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薏苡附子散证

薏苡附子散证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病情急重,故疼痛相当剧烈。两药合用为散,则功专究,取效迅速,皆在缓解胸痹急迫之势。 薏苡附子散证与人参汤证,均属虚寒胸痹。1975年1月4日晚,因连日劳累,觉胸部胀痛加重,至次日无休止。经西医检查,超声提示肝大,X线为陈旧性胸膜炎,钡餐显示胃小弯有一翕影,其他无阳性发现。拟予薏苡附子散:1月30日复诊:述服药当晚痛减,可安卧三四小时。即于前方合理中及栝蒌半夏汤,3剂。改拟附子理中合小建中汤3剂,胸痛止。

【证象】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或心痛彻背,疼痛剧烈,舌淡苔白滑,脉沉而迟或弦紧。

【证质】 阳衰阴乘,胸阳痹塞。

按:原书叙证简略,既云胸痹,当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或心痛彻背等症状。因病情急重,故疼痛相当剧烈。此外,尚兼舌淡,苔白滑,脉沉而迟或弦紧等证,究其证质,乃阳气衰微,寒湿上乘,胸阳阻塞所致。

【证治】 散寒除湿,通阳止痛。

【证方】 薏苡附子散方(图8-7):

图8-7 薏苡附子散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用以上2味,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2克,白开水冲饮之。亦可水煎服。

按:方中炮附子温阳散寒,通阳止痛;薏苡仁除湿宣痹,缓解拘挛。两药合用为散,则功专究,取效迅速,皆在缓解胸痹急迫之势。

【类证辨析】 薏苡附子散证与人参汤证,均属虚寒胸痹。但前者所主胸痹以阳虚为主,以急则疼痛剧烈,畏寒为特点;而后者所主之胸痹以气虚为主,以气短,少气不足以息,畏寒为特点。

【临床运用】 本方证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抗缺氧、降低血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等。

【医案选例】

(1)曹某,男,50岁,工人。患肋间神经痛10余年。1975年1月4日晚,因连日劳累,觉胸部胀痛加重,至次日无休止。此后,20余日来,胸部持续胀痛不止。严重时,常令其女坐压胸部,以致寝食俱废,形体衰疲。伴有呕吐恶心,口唾清涎,畏寒肢冷等证。经西医检查,超声提示肝大,X线为陈旧性胸膜炎,钡餐显示胃小弯有一翕影,其他无阳性发现。常用西药解热镇痛药、血管扩张药、制酸、解痉、保肝、利胆及中药活血化瘀祛痰法,均无效。疼痛严重时,用哌替啶能控制三四小时。

1975年1月28日初诊:形证如上,闻及胃部有振水音,脉细弦,舌淡苔白润多水。属寒湿胸痹,宜温阳利湿。拟予薏苡附子散:

附子15克,薏苡仁30克。2剂。

1月30日复诊:述服药当晚痛减,可安卧三四小时。2剂服后,胸痛又减,饮食转佳。即于前方合理中及栝蒌半夏汤,3剂。

2月2日三诊:疼痛大减,仅遗胸中隐隐不舒,体力有增,饮食渐趋正常。改拟附子理中合小建中汤3剂,胸痛止。又续服10余剂,钡餐透视龛影消失,胸痛未再复发。

(尚炽昌医案)

(2)郭某,男,62岁,教师。1998牟6月4日初诊。

胃脘不时胀满隐痛,受凉即痛甚,常呃逆,时泛清水,矢气多,X线钡餐检查为十二指肠憩室,叠经治疗不愈,舌质淡白,苔白润,脉沉缓,证属脾阳亏虚,滋生内湿,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治用薏苡附子散合橘枳姜汤加味:

薏苡仁20克,炙芪15克,附片(先煎)8克,干姜、陈皮、炒枳实、苏挭、广木香各10克。3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6月7日二诊:进2剂诸症悉减。3剂尽诸症均除;再予原方10剂,巩固之。

(张笑平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