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十二节急性肾衰竭

第十二节急性肾衰竭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大部分肾单位丧失功能,则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或称急性肾衰竭。据统计,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ARF的发生率为2%~5%,ICU中发生率约20%。此为围手术期的致命性并发症,虽为可逆性病变,但其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2.肾性ARF 是指肾脏本身病变所致,分五类。①急性肾小管坏死;②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疾病;③急性间质性肾炎;④急性肾实质坏死;⑤肾血管病变。然而,尽管积极治疗,仍有部分病例转为慢性肾衰竭。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叫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约有10×105~150×105个肾单位。肾脏具有很大的代偿能力,正常情况下只有1/5肾单位进行工作。切除一侧肾脏并切除对侧肾脏一半(约占肾总量75%),仍可保持正常肾功能。若大部分肾单位(>75%)丧失功能,则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或称急性肾衰竭(ARF)。所谓ARF是指肾功能急骤降低,水和电解质出入量不能保持平衡,蛋白质分解后的氮质产物在体内蓄积而致尿毒症。据统计,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ARF的发生率为2%~5%,ICU中发生率约20%。此为围手术期的致命性并发症,虽为可逆性病变,但其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

【分类】

1.按其发生部位分类 ①肾前性ARF;②肾性ARF;③肾后性ARF。

2.按其尿量分类 ①少尿型ARF;②非少尿型ARF。

3.按病理损害分类 ①功能性ARF为肾血管痉挛所致,其肾血流减少或肾小球滤过压降低;②器质性ARF,主要为肾小管坏死所致。

【原因】

1.肾前性ARF

(1)急性血容量不足:①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②大出血,因休克和(或)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脏严重灌注不足及GFR下降,甚至发生肾小管变性及坏死;③皮肤大量失液,见于中暑及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血容量;④第三间隙失液,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大量液体进入第三间隙引起严重血容量不足而致ARF;⑤过度利尿,可引起失水及电解质丢失。

(2)心血管疾病: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而致肾灌注不足,常见于如下情况。①充血性心力衰竭;②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③心脏压塞,此时体循环淤血,严重影响心排血量;④大面积肺梗死;⑤严重心律失常。

(3)末梢血管扩张或感染中毒:此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见于血压降低过快、过剧或感染性休克。

(4)肾血管阻力增加:见于大手术后、血管收缩药的应用及肝肾综合征,或为前列腺素抑制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的应用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所致。

(5)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6)低血压: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压(收缩压<70mmHg或MAP<50mmHg),均使肾血流减少。

2.肾性ARF 是指肾脏本身病变所致,分五类。①急性肾小管坏死;②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疾病;③急性间质性肾炎;④急性肾实质坏死;⑤肾血管病变。

(1)急性肾小管坏死:此为重症ARF的最常见原因(约85%),其易感因素有高龄、创伤、低血压、脓毒症及原有肾病变。常见原因包括如下情况。①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围手术期ARF的最常见原因(占50%);②毒素所致者约占35%,毒性物质包括肾毒性抗生素(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和头孢噻啶等)、肌球蛋白(挤压伤或烧伤)、血红蛋白(溶血)、血管内造影剂(各种含碘造影剂)和顺铂以及环孢素A与大剂量甘露醇等。ARF晚期往往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晚期死亡的常见原因。

(2)肾小球疾病:此病所致ARF约占5%,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肾出血、肾炎综合征、血清病等。

(3)急性间质性肾炎:是引起肾间质损害的疾病(约占ARF的10%),发热、红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尿可提示本病。其常见病因为对磺胺类药、非甾体抗炎药或青霉素等的高敏反应,也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所致。

3.肾后性ARF 因下尿路(排尿器官)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所致。

(1)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而对侧反射性痉挛。

(2)尿道梗阻: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

(3)膀胱颈梗阻:见于结石、肿瘤或血块堵塞。

(4)前列腺增生肥大和癌症。

(5)膀胱肿瘤或膀胱内有较大的积血块等。

(6)妇科疾患: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7)其他:神经源性膀胱、严重低血钾及神经节阻滞药等均可引起排尿障碍,进而发生ARF。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肾损害的相关病史,应了解以下内容。①挤压伤、烧伤、大出血及当时情况;②严重感染史,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热、中毒性菌痢、休克型肺炎等;③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史及各种休克史;④水肿、高血压、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或尿液不畅等,是否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或尿路梗阻史;⑤毒性物质接触史、服药史,补液、输血情况并估计液体丢失量;⑥心血管病史。

通常,询问病史即可确定病因进而诊断疾病,并可确定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ARF。

2.临床表现 依其临床表现和病程,分为3期。

(1)少尿或无尿期:①少尿(尿量<400ml/d)或无尿(<100ml/d),持续数小时或1~2周;②氮质血症,无并发症且治疗正确者每日血BUN上升约3.6~7.1mmol/L(10~20mg/dl),血Cr每日上升44.2~88.4μmol/L(0.5~1.0mg/dl)。高分解状态(创伤、感染),每日BUN可上升7.1~35.4mmol/L(20~100mg/dl),血Cr每日升高176.8μmol/L(2mg/dl);③心力衰竭与急性肺水肿;④高血压;⑤代谢性酸中毒;⑥电解质失衡,如高钾血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镁和高磷血症,以及低Na、低CL-和低Ca2+;⑦水肿;⑧贫血与出血倾向。

(2)多尿期:尿量进行性增加约持续1~3周,但仍有氮质血症。

(3)恢复期:从发病至恢复期约5周左右,若每小时尿量50ml且比重>1.015,表明肾功能恢复满意。若肾功能完全恢复,常需6~12个月。然而,尽管积极治疗,仍有部分病例转为慢性肾衰竭(本章第十三节)。

3.辅助检查 既可确立诊断又可推断病因,并对ARF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

(1)尿液检查:①尿量与尿比重,ARF尿量每日<400ml或每小时<17ml;若完全无尿,则表明肾皮质坏死或双侧尿路梗阻;②尿沉渣检查,包括蛋白定性、尿中细胞情况及各种管型,尿糖定性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少尿且比重≤1.018为可疑,<1.014基本可以诊断,1.010~1.012可肯定ARF诊断。

(2)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可判断贫血程度、感染程度和血浓缩情况等。生化表现为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BUN及Cr升高,而肌酐清除率(Ccr)降低。电解质失衡表现为高血钾(致死原因之一)、低血钠(常为稀释性低钠血症)、低血钙与高血磷。

(3)尿Na测定:ARF时,尿Na排出>30~40mmol/L(功能性少尿时,尿Na排出<20mmol/L),表明肾小管回收Na障碍。

(4)尿渗透浓度测定:正常人尿渗透浓度>550mmol/L,ARF则显著降低。

(5)肾衰竭指数(RFI)测定:RFI=尿钠(mmol/L)×血肌肝(μmol/L)/尿肌酐(μmol/L),肾衰竭患者其值>1。

4.诊断标准

(1)具有引发ARF的病因;

(2)除去病因后,尿量仍不增加;

(3)血Cr每天在44.3~88.2μmol/L以上;

(4)尿比重低(<1.014)且尿Na>40mmol/L。

【鉴别诊断】

1.ARF与脱水的鉴别 脱水引起少尿一般有脱水史,尿少比重高(>1.030),尿渗透浓度>550mmol/L,尿Na<15mmol/L。尿肌酐/血肌酐>40∶1,尿尿素氮/血尿素氮>20∶1。ARF与脱水鉴别(表22-1)发生困难时可用以下方法。

(1)补液试验:成年人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500ml,30min内滴完。每小时尿量>40ml,提示脱水。

(2)甘露醇试验:20%甘露醇2.5~5ml/kg,15min内滴完且观察2h。每小时尿量<40ml提示ARF,>40ml为血容量不足。第一次输甘露醇后无尿可再输入125ml,仍无尿则按ARF处理。反复大量应用甘露醇可加重肾脏损害,且易引起肺水肿。

(3)尿渗透浓度测定:脱水时尿渗透浓度升高,一般>750mmol/L。

2.ARF与尿潴留的鉴别 尿潴留有下尿路梗阻史,于下腹耻骨联合上可触到胀大的膀胱,插导尿管则有尿液引出。值得注意的是,尿潴留长期(5d)得不到解决也可致ARF。

3.肾衰竭部位的鉴别 肾前性、肾内性、肾后性ARF的鉴别,主要依靠病史、查体并结合实验室检查,一般均能区分(表22-3)。

表22-3 急性肾衰的鉴别诊断

FENa.钠排泄分数=(尿Na/血Na)÷(尿肌酐/血肌酐)

【病因治疗】

积极防治休克、低血压、低血容量与肾血管痉挛及堵塞,改善肾脏灌注是防治ARF的基本措施。心力衰竭所致者支持心功能,感染所致者加强抗感染,下尿路阻塞者予以疏通。

【对症处理】

治疗目的在于缩短ARF的持续时间,并提供恢复肾功能的机会。其原则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使其安全度过危险期(1~2周)。

1.控制液体输入 应以“量出为入”为原则,每日液体量维持在600m1(不显性失水-内生水)+前日排出量(包括尿、大便、呕吐、伤口渗出及引流量)。发热者体温每升高1℃,每小时应增加0.1ml/kg。体重每日减少0.5~1kg且CVP6~10cmH2O,血Na为140~145mmol/L为补液适量。若体重不减或增加,血Na<140mmol/L、CVP>12cmH20,则为液体摄入过多而易发生水中毒及心力衰竭。

2.利尿药 在少尿早期(<24h)应用利尿药旨在减轻肾衰竭的严重程度并缩短恢复期,联合应用甘露醇可将少尿型尽快转为非少尿型肾衰竭。

(1)甘露醇:首量25g快速滴入,2h后尿量>50ml/h则每6~8h再给1次,维持尿量2~4L/d。应注意,充血性心力衰竭禁用。

(2)呋塞米:40~80mg,静脉注射,3/d,总量可达3g/d以上。也可将200~4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滴注,其速度<5~6mg/min不会发生听觉障碍。此药可缩短少尿期,若与甘露醇并用其效果更好。通常将其加入20%甘露醇中(含呋塞米2mg/ml)持续滴注,始量为10mg/h。

(3)肾血管扩张药:适用肾血管痉挛者,常用以下三种。①酚苄明0.5~1.0mg/kg加于5%葡萄糖溶液250ml内,于1~2h内滴注完毕;②酚妥拉明20~40mg加于5%葡萄糖溶液250ml内,以0.1~0.3mg/min滴注;③多巴胺1~4μg/(kg·min)静脉滴注可扩张肾小动脉,改善肾血流而增加GFR和尿量,此剂量并无正性肌力作用。

3.纠正酸碱与离子失衡

(1)代谢性酸中毒:pH<7.10或<15mmol/L方予纠正,可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1~2m1/kg。

(2)高钾血症:应用碱性药物、钙剂(拮抗钾的心肌毒性),或应用葡萄糖(糖4g加胰岛素1U)静脉滴注,以促进糖原合成并使钾进入细胞内。若上述治疗无效,应尽早行血液透析。

(3)低钠血症:多数患者由于液体输入过多所致,血Na≥120mmol/L可不予补钠处理,限制液体输入是预防低钠血症的有效措施。若Na<120mmol/L应酌情补4%~5%NaCl溶液。其补Na量(mmol)=总水量[体重(kg)×0.6]×缺Na量[120-血Na实测值(mmol/L)]。

(4)低钙血症:补K后若出现手足抽搦,应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

4.控制感染 患者应隔离以预防感染。若有感染应行细菌培养,并依据细菌种类及其敏感药物使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红霉素及新生霉素。肾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等,肾衰竭时其半衰期延长,剂量应适当减少或不用。脓肿者应即时切开引流,且尽早拔出尿管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5.饮食与营养 每日应供给1 500kcal(1kcal=4.184J)左右的热量以减少患者内源性蛋白质分解,使尿素保持在最低水平。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增加7%,所需热量则应增加至2 000kcal左右。为减少蛋白质分解,一般每天给50%葡萄糖溶液500~700m1。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5g/(kg· d)。可按内生Ccr计算内生性Cr,内生Ccr为10~40ml/min者给予蛋白质40g/d。内生Ccr为5~10m1/min时,给予蛋白质25g/d。同时,使用苯丙酸诺龙(50mg,隔日肌注1次),使细胞内Cl-和K延迟外移,并促进蛋白质合成。

6.透析疗法 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两种,前者技术简单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也无肝素化出血危险。血液透析效率高,毒素清除快。遇下列情况应行透析治疗。①ARF少尿>4d或无尿>2d;②已有明显尿毒症症状;③已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④血K>6.0mmol/L或上升较快;⑤严重酸中毒,pH<7.1、

<15mmol/L;⑥血Cr>500μmol/L,BUN>35.7mmol/L;⑦出现尿毒症脑病。

【手术与麻醉

ARF为尿路阻塞所致者,应手术予以解除。需透析治疗者,预先应做前臂动-静脉瘘。若并存其他外科疾病,非救命性手术均应推迟至恢复期实行。麻醉应考虑如下事宜。施行血液透析者多在前臂做臂动-静脉瘘,局麻下即可完成。若为其他急症手术,为挽救生命应尽快进行。视伤病性质、部位、手术种类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法。尽可能选用局部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大手术应选用椎管内麻醉或气管内全身麻醉,慎用或不用肾毒性药物(本章第二节)。预先放置CVP导管和尿管,准确记录失血量并严格控制入量。确保气道通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与低血压(避免在动静瘘肢体处束袖带测血压)。高血压也应治疗,维持MAP在80~120mmHg。纠正严重酸中毒(pH<7.1)和电解质失衡,有明显适应证者,应预先行血液透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