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神经元简单分型可以分为哪些

运动神经元简单分型可以分为哪些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杏仁体则主要参与内脏活动、情绪等的调节,属于边缘系统。1.多巴胺能神经元;2.胆碱能神经元;3.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4.纹状体;5.黑质致密部;6.黑质网状部基底神经节具有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功能。但基底神经节各部分究竟是如何调节躯体运动的,目前仍未阐明。病理学研究表明,该病患者的纹状体神经元有明显病变,新纹状体严重萎缩,其中的胆碱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减退。

基底神经节在解剖学上又称基底核,指包埋在大脑白质中的灰质团块,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和苍白球)和杏仁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其中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称新纹状体。由于丘脑底核、中脑的黑质和红核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纹状体联系密切,所以常合在一起讨论。苍白球是以上核团间纤维联系的中心,尾状核、壳核、丘脑底核、黑质均发出纤维投射到苍白球,而苍白球也发出纤维与丘脑底核、黑质相联系。杏仁体则主要参与内脏活动、情绪等的调节,属于边缘系统

图13-24 黑质-纹状体环路示意图

1.多巴胺能神经元;2.胆碱能神经元;3.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4.纹状体;5.黑质致密部;6.黑质网状部

基底神经节具有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它与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这点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但基底神经节各部分究竟是如何调节躯体运动的,目前仍未阐明。

在人类,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两大类,一类表现为肌紧张过强而随意运动过少,如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另一类表现为肌紧张减退,运动过多,如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和手足徐动症(athetosis)等。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性麻痹。主要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十分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如假面具状。此外,患者常伴有静止性震颤,以手部多见,其次是下肢与头部。震颤节律为每秒钟4~6次,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加,进行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

帕金森病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尚未完全明了。根据临床观察以及一些动物实验,目前认为主要是中脑黑质有病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对纹状体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减弱,从而导致后者的功能过强。因此,应用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治疗,则症状好转。另外,M受体阻滞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或安坦也用于治疗震颤麻痹。黑质和纹状体的关系如图13-24。

亨廷顿病,又称舞蹈病(chorea)。主要病变部位在纹状体。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和上肢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并伴有肌张力降低等。病理学研究表明,该病患者的纹状体神经元有明显病变,新纹状体严重萎缩,其中的胆碱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减退。但黑质-纹状体通路完好无损,脑内多巴胺含量也正常。用利血平消耗多巴胺类递质,使其对纹状体的抑制减弱,从而使黑质-纹状体两大递质系统维持新的平衡,可缓解本病的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