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节异常出血

第三节异常出血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小板计数正常,是此类患者与DIC的区别。1.结合临床情况判断病因 浆膜腔出血多为止血缺陷所致;前列腺癌患者全身渗血,可能是纤溶亢进引起;获得性凝血缺陷导致的异常出血,很少出血迅猛等。1.手术相关问题 当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凝血障碍或异常出血时,术前应补充凝血因子,应用促凝血药。麻醉手术中发生异常出血时,可输注<24h的新鲜血或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等以补充凝血因子。

围手术期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创面广泛渗血不止,称为异常出血。

【分类】

1.自发性出血。

2.创面渗血。

【原因】

围手术期异常出血的原因较多,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患者本身的因素

(1)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减少、增多或功能缺陷(本章第六节)。

(2)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见于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A型血友病、B型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大多数凝血因子缺乏为后天性。

(3)肝损害: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Ⅺ、Ⅻ及凝血酶原均在肝内合成,肝功能异常可导致这些凝血因子生成障碍,特别是抗凝血酶Ⅲ及PT延长减少。

(4)休克或严重创伤:有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危险性,或因纤溶亢进而致创面广泛渗血不止。

2.麻醉因素的影响 长时间乙醚、氟烷、甲氧氟烷及三氯乙烯麻醉,均可增加纤溶活性。各种原因所致的缺氧、酸中毒,使血管扩张、微循环淤血而增加创面渗血。

3.输血补液相关的异常出血 溶血反应或大量输注库存血、血温低、含枸橼酸过多而导致血钙缺乏,或输注大量血浆扩容剂使血液过度稀释影响凝血机制而发生出血倾向。

4.手术因素的影响

(1)DIC:外科手术是重要的诱因之一(本章第五节)。

(2)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见于严重创伤和外科手术,尤多见于胸腔、胰腺、子宫、卵巢和前列腺手术等。大量组织激活因子进入血循环,激活纤维蛋白酶而发生纤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其血液学中最明显的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计数正常,是此类患者与DIC的区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血小板减少、肝病史,或为休克与严重创伤患者。

2.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可见出血性瘀点或瘀斑,也可为组织损伤后渗血不止。

3.辅助检查

(1)出血性疾病的筛选试验:①BT延长者,提示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有缺陷,但血友病患者的BT正常;②血小板计数<50× 109/L,应考虑大量输血或合并DIC所致;③PT异常,可提示DIC、纤溶亢进、肝功能异常或应用抗凝药。

(2)筛选试验:①APTT检测,对术前未能诊断的血友病有筛选价值;②凝血酶时间(TT)延长,提示肝素化过量、DIC或纤溶亢进;③纤维蛋白原测定。

(3)DIC的实验室检查(本章第五节)。

【鉴别诊断】

1.结合临床情况判断病因 浆膜腔出血多为止血缺陷所致;前列腺癌患者全身渗血,可能是纤溶亢进引起;获得性凝血缺陷导致的异常出血,很少出血迅猛等。

2.不同病因的出血特点 见表24-3。

表24-3 不同病因出血性疾病的出血特点

【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对症处理】

创面渗血时,可行局部压迫或纱布填塞。

【手术与麻醉】

1.手术相关问题 当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凝血障碍或异常出血时,术前应补充凝血因子,应用促凝血药。阻塞性黄疸患者所致的凝血障碍,肌内注射维生素K110mg,3h即起效。若每日给予10~20mg,3d后则使PT恢复正常。

2.麻醉考虑 适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硬膜外间隙阻滞应慎用或不用。全麻插管时应防止损伤气管黏膜,选用低压套囊导管而避免经鼻插管。麻醉管理上需注意以下事项。

(1)慎重选用麻醉药:避免使用加重出血的药物,如氯胺酮等。

(2)加强呼吸管理:避免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

(3)输血:凝血障碍患者,原则上采用等量输血或成分输血且输注<48h的新鲜血。术中保持血细胞比容30%或血红蛋白≥100g/L为宜。麻醉手术中发生异常出血时,可输注<24h的新鲜血或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如系纤溶亢进,则可输注纤维蛋白原、抗纤溶药物并配合大剂量激素输入。

(4)过量肝素化所致出血者,可用鱼精蛋白对抗。

(5)血友病(本章第二节)。

(6)DIC(本章第五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