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栝蒌瞿麦丸证

栝蒌瞿麦丸证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药后见小便畅利,腹中温暖,即是肾阳振奋,病情减轻之标志。 栝蒌瞿麦丸证与五苓散证,同属水气不化的病变。然五苓散证兼有外感表证,故用桂枝通阳化气,兼外解表邪;而栝蒌瞿麦丸证为肾阳不足,水寒积于下,则用附子助阳化气。栝蒌瞿麦丸证与肾气丸证,均有口渴,同为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此乃阳气不运所致,治拟通阳利水,用《金匮要略》栝蒌瞿麦丸法。方用栝蒌瞿麦丸改汤剂治疗。

【证象】 小便量少,涩滞不利,腹部胀满,或腰以下水肿,或少腹冷感,腹中不温,口干燥而不渴,畏寒怯冷,舌淡胖苔燥少津,脉沉细。

【证质】 肾阳衰微,下寒上燥。

按:本方证为肾阳虚弱之小便不利证。肾阳衰微,温化失司,水气内停,下寒上燥,故致本证。肾虚不化,水道不畅,故以小便量少,涩滞不利为主证;下焦虚弱,无阳以蒸津上润,故其人口干燥而渴;以其小便不利,浊阴不能外泄,内聚而为水,故可见腹部胀满,或腰以下水肿;阳虚失温,其人常或畏寒怯冷,小腹冷感,腹中不温,舌淡胖舌燥少津,脉沉细等。

【证治】 温阳化水,生津止渴。

【证方】 栝蒌瞿麦丸方:

图12-1 栝蒌翟麦丸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用以上5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或温开水送服。

按:方中以附子补命门之火,温阳化气;山药、栝蒌根之甘润,生津润燥止渴;茯苓合山药健脾土以制水气;瞿麦通窍道利小便,合茯苓导水下行。诸药相配,而成温下滋上,补利兼施之方。用之可使下元振奋,气化恢复,水道通畅,津液上承,上寒下燥诸证自除。服药后见小便畅利,腹中温暖,即是肾阳振奋,病情减轻之标志。

【类证辨析】 栝蒌瞿麦丸证与五苓散证,同属水气不化的病变。然五苓散证兼有外感表证,故用桂枝通阳化气,兼外解表邪;而栝蒌瞿麦丸证为肾阳不足,水寒积于下,则用附子助阳化气。故两方证同属化气行水,但虚实有所不同。

栝蒌瞿麦丸证与肾气丸证,均有口渴,同为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但前者下寒上燥,小便不利,是水偏结于下,肾阳失开,不能蒸津行水,津不上承,燥气盛于上所致;后者口渴欲饮,小便反多,饮一溲一,是因肾阳失阖,不能蒸摄水所致。

【临床运用】 本方证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心源性水肿,慢性膀胱炎等。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和保肝等作用。

【医案选例】

(1)袁某,女,59岁。1980年10月6日就诊。时腰酸,小便量少色黄,已历数年,多方治疗鲜效。现证面、目、下肢水肿,腹胀不舒,胃纳欠佳,头痛,舌质红,边有青痕,脉沉弦而细。此乃阳气不运所致,治拟通阳利水,用《金匮要略》栝蒌瞿麦丸法。

瞿麦、大腹皮、地骷髅、怀牛膝各9克,淡附子6克,茯苓12克,生薏苡仁30克。

服5剂后,小便增多,面目下肢水肿减轻,腹胀头痛好转,胃纳亦增,惟腰仍酸,大便干,口燥不欲饮,原方加天花粉9克,火麻仁12克。5剂后基本痊愈;续服7剂,以资巩固

(魏长春医案)

(2)陈某,女,36岁。1994年12月20日初诊。患者因口渴多饮,小便量多,持续半个月,在本市人民医院住院1周,各项实验言检查未发现异常。被诊断为诊为“精神性烦渴”,服维生素B6、谷维素等,少效,建议到本院中医治疗。患者来诊时口渴多饮,小溲量多清长,一昼夜要喝四热水瓶开水,小溲两痰盂多,腰酸膝冷,胃纳欠佳,舌质淡红,苔薄黄少津,脉沉细。四诊合参诊断为“消渴”,由肾阳不足,下寒上热所致。肾阳虚,府气虚冷,既不能温化水液使津上承,致上焦燥热,其人苦渴;又不能制约水液,致小溲多清长。治当温下润上。方用栝蒌瞿麦丸改汤剂治疗。处方:

瓜蒌根30在,瞿麦15克,怀山药20克,制附子10克(另包先煎半小时),茯苓20克。

按上方服5剂后,口渴大减,饮水量,小溲量减半,胃纳亦可。此肾阳浙振,气化功能趋向正常之象。继服5剂,口渴、多尿基本消失,饮食正常。原方剂量略减,再进5剂,患者无口渴多饮多尿,无腰膝酸冷,消渴治愈。随访1年未发。

(李 坤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