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枝人参汤主治脾胃虚寒证,其病变证机虚与寒都比较明显,所以方中人参、白术、甘草补虚益气,桂枝、干姜温中散寒。6年前因脘腹疼痛反复发作,经胃镜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肠胃炎,近因脘腹疼痛加重而前来诊治。后经胃镜肠镜复查,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正常。方中桂枝人参汤益气温中祛寒,加附子温壮阳气散寒,苍术醒脾燥湿和中,厚朴行气下气,黄连兼清解郁热。

【歌诀】 

桂枝人参汤干姜,白术甘草合成方,

表里兼证能双解,脾胃虚寒最相当。

【方药】 桂枝别切,四两(12g),甘草炙,四两(12g),白术三两(9g),人参三两(9g),干姜三两(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功效】 温补中气,解肌散邪。

【学用导读】 桂枝人参汤方中桂枝既能解表,又能温里,如主治表里兼证则主要发挥解表作用,如主治里证则主要发挥温里散寒作用。桂枝人参汤主治脾胃虚寒证,其病变证机虚与寒都比较明显,所以方中人参、白术、甘草补虚益气,桂枝、干姜温中散寒。

【中医辨证】

1.太阳中风证与脾胃虚寒证相兼 发热,恶风寒,汗出,心下痞硬,或疼痛,或胀满,下利日增,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2.用方思路 本方既是主治太阳中风证与脾胃虚寒证相兼的基础方,又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并能治疗心胸阳虚证(胸闷,胸痛,气短,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3.病变证机 风寒乘虚侵袭太阳营卫,营卫受邪,脾胃虚弱,寒气内生,浊气壅滞,以致卫强营弱,脾胃虚寒。

4.审证要点 心下痞硬、下利、发热、恶风寒、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5.随证加减用药 若腹胀者,加厚朴、陈皮,以行气除胀;若腹中寒冷者,加附子、细辛,以温阳散寒;若呕吐者,加半夏、生姜,以降逆和胃;若大便溏者,加茯苓、山药,以健脾止泻。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慢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肠胃痉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慢性结肠炎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肠胃型感冒、过敏性鼻炎等。

【医案助读】 夏某,女,45岁。6年前因脘腹疼痛反复发作,经胃镜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肠胃炎,近因脘腹疼痛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口腔黏腻,咽喉不利,脘腹胀痛,食凉加剧,胸中烦闷,肠鸣腹泻,头晕头痛,肛门坠胀,气短乏力,口干不欲饮水,且易感冒,舌淡,苔薄腻略黄,脉沉弱。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12g,炙甘草12g,白术10g,红参10g,干姜10g,附子6g,苍术10g,厚朴10g,黄连6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诸证均有好转,续服前方30余剂,病证悉除。后经胃镜肠镜复查,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正常。

诊治提示:根据口腔黏腻辨为寒湿阻滞,再根据脘腹胀痛、食凉加剧辨为脾胃虚寒,又因肛门坠胀辨为中气下陷,再因苔薄腻略黄辨为寒证夹热。方中桂枝人参汤益气温中祛寒,加附子温壮阳气散寒,苍术醒脾燥湿和中,厚朴行气下气,黄连兼清解郁热。方药相互为用,温中散寒为主,兼清郁热。

【方证研究】 风寒侵袭营卫,营卫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卫气不能固护于外,则恶风寒;卫气虚弱而不能守营,则汗出;寒气凝结,浊气内结,则心下痞硬,或疼痛,或胀满;寒气充斥于下,则下利日增;寒气肆虐,胃气不降,则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均为阴寒肆虐之征。其治当温补中气,解肌散邪。方中桂枝解肌散寒,温中散寒,温阳益气;人参补益脾胃;干姜温阳散寒,醒脾和胃;白术健脾益气,生化气血;甘草益气化阳和阳。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过敏、抗炎等作用。

【使用禁忌】 脾胃湿热证、太阳伤寒证与脾胃湿热证相兼者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