异常的病人,在安神的同时,配以体育、气功、动形以达安神之目的。对形体病残者,用适宜的体育疗法以动其形,使气血流通,同时又要注意精神调摄,动静结合,以利康复。

3.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用食疗、药物以内治,用自然疗法等外治,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4.医疗与自疗相结合 医疗,指医生施行的康复方法,如用针灸、药物、按摩疗法等。自疗,指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摄,如精神调养、气功锻炼、体育疗法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等。有的康复方法可由开始的医疗逐渐转为自疗,如某些按摩、针灸方法也可逐渐由病人自我实施。只有把医疗与自疗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医生与病人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医生与病残者协调配合,才能把康复治疗按计划持久地进行下去,使病残者恢复到最佳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