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年前,因带状疱疹而引起肋间神经痛,近因疼痛加重而前来诊治。

【歌诀】 

柴胡桂枝干姜汤,栝楼牡蛎黄芩草,

小便不利头汗出,清胆化饮功效好。

【方药】 柴胡半斤(24g),桂枝去皮,三两(9g),干姜二两(6g),栝楼根四两(12g),黄芩三两(9g),牡蛎熬,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功效】 清热调气,温化水饮。

【学用导读】 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一要重视服用方法,二要重视因病变证机而调整方药用量。

【中医辨证】

1.胆热水气证 胸胁满或疼痛,小便不利,口渴,或干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

2.用方思路 本方既是主治胆热水气证的基础方,又是治疗胆热阳郁证(往来寒热,或发热轻,恶寒重,头痛头晕,口渴,饮食不佳,口苦,咽干而噎,头汗出,舌红,苔黄,脉弦数)的基础方。

3.病变证机 少阳胆热内郁,水气肆虐,阳气郁滞,以致胆热水气的病理病证。

4.审证要点 胸胁胀痛、心烦、或头汗出、舌质偏红、苔薄、脉沉或紧。

5.随证加减用药 若气滞者,加枳实、香附,以行气导滞;若水气明显者,加茯苓、薏苡仁,以健脾渗湿;若心烦者,加知母、栀子,以清热除烦;若少气者,加人参、山药,以益气补虚。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炎,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其他疾病如疟疾神经衰弱、肺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

【医案助读】 洪某,女,55岁。在2年前,因带状疱疹而引起肋间神经痛,近因疼痛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肋间胀刺疼痛,痛则头汗出,心烦,口干欲饮水,手足不温,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弦。辨为胆热阳郁证。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24g,桂枝10g,干姜6g,天花粉12g,黄芩10g,牡蛎10g,炙甘草6g,白芍12g,赤芍12g,大黄5g,乳香10g,没药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疼痛减轻,大便通畅。续服前方30余剂,诸证悉除。

诊治提示:根据手足不温辨为阳郁不达而非阳虚,再根据大便干结辨为阳郁热蕴,又因头汗出辨为郁热上蒸,更因口干辨为胆热灼津,以此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胆通阳和阴,加白芍柔肝泻胆止痛,赤芍散瘀凉血止痛,大黄通下郁结,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建其功。

【方证研究】 少阳胆热逆乱经脉,则胸胁满或疼痛;水气内结,郁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胆热伤津,则口渴;胆热逆胃,则干呕;胆热熏蒸于上,则头汗出;少阳胆气乘势奋起抗邪,则往来寒热;胆热扰心,则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均为胆热水气之征。其治当清热调气,温化水饮。方中柴胡清胆热,调气机;黄芩清泄胆热;天花粉清热散水气,化饮利小便;牡蛎软坚散结;桂枝通达阳气,助阳化饮;干姜温化水饮;甘草益气和中,顾护脾胃。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增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促进多马胺(DA)神经功能兴奋、抑制5-HA神经、促进DA神经系统(SRT含纹状体5-HT神经系统)神经递质代谢、镇静、抑制自发运动及痉挛等作用。

【使用禁忌】 阴虚证、气虚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