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医患沟通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医患沟通策略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跨文化沟通的知识,培养和训练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避免无谓的价值冲突、无效沟通或沟通误会,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是一种基本要求。这是跨文化沟通获得成功的前提。陈某,40岁左右男性,华裔。中学文化水平,已婚。结果陈某因得不到该医

加入WTO会给中国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对中国医疗界来说,竞争变得更残酷,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与世界不同的文化更亲密地接触,医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可能遇到跨文化沟通的问题。跨文化沟通知识的应用将会很广泛。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跨文化沟通的知识,培养和训练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努力实现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通过跨文化沟通,实现沟通各方对他方的文化予以足够的理解、承认和尊重,从而保证组织事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蓬勃发展。理论上说,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目标是实现文化认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实际沟通过程中,沟通各方对对方文化要有一种宽容的立场、积极的态度。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必须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保持积极沟通心态,从而实现文化认同。

1.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沟通中,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我们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前提。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避免无谓的价值冲突、无效沟通或沟通误会,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是一种基本要求。为此,应该做到:在沟通实施前,沟通双方至少应当了解各方面文化差异,并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而且了解得越多、越详细越好。在沟通过程中,针对较浅层面的文化符号差异,应尽可能地采取灵活的沟通措施;针对较为深层面的规范体系差异和认识体系差异所导致的沟通障碍,要能够准确地找出,并且尽可能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在沟通结束后,应尽力总结沟通的经验和教训,并且经过数次沟通后,从中探讨相关的沟通规律。

2.保持积极沟通心态 上述跨文化沟通的主观障碍,对文化的评价都不乏偏颇之处,原因在于沟通者都没有保持正确的沟通心态。沟通有三种心态,即“积极”、“退缩”、“侵略”。三种心态将会导致不同的沟通行为:积极心态在于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但又不侵犯对方文化;退缩心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冲突或取悦于他人,甚至以牺牲自己文化为代价;侵略心态则在于求胜,特别是通过牺牲其他文化而获取胜利。就沟通者自身所处的文化而言,退缩心态反映文化触角效应,侵略心态反映文化晕轮效应,两种心态都不利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积极的沟通心态。

3.在沟通中求同存异 暂时搁置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别,积极寻求两种文化的共同点并相互适应。当然,要做到文化上求同存异,沟通双方文化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不是采取盛气凌人的姿态;在思维上要打破跨文化沟通中的思维定势,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在跨文化沟通中要努力适应对方文化,应当将每一次跨文化沟通当作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适应性。

(二)医务工作者怎样进行跨文化沟通

1.进行跨文化培训,增强适应能力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普遍。“要想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语言的文化”(Samovar &.Porter,1995)。因为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自身的发展和言语行为又有制约作用。要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语言去进行交流,人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符合语言的形式规则的,更需要知道什么是符合文化规约的,是文化所能认可和接受的。医务人员在沟通活动中应建立“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不但要了解自己文化的特征,而且要了解接受对方的文化特征。这是跨文化沟通获得成功的前提。医院管理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跨文化理论知识的培训,可通过授课、电影、录像、阅读背景资料等方式培训。

2.正确运用跨文化沟通策略 在不同文化的沟通中,必须学会灵活机动地选择言语和行动,掌握能适合当时当地条件、对象和情况的技术。比如,美国人最棘手的事是亚洲人的间接交际方式,因为东方人“期待交际伙伴有能力听出弦外之音,全面地正确地解释语码”。同样,东方人也应该学会对付美国人的直接交际方式,对说话过于直率不认为是没有礼貌。回避沟通中那些相互差异较大的方面,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言谈习惯做某些方面的调整,使谈话控制在双方均能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双方的所说所为基本上都在共同期待之中,沟通进行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3.营造温馨的文化环境 医院的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来自方方面面的患者、家属嘈杂不停,浓浓的消毒液气味以及夜间的灯光,手电筒等都使初来乍到的患者不能接受。因此在医疗护理中首先要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的感觉。如有的医院开展“四个一”的温馨服务,一杯开水、一张笑脸、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张护患联系卡。责任护士在患者一入院就以热情的态度,笑脸相迎,通过热情接待,给患者一种似在家一样的熟悉轻松的感觉,使患者不再茫然,能很快进入角色,在短时间内熟悉医院的环境及人群,适应住院生活,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4.加强医患间的文化沟通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形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向患者深入浅出地解释其所患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症状和特征,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消除其疑虑、恐惧等心理,对某些诊断名称、治疗名称、医院用语和医学术语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对接受各种仪器检查也应做检查前指导。

5.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 每个患者所在民族和地区风俗与习惯形成的文化特征,与医院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应尊重患者,一视同仁,用患者习惯的尊称称呼,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礼节习俗、禁忌避讳等。

[思考与练习]

1.思考题

(1)患者角色适应有多种类型的问题,各举一例说明。

(2)医患沟通原则有哪些?

(3)什么叫文化休克?形成文化休克的原因有哪些?

2.案例分析

治疗地点:美国,夏威夷。陈某,40岁左右男性,华裔。中学文化水平,已婚。8年前从中国内地移居美国夏威夷,在某机构担任电工。主诉:半年前,被单位老板骂工作表现不好后,惟恐会被辞职,变得很焦虑,恐慌与忧郁,住进精神科病房,接受治疗。他的第一主治医师是美国白人,该医师认为陈某在工作环境受了心理打击而情绪崩溃,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早点回原来的职业岗位工作,去面对和处理所遭遇的挫折。这实际上是美国文化特征,即积极地面对困难,想办法去克服问题的文化观点在医疗上的反映。可是,陈某认为自己既然精神受了打击,就该好好地“休养”,等把身体滋补保养恢复了元气以后,再慢慢地回去工作为宜。这符合东方文化传统。特别是陈某是生性很依赖的人,总希望得到医生的多方关照,离不开医生。但对这位美国医生来说,依赖医生是“不健康、不成熟”的表现,甚至是“病态”的取向。结果陈某因得不到该医生的特别关照而病情加重。请问,陈某在角色适应上发生了什么问题?此案例说明了什么?

3.自我反思

当你从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时,你的感觉如何?你发生过“文化休克”吗?此时你最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联系你的一段经历,想一想,谈一谈。

4.拓展训练

练习一 绘画游戏——信息失真实验

(1)目的:加深对信息失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2)方法与步骤:学生每6人为一组;让第1位同学观察图形(A)10秒,隔2分钟后,根据回忆画出(B);然后传给第2位同学,观察10秒,隔2分钟后画出(C);……到第6个人画出的(F)图和原来的(A)图进行对比,看看差异有多大。

讨论分析形成差异(信息失真)的原因。

练习二 医患沟通练习——“沟通原来不简单”

(1)目的:体验医患角色的真实感受,医患沟通的原则。

(2)方法与步骤:让学生分别到院校附属医院的门诊或病房,主动接触2~3位患者,尝试用几种沟通策略与患者或家属交谈,从不同角度了解患者的角色特征、角色适应问题及医生角色的心理压力,写出心得体会“沟通原来不简单”。

(史瑞芬 王亦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