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小板持续减少伴反复出血

血小板持续减少伴反复出血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病又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类型。诊断ITP必须强调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故要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注意有无感染史、药物史、毒物接触史及有无其他疾病的表现。急性型ITP用药至血小板数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时即可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不超过4~6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病又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类型。

【诊断依据】

1.病因 急性型ITP患儿发病前1~3周常有前驱性的急性病毒感染史,亦偶可见于新近预防接种后。

2.临床表现

(1)急性型:多见于2~8岁小儿,男女发病数无差异。起病急骤,以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常伴有鼻出血或齿龈出血。出血严重者可致贫血,偶发失血性休克。

(2)慢性型:病程超过6个月者为慢性,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多见。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急性型轻,主要为皮肤和黏膜出血,可为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出血,病程可呈发作与间歇缓解交替出现。反复发作者脾脏常轻度大。

3.辅助检查

(1)血象:急性ITP血小板,通常<20×109/L,慢性型血小板计数常在(30~80)×109/L。

(2)出血检查: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退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3)骨髓象: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表现为成熟障碍

(4)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PAC3)或特异性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5)血小板寿命缩短。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1.诊断 有出血倾向,尤其是以皮肤黏膜出血点为主者应首先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ITP必须强调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故要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注意有无感染史、药物史、毒物接触史及有无其他疾病的表现。

2.伴发疾病 ITP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发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Evans综合征时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与ITP同时发生。

3.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贫血多较重,外周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示增生低下,三系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以上特点可助于鉴别。

(2)白血病:有出血、血小板减少,但患者有与出血量不平衡的贫血,常有胸骨压痛及肝、脾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多增高,可见幼稚细胞,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白血病细胞占30%以上。

(3)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有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但以难治的贫血多见,可伴感染,肝、脾大。外周血显示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或二系细胞减少。骨髓象示增生活跃,三系或二系血细胞有显著的病态造血。

(4)过敏性紫癜:可有皮肤紫癜、多发性关节炎、腹痛、便血、血尿等,但与ITP不同的是本病表现为对称性的出血性斑丘疹,双下肢多见,血小板计数正常,可资鉴别。

(5)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减少:这是由于病毒血症引起血小板聚集和破坏,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所引起,呈一过性经过,可较快恢复。

(6)Evans综合征:是ITP伴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综合征,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临床上除有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出血症状外,尚有黄疸、贫血等征象,Coombs试验可阳性。

(7)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服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可疑药物史,停用该药后血小板可逐渐恢复,此二点可与ITP鉴别。

【治疗】

1.急性型

(1)一般治疗: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有或疑有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2)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出血严重者可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常用剂量为0.4g/kg,连用5d;或每次1.0g/kg,必要时次日可再用1次;或2.0g/kg,静脉滴注1d。

(4)血小板输注:血小板<10×109/L,有严重出血或有危及生命的出血需紧急处理时,可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

(5)红细胞输注:急性出血性贫血者可输注浓缩红细胞。

2.慢性型

(1)一般治疗:同急性型。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慢性型的首选药物。

(3)IVIG:用法用量同急性型。

(4)免疫抑制药: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严重病例可用联合化疗。

(5)脾切除:适用于病程超过1年,血小板持续<50×109/L(尤其<20×109/L),有较重出血症状者。

(6)输血小板及红细胞:同急性ITP。

(7)其他:尚可选用达那唑、大剂量维生素C及α-干扰素等。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急性ITP呈自限性经过,85%~90%患儿于发病后1~6个月内能自然痊愈。约有10%患儿转变为慢性。病死率约为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慢性ITP中也约有30%患儿于发病数年后自然缓解。

2.急性ITP虽大多可自然缓解,但病情严重的仍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争取短期内获得疗效。

3.对血小板经常波动在(80~100)×109/L而无出血者,可继续观察,不必治疗。

4.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重要药物,但疗程一般不宜过长。急性型ITP用药至血小板数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时即可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不超过4~6周。停药后如有复发,可再用泼尼松治疗。慢性型者用至出血减轻,血小板平稳上升至安全水平(>30×109/L)后,逐渐减量至能维持出血基本消失的最小剂量。

5.单独大剂量应用IVIG升血小板效果与激素相似,用IVIG可同时应用皮质激素。

6.ITP病人血循环中有大量的PAIgG,输入的血小板会很快被破坏,输注血小板的同时给予皮质激素和IVIG,可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提高疗效。

7.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长期应用激素、IVIG等治疗方法无效,或复发的难治性患者。

8.脾切除应严格掌握指征,手术宜在6岁以后进行。10岁以下发病的患儿,其5年内自然缓解机会较大,尽可能不做脾切除。骨髓巨核细胞数减少者也不宜做脾切除。术前PAIgG极度增高者,脾切除的疗效也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