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祛邪,因势利导

重视祛邪,因势利导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匮要略》在重视正气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祛邪。至于具体祛邪治法,如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金匮要略》十分强调因势利导的精神,重视明确病位、顺应病势,用恰当的方法,祛邪外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指出:“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可以说,《金匮要略》祛邪治法,处处体现着因势利导的精神。

《金匮要略》在重视正气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祛邪。至于具体祛邪治法,如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金匮要略》十分强调因势利导的精神,重视明确病位、顺应病势,用恰当的方法,祛邪外出。此可谓是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在中医治疗学方面的具体体现。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腠、病邪表浅,用发汗的方法,就近驱邪。①发汗解表,治疗风湿病、痉病,代表方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葛根汤、瓜蒌桂枝汤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似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又如治疗痉病,其由外感风寒湿所致,邪在太阳之表者,可治以汗法。“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②发汗散水,治疗痰饮病和水气病,代表方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处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发汗散水法,诸方皆用麻黄,盖因其既能解表散水泄热,又可宣发肺气,通利水道,有提壶揭盖之妙用。

“其高者,因而越之”。对于痰食、毒邪阻滞于胸脘之上,或正气有驱邪上出之机者,治宜因势利导,使之上越涌出,是为吐法。代表方有瓜蒂散、桔梗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指出:“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宿食在上,当吐之,宜瓜蒂散”。

“其下者,引而竭之”。治疗痰饮、水湿、宿食、燥结、瘀血等有形实邪结聚停蓄于里,病位偏下者,宜因势利导,给邪以去路,攻逐通利,引邪自前后二阴外达,此即攻下、利小便法。①利小便,要用于因排泄障碍而停积体内的痰饮、水气诸证。代表方有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假令瘦人,脐下悸者,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②攻下逐水,水饮深痼,轻药难化,非峻猛重剂不可除,宜攻下逐水,借阳明谷道予水饮以出路。代表方有甘遂半夏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③通腑去积,燥屎结滞在肠中,治当因势利导,通腑泻热夺实。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等。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亦大承气汤。”“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乃湿热内蕴,气机壅滞之候,治以茵陈蒿汤通腑行滞,泻热利湿退黄,药后“小便当利……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④攻下逐瘀,治疗肠痈或妇人下焦瘀血结聚。代表方有大黄牡丹皮汤、抵挡汤、下瘀血汤、大黄甘遂汤等。《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之,大黄牡丹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少腹痛,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可以说,《金匮要略》祛邪治法,处处体现着因势利导的精神。这种顺势治疗思路,强调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根据其病机转化规律,在顾护正气的思想指导下,以方便、快捷的方法祛邪外出,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