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桂枝加葛根汤治眩晕案

桂枝加葛根汤治眩晕案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眩晕解除,伸颈及左右转动头部均不觉眩晕。而西医认为,此病症的发生往往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关系密切,多因动脉粥样硬化、受机械性压迫、畸形或舒缩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仲景《伤寒论》原文并未明示桂枝加葛根汤可治眩晕,临床中医用此方治疗风湿痹痛、肩凝、颈强、腰背痛等多有报道,但郭老尊重患者客观表现,抓住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的病机,异病同治,活用了仲景辨治思维,扩大了经方的运用,临床当参。

【脉案】柯某,男,29岁,个体经商户。1999年5月25日初诊。

病史:2年前打工在外,久卧冷湿之地,突然发生眩晕,头向两侧转动、尤其引颈前伸时眩晕更甚,睡觉翻身也有眩晕之感,乘电梯上下晕如浮动,不敢骑自行车外出,眩晕时有恶心欲呕之状,无外物旋转感觉,无项背强痛。出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CT检查报告:颅内、颈部未见任何异常;脑彩超(TCD)报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片检查排除颈椎病。1年多来,遍服中西药毫无效果而来就诊。

刻诊:患者症状如上述。察其体质壮实,面色红润,精神佳良,眠食二便均正常,舌正脉平,血压正常。每日照常搞经营活动。查其一大叠中药处方,活血化瘀、息风镇静、豁痰通络、平肝潜阳之品,几乎皆用之,方中多有天麻

辨治:外感寒湿,侵犯太阳,经脉失利。当从太阳治,以疏通经俞为法,用仲景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之。

处方:桂枝、白芍、葛根、丹参各20g,黄芪40g,当归15g,炙甘草10g,生姜3片,红枣10枚。水煎,每日1剂,3次温服。服6剂。嘱其配合项背部按摩,隔日1次。

同年6月2日二诊。眩晕解除,伸颈及左右转动头部均不觉眩晕。自谓“二年痛苦,服几味平常药物而愈,妙!”不胜高兴云,特求防止复发之方。考患者气血充实,阴平阳秘,嘱原方再服3剂即可。

【治验思路解析】中医辨证眩晕之证,风、痰、虚三字为其常见病机要素,郭老常谓:无风不眩,无痰不晕,清窍失养也易致晕。而西医认为,此病症的发生往往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关系密切,多因动脉粥样硬化、受机械性压迫、畸形或舒缩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但本案病例年轻体壮,血气方刚,舌正脉平,显然无虚之征;又经CT、TCD、X线片等检查,排除了硬化、受压、畸形等原因,显然亦非器质性病变引起;前医多投活血祛风,化痰平肝之品罔效,舌脉也看不出肝风内动、痰瘀阻滞之征,显然也不能从内风、痰瘀考虑。

此患之病虽历时近2年,表面看来似属内伤之证,但细察四诊资料,又找不到上述内伤病机存在的依据。因此,郭老考虑,是否与外受寒冷刺激使椎-基底动脉舒缩功能紊乱有关?中医认为,足太阳之经脉,络脑而还出,下项,挟脊背。患者久卧冷湿之地,风寒上受,入侵太阳之经,使经脉痉挛凝滞,流通不利,而影响项背之俯仰,其伸颈而晕,与项背强同理。既然病位尚在太阳之表,自当疏解太阳经气为要,内伤之证也当治表,循此用仲景太阳病治法。进一步考虑外感风寒凝经脉导致眩晕,外风与外寒孰重孰轻呢?寒性收引,风性主动,寒凝经脉确实重要,但患者动则眩晕加重,且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易招外邪,综合考虑认为外风之征更显,故舍麻黄汤或葛根汤,选用桂枝加葛根汤,以桂枝汤祛风散寒,调和营卫,以解太阳之邪;葛根性平,能祛风邪,解肌表,宣通经脉之气,现代研究还能有效的扩张血管,改善基底供血,针对此患,再合适不过。病程日久,太阳经脉长期凝滞,气血不能疏通,经脉久失濡养,也易致脉道不利,影响局部供血,加重眩晕或使病情反复,遂加当归、黄芪益气养血;稍佐丹参助桂枝活血通脉。药仅9味,但丝丝入扣,桴鼓相应,起效甚捷,足见辨治之要,全在于辨其病机也。

仲景《伤寒论》原文并未明示桂枝加葛根汤可治眩晕,临床中医用此方治疗风湿痹痛、肩凝、颈强、腰背痛等多有报道,但郭老尊重患者客观表现,抓住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的病机,异病同治,活用了仲景辨治思维,扩大了经方的运用,临床当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